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墟之门——1222年铁木真在“兴都库什山”发现了什么!!!》
第1节

作者: 青铜老灯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4-23 22:19:16
  据正史记载,公元1222年,铁木真在“大雪山”召见丘处机,垂询长生之道,丘以“清心寡欲”“敬天爱民”为回应,铁木真深为赞赏,令耶律楚材记载成书——此为“止杀令”。
  但一本野史上却有另外一种离奇说法,说铁木真之所以急着召见丘,是因为他在攻打“花剌子模国”时候遇上神异之事,铁惶惑不已,经耶律楚材推荐,急招丘觐见,而二人会谈内容除了让丘从道家角度解释上诉奇事,更涉及到“阴阳风水”以及死后“墓葬何处”等隐秘问题。
  更为吊诡的是,1227年,二人几乎同时去世,前后相隔仅仅一天。
  而2003年在金沙江流域出土的一本古籍上,完整记录了当年二人会面的真实原因,其内容绝对只能用“骇人听闻”四字形容......
  种种谜团,尽在《归墟之门》。
  日期:2018-04-23 22:28:58
  我叫马春,青海人,原先是格尔木市某机修厂工人。2002年时候厂子倒闭,经一个老同学介绍,跑到四川泸州市,同学有个堂叔,在市内某古玩市场开了个铺子卖奇石,我过去帮忙,一个月800,包吃住。

  过去干了一个多月,9月某天,铺子上来了一个人,是个胖子,40多岁姓俞,把同学堂叔拉到一边,密谈了两个多小时,等俞胖子走后,堂叔叫我收拾一下,明天出去“挖货”。
  我就问去哪里,堂叔说,川南“会西县”,去挖一种玉。
  第二天一大早俞胖子就开了一辆面包车来接我们,车上除了他,还有一个司机叫老黄,一个60多岁的叫“秦师”,是区工会退休干部,对奇石很喜好,这次跟着出去看看热闹,顺便游山玩水。
  车子很快出发,第一次出门“挖货”,我心里有无数憧憬,做梦也没想到之后的境遇竟如此凶险。
  日期:2018-04-23 22:30:24
  到达“会西县”已经是当晚7点。
  一个姓曹的人在县城一家餐厅设宴款待,他是俞胖子朋友,其间交谈甚欢,我也知道了这次来的原因。
  原来“会西县”以南10多公里就是金沙江,那一带出产一种东西叫“金沙彩玉”,说是“玉”,其实就是一种奇石,只是色彩斑斓,纹理奇异,目前在市面上很受欢迎,近年当地人从江边挖了不少出来,价钱一直在涨,引得好多外地商人也前来采挖。
  本来按时间,这几天我们不该来,因为正好是7月份,春夏交季,正是涨水的时候。但俞胖子那天听到一个消息,会西县下游有个“落家县”,附近河段正在修一座水电站,规模还不小,他说以他的经验,下游修电站,上游水位肯定要抬高,这一抬高不打紧,石头从此以后肯定是没办法挖了,于是趁着目前水位合适,赶紧过来,挖一块算一块。

  当晚就住县城,第二天一早出发,开了一个小时,到了一个叫“鸡街”的小镇,旁边不远处就是金沙江,姓曹的在这里有个亲戚,把我们安排到一家煤矿招待所。
  安顿完毕,五个人拿好工具步行到江边,一看水势,不由叫苦,原来江水滚滚,一眼望去,根本见不到河滩。
  日期:2018-04-23 23:57:19
  这时候俞胖子摸出一张折叠起来的纸,摊开,竟然是一张手绘的地形图。
  我仔细看了看,地图很旧,边缘起了毛,明显使用了很多年,上面弯弯扭扭画了一些河流跟山脉,还标注了一些地名,其中有一根最大的曲线,贯穿了整个地图,旁边写了三个字“金沙江”。
  俞胖子指着地图,说往下游走个七八里,有个叫“观音滩”的地方,那地方有个大河弯,肯定有河滩,水流也应该不急,可以过去看看。
  这时秦师指着问:“这两个记号什么意思?”

  原来在“金沙江”两侧,分别标注了一个黑色“小三角”,之前我也注意到了。
  俞胖子看了一眼:“不清楚。”
  旁边堂叔问:“这谁画的?”
  “就那个人。”
  “谁?”

  “去年死的那个。”
  堂叔愣了一下,似乎明白过来,点点头。
  秦师很好奇:“你们在说谁?”
  俞胖子淡淡说:“一个朋友。”
  秦师一头雾水的模样,看俞胖子跟堂叔都不愿回答,也就没追问。
  商量完毕,5个人沿着江水往下游走,走了接近两个小时,其间因为实在无法行走,还绕了一个小时山路。俞胖子看了地图,说这一带的山属于“鲁南山”尾脉,鲁南山脉从“西昌”以南发源,一直延伸200多公里,如同一根长龙,最后就是在“会西县”终止。
  终于到达“观音滩”,只见前方河面豁然开阔,河岸这边出现一块巨大河滩,足足有两三个足球场大小,上面密密麻麻全是河石,居然还有五六个人,低着头,拿着工具,在上面慢慢行走,明显在寻找石头。

  听见声响,有个矮个子抬起头,朝我们这边张望。
  日期:2018-04-24 00:00:27
  秦师笑着说,糟了,下手晚了。
  于是过去交流一下,才知道那些人跟我们一样,也是来找“金沙玉”的,是两伙人,其中有4个是成都来的,跟我们是同行,在成都市“送仙桥”古玩市场卖奇石,也投宿在鸡街镇。
  剩下两位是本地人,其中有个姓宋的就是那个矮子,他说他们是江对面“蒙安镇”的人,该镇属于云南管,本来是一江之隔,但要过来,还只能先到下游“落家县”,那儿有一座跨江大桥,过了桥,再沿江而上到这里,所以很费时,前后加上坐车花了3个多小时。
  他又说“落家县”附近的确在修水电站,去年就动工了,预计2005年修成,至于水位升不升高,他就不清楚。
  交流一阵,各自散开,开始寻找石头,中午1点左右大家聚在一起,分享各自的“战利品”,成都那伙人收获最大,找到了3块“金沙玉”,不过只有一块品相不错,我们这边找到了一块,是司机老黄找到的,很重,有60多斤,那两个“蒙安镇人”却两手空空,其中宋矮子的同伴挖到了两块石头,是一种常见的“画面石”,他得意洋洋拿出来鉴赏,被秦师一阵奚落,他气得不行,直接丢进河水里面。

  吃了东西,各自散开,继续寻找,快4点的时候又聚在一起,很惨,都没啥收获,只有宋矮子挖到一块“金沙红”,是“金沙彩玉”的一种,不过太小,只有拇指大小,品相也不甚好。
  眼看天色渐暗,于是互相告辞,各自回家。
  回到“鸡街镇”,天已经黑了,胡乱吃了东西,俞胖子又把地图摊开,分析了一下,说看来“观音滩”那边没很么搞头了,那个位置应该是这一带最大的河湾,其他地方就算有河滩,水势大,去了也挖不到东西,他建议,干脆我们去附近一些支流看看,附近有3条河,听说往年这个时候也有人从那里挖到“金沙彩玉”,不过具体是哪一条不清楚,干脆这样,我们5个人分开行动,分成3组,分别去3条河去看看,明天早点出发,晚上回来会合。

  于是分了组,俞胖子一个人一组,堂叔跟秦师,老黄跟我。本来应该我和堂叔一组,但他说老黄“找石”很厉害,机会难得,叫我多跟他学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