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04-13 09:32:17
一个小报告
闹心的还不止这些,更为闹腾的,不是人心,是军心。
自打杨坚有了李穆的支持,京城没有后顾之忧了,为了给尉迟迥致命一击,杨坚这次就把能打仗的将军全给韦孝宽调了过来,阵容相当豪华:成国公梁土彦、乐安公元谐、化政公宇文忻、濮阳公宇文述、武乡公崔弘度、清河公杨素、陇西公李询、延寿公于仲文。
北周老一代和新一代的行军总管全在韦孝宽的麾下,这些人都先混个眼熟吧,往后还会出现。但这最豪华的阵容,却只能说,看似兵强马壮。
为什么说看似兵强马壮?
因为军心不稳。
为什么会军心不稳?
因为观望。
尉迟迥给儿子的信心就来自这里。其实,这些总管将军们身处的战场不光是个斗勇的地方、也是个斗智的场合,底层士兵负责厮杀,元帅将军负责玩心眼。斗勇很残忍,上了战场,士兵们就得把所有的道德、人性全部放下,一切为了干掉敌人、自己能活着。能用箭就用箭,没有箭就用刀,刀也没有就用拳头用脚,实在不行用脑袋、用牙,哪怕用眼睛瞪,反正只要能搞死敌人,用什么招都行。
跟士兵的野蛮相比,高层们斗智就显得文明的多,表面上一点不残忍,背地里是真阴险,像离间、策反、诱降、暗杀,这都属于正常手段。自打起兵开始,杨坚忙活,尉迟迥也没闲着,除了调兵遣将,尉迟迥主要干的事就是拉人,跟北周位高权重的文官和手握兵权的武将,通通信,叙叙旧,许许诺,送送礼。
在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那些资历深又能打仗的行军总管最初的想法都跟李穆一样:先看看局势再说。听杨坚的,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他们没有高颎那样死心塌地的忠心。所以,北周官场不少人都是脚踩两只船,既听杨坚的,也跟尉迟迥保持着联系。
韦孝宽在两军对峙的时候,也看出了这些总管们的心思,也明白他们为什么观望,都在心里打着自己的算盘。作为行军大元帅,在没做通这些将军们思想工作之前,为避免临阵倒戈全军溃败的情况出现,韦孝宽只能选择按兵不动,然后对外说病了,谁也不见。解铃还须系铃人,韦孝宽把这个棘手的政治皮球,踢给了杨坚。
于是,韦孝宽的副手-元帅府长史、行军总管李询,在前线给杨坚打了份小报告。
李询的小报告,吓了杨坚一大跳:“梁士彦,宇文忻和崔弘度三位总管收了尉迟迥的钱,导致平叛大军军心不稳。”
杨坚看到这个,慌了,真慌了,矫诏时都没这么慌过!
杨坚太明白阵前大将倒戈带来的危险了,极有可能就是全军溃败,杨坚的主力部队都在韦孝宽那儿了,一旦败了就彻底gameover了,一切就都完了。
慌了神的杨坚不知道该怎么办,也学高纬。
叫人,开会!
把刘昉、郑译这些股东和高颎、李德林这些智囊团统统找来,立刻召开股东扩大会议!
股东大会决议很干脆:坚决不能容忍这种吃里扒外的行为,炒鱿鱼,换人!
股东们意见一致,接下来的会议题就是换谁去。就在这些股东因为人选问题,吵得不可开交时,并不具备发言资格的董事长秘书李德林说话了。
公道的讲,这时候高颎还不是杨坚最好的谋士,李德林才是。
虽然只是列席会议,李德林敏锐的看到问题的关键:不知输赢才会观望,是要自保,并不是反叛,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信心和监督,而不是不信任。这帮老板们这么干下去,公司只有倒闭这一条出路。
换人方案从根本上就有致命的缺陷,在座的包括高颎都没发现,李德林向杨坚一针见血的指出换人方案的三大缺陷:
第一、消息真假不确定。如果是假的,你要换人,会逼反他们。
第二、换去的三人,谁敢保证不是脚踩两只船?
第三、阵前换将,兵家大忌,军心更不稳。
看完,我算对李德林真服了,他看问题确实精到,不由的得感叹一句:天才就是天才啊。
天才总是能异于常人,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他们总能发现一些普通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当然,也不能为了非说自己是天才,所有事都要故意‘与众不同’。比如大家都说‘生’的反义词是‘死’,你非说是‘熟’,那除了证明你是饭桶之外,什么也说明不了。
日期:2018-04-13 09:32:41
怎么办
天才虽然总让人很惊艳,却不一定都是合格的谋士。真正合格的谋士不仅仅要能看到领导看不到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还要拿出解决方案,这个很不容易做到。
当年,刘邦被项羽摁在荥阳,揍的受不了的时候,郦食其(yi ji)给他出个‘分封六国’的主意,谋圣张良听完就12345678,一口气说了8条‘不可’,吓得刘邦大骂郦食其差点坏大事。
然后刘邦虚心地问张良:那应该怎么办?
谋圣张良认真想了想,说:我也没办法啊。
于是,刘邦就继续蹲在荥阳挨揍。
李德林看着杨坚期望他继续说下去的眼神,实在不忍心让他失望,说应该这么办:您派个心腹去前线作监军,这个人最好是有勇有谋,能代表您,又能让众将信服的人。这样一来,他们有想法,也不敢轻举妄动;就算真敢动,也有人能控制。
李德林说完,杨坚恍然大悟,一拍大腿说:“要不是听你这么说,真误了大事。”
按照李德林的建议,股东会议议题变了:商量一下派谁当监军最合适。
这个人选本来最合适的莫过于刘昉、郑译那帮人了。他们是矫诏的股东、合伙人,有他们的投资和利益在里面,打胜了大家都是盆钵满盈,荣华富贵;打败了,血本无归,一起完蛋,所以他们最应该去。但是这帮人矫诏参股,目的就是为了挣钱,投机取巧发个国难财。平时让他们忽悠忽悠人,弄弄权还行,个顶个的都是好手。这要动真格的,到前线真刀真枪的跟敌人厮杀,指望他们?还不如指望尉迟迥洗澡的时候自己淹死。
见大家都不说话,杨坚就开始点名了。
杨坚先说让崔仲方去。崔仲方是个人才,很有韬略,挺合适的。可是崔仲方说他爹在叛军控制的地盘,他去了,老爹就让人咔嚓了,不去!
崔仲方怕爹没了,不去,听着没毛病。
那就让爹妈不在的刘昉去。刘昉说自己没带过兵,没经验,不去!
刘昉怕耽误事,不去,也没毛病。
杨坚又去让父母都在长安,而且有带兵经验的郑译去。郑译更绝,说我妈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我得照顾,不是不去,是去不了。
杨坚很生气,这帮小人关键时刻掉链子,生死攸关的时候一个也靠不住!
杨坚生气却又无可奈何,宣布散会。再这么拖下去,尉迟迥估计就真把那些观望的人拉拢过去了,杨坚心里很清楚前线军情紧急,一刻也耽误不了,但这帮股东又不齐心协力,急得嘴上起了泡。
就在杨坚为监军人选吃不下饭的时候,有人毛遂自荐了。
高颎。
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一个臣子对国家忠诚,往往体现在国家用人之际的雪中送炭,而不是大发展时的锦上添花。高颎主动请缨,杨坚很感动,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下令即刻赴任。高颎连家都没回,换洗衣服都没带,就赶往前线。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