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5-01 14:00:00
文丨革丨以后,那家曾被抄家的爱新觉罗家族被平反,他们后人就向有关部门讨要被抄家略去的家产。但只返还了几枚戒指,怀表,扳指和印章等小件。一些字画,书籍,扇子包括那两把刀都不知所终。有人曾检举了李卫国偷拿抄家物品。于是组织上找到了已编入沈阳机械厂后勤科的李卫国,让他如实交代。当时他哥哥李保家也被编在后勤科,虽然是属于后勤科,但既不是为工厂食堂、幼儿园、医院采购应用之物,也不是给工厂员工发放福利产品。没那好事了,那是肥差,还能给他们。他们这几个当年造反派头目,一下子又从天上掉到地上。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打扫厂区的卫生,李卫国是负责全厂的厕所卫生。对于这样的结果,他们认为很幸运了,其他厂很多当年的造反派头目都判了刑的。
面对组织的审问,但李卫国死活不承认,还检举其他人并编造许多无中生有的事,弄的调查人员晕头转向,最终这事不了了之。三十多年过去了,其实那两把刀就藏在他们家床下,只是一直没动过。当年调查组审问时,可不能去他们家搜查,所有李卫国底气很足地和调查组对抗。九十年代初,李锦峰的妈妈单位分房了,他妈妈在铁路部门工作,属铁道部沈阳机务段。那时还有福利分房,就是单位分给你住房,每月象征性地交点房前,也就几块钱的事。房子靠近铁道边,但从一间变成两间,这样李锦峰在上初中时才有了自己的房间,从此不用再拉帘跟父母睡一个屋了。
搬家时,李锦峰第一次见到了这两把刀,他也挺喜欢,但毕竟是半大小子,只想着以后跟人打架能用的上。想跟爸爸要,他爸爸挺害怕,怕他拿出去惹事。即便他不是用于打架伤人,让外人看见,那也容易惹出麻烦,虽然他是家里独子,爸爸也很疼他,但这两把刀,就说什么也不给他。当时记得他爸爸说,这东西是人家的,有机会要还给人家的。没过多久,李锦峰就把这事逐渐忘了。
就是前一阵,李锦峰和朋友去潘家园,无意中在一家店铺里看到一把清朝的刀,做工还没有他家的那两把好呢,居然要价四万。他好奇地问店主,为什么这刀这么贵。店主告诉他,就是因为物以稀为贵。存世量,能交流的,值得交流的,甚至把标准放得很松,即使很破烂的,那总数量也不超过十万把。这个数据,和其他藏品相比太小了。民间能拿得出来的精品,一千把都没有。存世量少 藏家紧握藏品,市场流动不起来,必然导致价格高。当年大家把刀剑当垃圾一样,当作工具,比如砍柴刀。又或者,把刀上的玉或金抠出来,拿去卖或做个戒指,当年他们以为抠下来的金比刀更值钱。现在的人当然不会这么蠢。
李锦峰马上想到自己家里的两把刀,于是一不做,二不休。马上回沈阳老家,他爸爸两年前得了脑梗,恢复的还算不错,但语言和行动都受影响。回到家,没费什么功夫,他就把那两把刀翻出来了,只拿了一把回来。当然,是背着老头干的,没敢跟他说。估计这时老头还不知道这事呢。刚回北京就去了潘家园,跟店主说,他花十万买了把刀,问值不值。那店主立马说十一万,他收了。李锦峰意识到,这东西准值不少钱,估摸着至少要二十万。于是他没卖,等着卖个好价钱。
我问他这刀怎么带北京来的,火车肯定是不让上的。李锦峰说是跟朋友开车来北京的。趁着酒劲,他说要给我们唱段东北二人转,说唱就唱:
正月里来是新年儿啊,
家家户户笑开颜儿啊。
家里出了宝贝嘎达啊,
打算拿去换了钱儿啊。
大把的钞票到了手啊,
我的心里乐无边儿啊。
金银首饰身上带啊,
洗浴中心泡一天儿啊。
进口汽车买两辆啊,
房屋置上五大间儿啊。
漂亮媳妇取到家啊,
我天天过的赛神仙啊…………啊……。
他还甩腔儿呢,还自己编的词。这么大声音,都吵到邻居了吧。
“哎呀,李哥,你嗓音贼辣炫酷,如果上台演出,肯定吸引粉丝无数。”
“别扯犊子了,你俩快点打住”肖璠插嘴道。
“你是要啥没啥,肯定对我嫉妒。”李锦峰指着肖璠说。
“我才不稀罕呢,咱俩不是一路。”
肖璠反击道。
“你是小富即安,没法跟你相处。”
李锦峰不甘示弱。
“快离我远点,省得我心里愤怒。”
肖璠也不是善茬。
“早想躲开你,看你就想呕吐。”
李锦峰不依不饶。
这二位,演小品呢?这酒后是容易出乱子的,我怕他俩越吵吵越厉害,于是端起酒杯打圆场,我们大家一起都干了。李锦峰接机又打开一瓶二锅头,我和小郑都只倒了一点,剩下的还是他们喝吧。连吃带聊,最后都有点儿胡说八道了,这顿烧烤,吃到十一点才散。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