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帝原本就有皇后,第一任皇后是孝庄的侄女,也是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可是这个女人嫉妒心极重,看见容貌艳丽的人,就厌恶,还想置人于死地,人家长得好看关你什么事,别说整个天下,整个皇宫里漂亮女子就多了去了,还能一个个全整死不成,,所以说这个女人真是有点病。这还不算什么,这个女人竟然随意揣测猜疑顺治的举动,以至与顺治帝闹掰。
这也挺让人纠结起这个女人的智商起来,皇帝岂是你随意能够猜疑的,孝庄太后如此圣明,可自己的侄女却是个十足的蠢蛋,孝庄太后也不保她了,忍无可忍的顺治一道圣旨令下,将皇后贬为静妃,这个皇后也是自食其果。
皇后废了,正宫又空了,孝庄太后又让自己的侄孙女成为了皇后,这个皇后虽然性格淳朴,但是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顺治也对她比较疏远,心思全在董妃的身上。
顺治原本想再度废后,立董妃为后。可是这遭到了孝庄太后的极大反对,虽然未能将董妃立为皇后,但是后宫事物都由董妃打理,这就是“无皇后之名,却有皇后之实”,董妃能够得到顺治如此深沉的爱恋,肯定是前辈子拯救了宇宙,今世得到这样的幸福。
不久之后,董妃给顺治帝生了个儿子,这可把顺治高兴坏了,自己最爱的人给自己生了阿哥,两人之间就真的圆满了,顺治帝对董妃爱屋及乌,对这个儿子也是宠幸之至,被顺治称之为“朕第一子”,俨然就是要把这襁褓中的小孩子当成皇位继承人来看待。可见顺治帝对他的四阿哥是怎样的溺爱了。
只是,好景不长,刚出生三个月的荣亲王不幸夭折了,甚至连名字都没来得及取,这孩子就没了。顺治可以说是哀痛非常,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孩子都已经没了,又不能死而复生。
就算不能死而复生,也要让他死后极尽荣华。顺治下旨将已经逝去的的董鄂妃的儿子追封为荣亲王。要知道,刚出生的小皇子哪有什么封号呀,稍微大点的时候再给你封个贝勒什么的,之后再看你的表现,看给不给你封王,说不定还只是郡王,还不是亲王。虽然是死后追封,那也同样与其他人的待遇要高多了。
也可以这样说,假如荣亲王没死,日后的皇位怎么也轮不到玄烨来继承。
这对顺治和董妃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对于纤弱的董妃来说,更是难以承受,她倒下了。
因为思念和抑郁让董妃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太医的多番诊治,也不见起效,这是心病,心病岂非药石能医。董妃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她躺在床上,望着眼前紧紧握住自己手的福临,两人从相遇,相知,到相爱,两人心意相通,很多事已无需言语,就这样静静的注视着对方。
“上天能让我们相遇,已是对我们的恩赐,我爱你,福临,虽不能白头偕老,但能与你度过这短暂的幸福时光,我已足矣,只希望你老后还能记起有这样的一个女子曾依偎在你的身旁。”福临望着自己的爱人生命流逝,却无能为力,痛感自责,自己身为皇帝,九五之尊,却守护不了自己最爱的女人。
公元1660年,顺治十七年,董鄂妃去了,死后被追封为皇后,谥为“孝献皇后”,予以极高的尊仪。
自己心爱的女人去了,顺治受到了巨大打击,彻底崩溃了,于是就出现了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的闹剧---出家当和尚,还要跑到五台山去,幸亏当时是在宫里,孝庄太后震着,出家才没成,孝庄面对这么不消停的儿子,也真是难为了。而在后世传言中顺治真的出家当了和尚,放弃了皇位,弄了个假葬礼。在我看来,在当时的环境之下,顺治就算真想出家,也成功不了,单单就是孝庄皇太后,就不会让自己的儿子做这样的蠢事,儿子不要脸,他自己还想要脸呢,再说还是在皇宫当中,出的去吗?
所以说,顺治出家应该还是带有民间色彩的揣测,市井里面空做谈资,以讹传讹罢了。
日期:2017-04-19 08:42:39
闹腾过后的顺治帝真的闹腾不了了,如今行将就木,命不久矣。面对皇位继承问题,心有忧虑,甚至想到过让自己的兄弟来继承皇位。实际上他的儿子当中,玄烨是他比较看重的。顺治的儿子们基本上是庶出,再加上生母不受宠幸,原本顺治对他的儿子们也没过多的看重,但是玄烨依然靠自己的能力被父亲发现他所闪光的地方。
有一次,顺治问前来请安的众皇子你们的志向是什么,众皇子要么默默无言,要么便是泛泛而谈,轮到玄烨时,玄烨便直言“要继承和效仿父皇,并竭力去实现这个目标”,这还是一个孩子说出来的话。
顺治听后,大感欣慰,十分赏识,在那个刹那,他仿佛见到这个儿子身上绽放出的不一样的光芒,他所展现的卓识远见,非其他阿哥所能比,玄烨真的不一样。
但是顺治在病重时仍然难下决定,纵然孝庄太后全力支持和表态,而这时顺治请来了一个关键人物进行问询,而就是这个一个关键人物的出场,让顺治彻底下了决心让玄烨继位,而这个人在朝廷上不是什么重臣,也不是满人和汉人,甚至连清人都不是,他是一个来自西方的外国人,他就是汤若望。
汤若望本是德国人,是基督教的传教士,精通天文历法,医法算术,明朝末年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后进入明朝钦天监当职,明朝灭亡后,仍在钦天监为官,并任钦天监监正。汤若望在清廷传播西学,顺治帝也经常受教,称他为玛法(在满语当中,意为“爷爷”),可见顺治对汤若望的尊敬。
顺治叫来了汤若望,征询一下他的意见。汤若望听后,立刻就举荐玄烨,马上历数了玄烨有多么的好,天资聪颖,做事有礼有节,少年老成什么的,其实他后面的话才真正让皇帝下定了决心。汤若望对顺治说众人之中只有三阿哥玄烨出过天花,对天花有过免疫能力,而其他的人没得过天花,万一其他人继了位,又得了天花,该如何是好。
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句话可是说到顺治的心窝里了,“对呀,自己年纪轻轻就得了天花,如今命在旦夕,万一后世之君重蹈自己的覆辙,该如何是好,这事关江山社稷,不能心存侥幸。”
听了汤若望的话,顺治可以说是豁然开朗,也就是在这一刻,顺治已决心立玄烨为嗣,克承大统,将整个帝国交给八岁的他,他相信玄烨会比他做的更好。
其实他还有一个考虑,就是玄烨身上有汉人的血统,满族统治着汉人的江山,若要江山长久,必须要得到汉人的支持。而玄烨身上的汉人血脉,必会得到汉人们的拥护,成为满汉之间的重要纽带,让江山更加稳固。
公元1661年,大清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六,年轻的福临已经预感到自己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在这个时候他即刻召集满大学士麻勒吉和汉大学士王熙入宫觐见。顺治对着跪在自己面前的两个学士进行了交代。即“朕得了天花,很可能再也起不来了,而我还有些话要说,你们两个人速替我拟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