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话怎么这么不客气呢,于是我赌气说:“不吃”。突然看见盘里还有红烧鲤鱼块和酱爆洋白菜,在大餐盘里还算整齐,没跟别的菜混一块。我赶紧指着这两份菜说:“姐姐,来一份这个,再来一份这个。”
在天津,管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妇女叫‘姐姐’,准没错。果然,大婶笑了:“你真哏,问你吃‘拐子’吗?你说不吃,现在又主动要,嘛毛病?”我突然好像明白了,天津人管鲤鱼叫‘拐子’吧?我小心地问大婶:“姐姐,拐子是鲤鱼吧?”她回答更冲:“你介(这)缩(说)话,真哏。多新鲜啊,拐子不是鲤鱼还是鳄鱼呀?”别看她嘴厉害,心肠挺好。 给我盛完米饭,又把一个桶里的紫菜鸡蛋汤给我倒了一大碗,免费的,让我端走和喝去。
因为就剩我一人吃饭,这大婶给我盛的特别多。跑了一上午,真饿了,噼里啪啦一通塞啊,连饭带菜,还有一大碗汤,都给吃光了,除了鱼刺,连一个米粒都没剩。吃完饭,我回到办公室。走到耿姐的座位席上,搬把椅子坐在她旁边。耿姐问我怎么回来的,我说小孟师傅送我回来的,我刚去食堂吃了饭,小孟师傅下午有事,自己开车回去了。
耿姐听了,用天津话说:“介(这)哪行切(去),人四(是)铁饭四(是)钢,一顿不吃握(饿)的慌,他开册(车)也挺辛苦,下回来我好好请清他,我知道他奏耐(就爱)吃咱这‘鸿起顺’饭馆的全爆和红烧牛舌尾。”
耿姐的天津话,我大部分没听懂。她提到的‘鸿起顺’饭庄,是1935年,从河北省大厂逃荒来到天津的回民左鸿林,左鸿发兄弟俩,结识了从宝坻赶牛来天津贩卖的李占起,他们仨人下瓦房这地方合伙租了间土坯门脸,卖起了牛羊肉,羊杂碎,后又增添了羊肉水饺、火烧、小菜和清炖牛羊肉等品种。这买卖总要起个字号吧,经三人协商,用左氏兄弟名字中的‘鸿’字,李占起名字中的‘起’字,再加上企盼顺顺当当做买卖的‘顺’字,便组成了‘鸿起顺’饭馆,其意是‘鸿业起,万事顺’。小店面积不大,但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又专门雇了擅长做回民菜的大师傅。据说这位大师傅曾在退隐天津的国务总理段祺瑞府里当过厨子。他们仨人做买卖实在,所以开张没多久,饭馆就生意红火。从此,随着买卖兴隆,‘鸿起顺’的字号便叫晌了。解放后的1956年公私合营,‘鸿起顺’门脸有所扩大,但菜品质量已经失去原来的味道,最终,饭馆归了集体制,不再是私营企业。‘文丨革丨’期间曾改名为‘移风饭馆’,继又更名为‘下瓦房回民饭馆’,无论怎么改名字,菜品不行,老百姓就不认,饭馆始终处于亏损局面。直到1980年,一位叫孙汝泉经理上任后,恢复了‘鸿起顺,牌匾,高新请来专做回民菜的老师傅,才使的‘鸿起顺’逐渐重新走上发展之路。这‘鸿起顺’饭馆就在下瓦房的十字路口,我上次去那儿买东西还见到过墙上的大牌匾。这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二楼,看面积不足200平米的回民饭馆。这个从外观看着档次就不高的饭馆,等吃饭的顾客居然在马路上排队。
耿姐说的‘全爆’其实是济南的传统名菜,选料精细,品种多样,集鸡、鱼、虾、腰、肚、胗、等多种原料于一肴,运用鲁菜的擅长技法‘爆’制而成,故得其名。‘全爆’为旺火速熟菜式,要求刀工精细,动作迅速,火候适当,是考察回民厨师是否合格的一道考试菜。这道菜如同‘鱼香肉丝’,大陆菜,却是考核厨师的刀工,火候的传统菜。
我开始把验货的经过又跟她复述了一遍,同时把验货单和相机交给耿姐。耿姐一遍夸我,一边把相机内的照片拷进她的电脑里。她告诉我,这批货生产的有点问题,但是货是去印度的,印度客户不太注重产品质量,更注重价格。她跟杨厂长沟通了,一旦货物因质量问题引起客户投诉,一切后果都由杨厂长承担。
她还告诉我这样的事又前车之鉴,就在去年,公司里一名姓张的男业务员,有一批货在津南区的另一个厂子生产。这张业务员禁不住诱惑,拿了工厂的好处费,工厂不但请他吃饭还请他去洗浴按摩。验货时,他就睁一眼,闭一眼,打马虎眼就过去了,货是出到泰国的,结果货物到港后,客户提货后马上发现问题,一纸索赔发来,还投诉到天津市贸促会。这官司没的说,百分之百的质量问题,公司要赔偿客户全部损失。姓张的业务听说后,吓的不敢来上班了。牛总都亲自来天津了,他和兰经理一起最终还是找到张业务。张业务再不来公司处理这事,公司就要报警了。张业务硬着头皮,跟牛总,兰经理找到工厂厂长,可厂长他死活不承认质量问题,拿出验货单说事。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最终工厂承担一部分损失,实际就是这批货的利润,工厂不要了。张业务被开除,扣发一个月工资和所有未发放的业务奖金提成。和这家工厂的合作就此打住了,换成了杨厂长的厂子。兰经理也被扣了奖金,这事在公司全体会通报,让大家引以为戒。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