看见列车长和几个列车员跑着过来,后面还跟着一个乘警。一边跑,一边喊:“让一下,让一下”。这些人跑过去都安慰这个歇斯底里的女人,也在了解更多的信息。我凑在人群外面听见列车长吩咐一个列车员马上去广播一下找人。这个列车员挤出人群,没走多远,就听见她喊:“车长,这边来。”人多嘈杂,车长没听见。还是周围的旅客提醒车长,车长才挤出人群,走向另一个车厢。一会儿,听见乘警用对讲机连声答应着,然后让其它人搀扶女人,他在前面开路,向另一个车厢走去,看热闹的都闪出一条通道,这时听见那个车厢隐约传来孩子的哭声。大家相互议论着,一会儿,就传出说,孩子找到了。感觉整个车厢的人都松了口气,张老师的脸也恢复了本色。
有些更爱看热闹的人跟着去了那节车厢,没多久他们陆陆续续都回来了,给周围的人讲述事件的经过: 这位妈妈带着女孩坐火车,坐在六号车厢。都这个钟点了,孩子非说饿了,死活要吃方便面。由于列车开起来较晃,怕开水烫着孩子。妈妈就让孩子坐在座位上,叮嘱她哪也不能去,自己拿着方便面桶去五号与六号车厢的连接处打开水泡面。可巧,这个开水机没水了,于是这位妈妈就穿过五号车厢,去四号与五号车厢的连接处打开水。接了开水,这位妈妈的脑子也进水了,忘了她多走了一节车厢,就在五号车厢里找女儿。碰巧又看到有空座,以为女儿不见了,脑子当时就短路了,扔下方便面,就哭喊了起来。刚才那么一闹,人们站了起来,都跑去看热闹,车厢里特别乱,孩子见不到妈妈,当然也嚎啕大哭。是那个准备去广播室的列车员首先发现了孩子,这才使母女团聚。
这么多年,我第一次坐火车,就碰到这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
张老师的脸色好多了,刚才我发现她都在微微的颤抖。她告诉我,她也有一个女孩,也是七岁。妈妈丢孩子后的心情,只有做了母亲的女人才能理解。她问我,是否知道两年前,就是这趟列车上曾发生过拐走孩子的事件?她得知我没听说过,就给我讲了那个‘真实’的故事。
大约两年前,也是这趟从天津开往北京的末班城际列车。车上有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一个小男孩。都这么晚了,小男孩一点儿都不困,还特精神。这孩子还特皮,可能还有多动症吧。他在座位上就没踏实坐过五分钟。他非让妈妈跟他玩捉迷藏。他让妈妈闭眼,他藏,然后让妈妈找他。她妈妈每次都咪封着眼睛,看孩子藏在哪儿。可这孩子,每次都发现他妈妈作弊,开始撒泼。这妈妈也太溺爱孩子了,被孩子逼着,无奈地闭上眼睛还趴在桌上。一会儿,妈妈连喊三遍‘好了吗’,都没听见回答。于是站起身去找,没多久,妈妈脸上苍白地又回座位查看,孩子还没回来,这时妈妈再也忍不住了,放声大哭,周围的旅客也纷纷说,看见孩子去车厢那头了,还让妈妈赶紧找列车员帮忙。
车厢里也是像今天这样骚动起来,乱哄哄的。车厢越乱,孩子越不容易找到。广播也播了,所有列车服务人员来回的跑来跑去,最终孩子还是没找到,那位妈妈被请到列车长席。车很快就到站了,也许是想到旅客都下车,找孩子就容易吧。肯定是列车同站台联系了,旅客在下车时,发现每个下车门都站着列车员与两个乘警。只要发现带男孩的,一律先劝留在站台,等待确认。
旅客都快走光了,还没发现男孩。站台上那些少数带男孩的旅客被集中在一起,可以肯定他们都是带着自己的孩子,因为太容易判断了。
突然,一位乘警发现一个男乘客拖着一个巨大旅行箱,正下车后往站台出口走。乘警一闪念,立刻上前拦住了这位旅客。哪知这男的仍下箱子就跑,还跳下站台,在铁道线上跑,好多乘警追了上去。一辆正进站的火车开来,这个男的想抢过火车逃窜,虽然火车的速度已经很慢了,但那个男的还是没抢过去,被火车边缘撞到。等火车停下来,乘警赶过去,那个男的口吐鲜血,已经身亡。真悬,差一点他抢过火车,再抓他就难了。此时,站台上的乘警早已经打开行李箱,发现一个男孩眼睛闭着,蜷缩在箱子里,睡着一般。孩子的妈妈见到,又是大哭。后来,孩子被唤醒,身上也没有外伤,但还是被赶来的医院医护人员抬走了。北京车站外面停着一辆还未熄火的救护车。
说实话,我不太相信张老师的故事是真事,因为我从未在任何媒体上看过这个报道。但她这话说的对,没有孩子的人,体会不到对孩子的爱。
也许她出我不太相信,于是就给我说了说她们学校里前两周刚下发的通知。通知要求全体科任老师,每天在打第一节上课铃时,凡是没提前请假的,孩子如果没到,老师必须立刻联系家长,并随时将情况汇报给总务处。
事情的起因是两周前,一个下雨的早晨,在一个个城乡结合部的小学门口挤满了人,还都打着雨伞,基本看不到孩子身影。一个穿雨衣骑自行车送小男孩的妈妈,在到达学校门口时,刚放下孩子,要送孩子进校门,自行车被人碰倒了。她对孩子喊了声,你自己进去吧,就是扶自行车。再转身,孩子看不见了,四周都是雨伞。孩子妈妈转身就走了,没多久,学校老师来电话,让她去一趟。到了学校才知道,刚才发生了惊险一幕:孩子刚要进校门,手被一个人攥住,那人说‘帮老师拿点东西,一起进学校’。 接着就把他领到一个面包车旁,打开车门,把他往上推。面包司机位置上也坐个男的,这时司机发动了车子,孩子突然害怕了,大喊妈妈。那个人也惊慌地使劲推孩子,孩子拼命挣扎。这时有家长过来问,这两个人赶紧挣脱跑了,连车都不要了。有学生家长把惊魂未定的孩子交给校门口的保安,学校打电话叫来孩子的家长。她时间掌握的真好,如同课堂上讲课一般,她掐时间那么准。‘这事想起来太可怕!’-这是张老师的最后一句话,然后火车就到站了。我也想起当年我跟妈妈坐火车时,妈妈拿着大包小包,爸爸送我们时嘱咐妈妈说:“五个包,下车时数好了。什么东西都能丢,小桐千万别丢了。”
我和张老师在北京站出站口,告了别,就分别走开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