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掘墓人---司马懿的奋斗》
第2节

作者: 子非嘉澍
收藏本书TXT下载
  是为,自己给自己写的序。
  很久没有写长篇了,请大家多说好听的。生活很难,但可以好自为之。
  日期:2017-08-29 09:43:27
  1、颍川司马

  用最喜欢的苏轼老爷子的西江月做开篇词。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悠悠华夏,上下五千年中国人心中一直有一种家国情怀,家比国重要。所谓的家天下,家事永远比天下事重要,天子死社稷,天下是帝王的天下,君王殉国是本分,国人的本分是活下来,让家族延续。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有很多伟大的家族从黄帝时代就存在,然后一直延续了上千年。当然这个家,不是现在说的三口之家,是家族,是传承,读书人出来做官首先要秉承的是家族的荣耀,是有着光宗耀祖的负担的。既如此,司马懿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让我们来看看司马懿身后的司马家族。

  司马这个名头渊源悠长。上古时期就有司马这个官职,夏朝之时为掌管火的官职,商代是负责养马的官职,到了周朝司马就是主管军事的官职,当然也不是天下兵马大元帅那么牛逼的官阶,可能只是方面军的长官。到了周宣王时期,程伯任司马,因讨伐反叛的徐国有功,被宣王赐以官职为姓。我们知道能够得到天子赐姓那可是天大的荣耀,是足以让后世子孙吹牛的,因此司马家族以出领兵大将进入了世家的行列。

  到了战国时期,司马家出了一个牛人,司马卬。司马卬先是在赵国为将,秦灭六国后辗转成为项羽手下的悍将,平定了河内郡,被封为殷王,成为与刘邦平级的被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之一。
  两年后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杀回关中,与项羽彻底撕破脸。刘邦的五十万大军要过黄河去和定都彭城的项羽撕逼,要借道司马卬的封地朝歌,就是那个寄托了商国人光荣与梦想的伟大首都,但此时已是残垣断壁破败不堪了,根本抵挡不了刘邦大军。在乱世中摸爬滚打半辈子造就了司马卬深入骨髓的现实主义情怀,想着刘邦五十万大军,气吞万里如虎,大败项羽易如反掌,立刻就加入刘邦正义的讨伐项羽的大军,并且作为急先锋冲在准备痛殴老领导的第一线。可是没有想到,五十六万大军竟然打不过项羽的三万江东子弟兵,并且因为冲的太靠前,成为唯一一个阵亡的诸侯王,因此也就没能看到后来刘邦的绝地大反击。由于殷王司马卬的运气太不好,导致后来在汉朝初年没能分一杯羹,司马家族默默无闻的在河内郡度过了无人问津的三百年。

  虽然在汉朝没能封侯,但是经过司马家族不懈的努力,到了东汉年间的时候,终于又出了一位名将,征西将军司马钧。
  在汉武帝将匈奴虐的找不到北之后,曾经烜赫一时的匈奴帝国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内附汉朝,并配合汉朝将北匈奴赶出了漠北草原。北匈奴一直迁徙到沌河多瑙河流域则继续向北迁移,在新一代匈奴王阿提拉的带领下以俄罗斯草原为起点攻打全盛时期的罗马帝国,将罗马帝国灭国,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

  把北匈奴在欧洲搅得天翻地覆按下不表。在汉朝平灭了匈奴的威胁之后,外部的麻烦就是羌人了,也许是因为除掉匈奴汉朝伤筋动骨元气大伤,这个麻烦伴随有汉一朝,从西汉一直到东汉都没有根除。而作为征西将军的司马钧主要的任务就是对羌人作战。但是说到这个征西将军就尴尬了,因为司马钧对羌作战一直是败多胜少,最后竟然一路带病提拔做到了方面军的最高长官。原因很简单,史书上有记载司马钧攀上了当朝最粗的大腿邓太后的哥哥车骑将军邓鸷,但史书并没有说司马钧是通过什么获得邓鸷的力保。应该不是贿赂,司马家族隐忍百年才出了一个光宗耀祖的征西将军,却是一个钻营拍马之徒似乎可能性也不太大,我倒宁可相信是人格魅力使得当朝皇太后的亲哥哥对这个常败将军青睐有加,昧着良心一再提拔重用。但是上面有人你自己也要差不多一点儿,总是让人给你擦屁股不是长久之计。终于又一次在对羌作战中败得太惨,朝廷震动,或者说是邓鸷不想再替这个绣花枕头擦屁股了,治罪下狱。下了狱你就不再是征西将军,你只是个阶下囚了,可司马钧世家子弟的臭毛病犯了,竟然受不了刀笔小吏的侮辱,在狱中自尽。虽然司马钧结束了他并不太光彩的一生,但是由于征西将军的个人魅力,使得其在朝廷中的人缘非常好,它的子孙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司马家族渐。

  可能是由于老爸窝囊将军的名头太响,司马量毅然决然的放弃为将的道路,坚定的做一名文官。汉武帝停止扩张之后,尤其是在西汉以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国策之后,武将渐渐式微,文官势力慢慢壮大。文官比做武将整天打打杀杀的有前途在世家之中形成共识,而且做文官安全系数高,只要学会隐忍不做出头鸟再学点儿翻云覆雨手,步步青云不是梦,总不至于吃了败仗全族人都跟着倒霉。司马量吸取了老爸的教训,改变了司马家族的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再以一门将种为荣,而是以经学著世为道,弃武从文。皇天不负有心人,司马量,这个改变家族发展轨迹的人,官至豫章太守。

  到了司马量的儿子司马俊的时候,已是以博古通今风流倜傥的大文士面目示人了,官至颍川太守。虽然从官职上看,司马俊跟他老爸一样都是太守,但是这两个太守的含金量就大不一样了。颍川此地,在历史上人杰地灵出国的人才数不胜数,吕不韦、韩非子、张良这些如雷贯耳的名人都是颖川人。而且东汉之时,颍川是除了首都洛阳之外最为繁华富庶的城市,相当于现在的上海或者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司马量这个颍州太守和他老爸豫章太守之间的差距,差不多就是丽江市长和上海市长的差距。而且,颍川更有当时天下的顶级豪门的荀氏和陈氏,司马量继承了其父的个人魅力再加上其饱读诗书,任颍川太守期间与两大家族保持了良好的关系,甚至通过儿女婚姻使其关系更为密切,也为司马家族的后来人积攒了人脉。经过八面玲珑的司马钧多年的经营和奋斗,司马家族已跻身东汉一流豪门的行列。

  有了这么会做人的老爸,他儿子仕途不一帆风顺就太不像话了。司马俊的儿子司马防,也就是司马懿的爹,在二十六岁的时候就离开颍川,入京做了尚书右丞,大概相当于部长助理。东汉时期做京官是要有人举荐的,就是在尚书右丞这个职位上,司马防推荐了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做了洛阳北部尉(相当于北京公丨安丨局长),使这个年轻人第一次走上了领导岗位。这是一个改变司马家族命运乃至东汉王朝命运的举荐,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搅动天下的枭雄曹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