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驿道和两个省的诞生》
第3节

作者: ahada
收藏本书TXT下载

  唐朝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巢大起义终于爆发了。唐僖宗乾符元年末(875年初),濮州(今山东鄄城北)人王仙芝聚众数千人在长垣(今河南长垣)起义,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乾符二年(875年)初,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黄巢也聚众数千人起义,响应王仙芝。著名的《不第后赋菊》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全唐诗》卷733)就是黄巢的杰作,表达了他要推翻封建王朝建立一个光明新世界的宏大抱负。

  日期:2017-05-29 16:17:38
  中国西南这一块,云南,贵州,湖南历史发展是相当严密的,云南是头,正是云南带动了贵州,湖南的发展,而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就是这条元代称普安道,明代称一线道的驿道
  日期:2017-05-29 16:19:48

  历史记载,王、黄起义后,原庞勋义军余部也前来响应。乾符五年(878年)春,黄巢率10万大军转战山东、河南。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农民军北渡长江,跨越淮水,进入河南,队伍也迅速壮大到60万人。十一月,义军攻克洛阳,十二月,攻破潼关,十二月五日(881年1月8日)唐僖宗仓皇出逃成都,同日农民军前锋攻进长安,随即黄巢率领起义军进入长安。
  广明元年十二月十三日(881年1月16日),黄巢在长安即皇帝位,国号“大齐”,改元金统,建立了国家政权。但黄巢起义军在唐朝军队的反扑下,中和四年(884年)六月,黄巢战败身死,唐末农民起义军失败。但是在天复三年(903年),朱全忠(原名朱温)利用军权控制了朝廷,天复四年他又废唐哀帝自立为帝,建立大梁,唐朝灭亡。
  日期:2017-05-29 16:21:07
  你弃我取——“宋挥玉斧”和“斡腹之谋”
  到了宋代,云南还是举足轻重呀,以至于历史上也留下了一个重要的典故——“宋挥玉斧”, 宋太祖赵匡胤玉斧一挥,大理(云南)我不要了。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也为他的王朝埋下了祸根。蒙古就是利用了他对大理的不闻不问,实行了“斡腹之谋”,形成了对宋的南北夹击之势。

  南诏政权走向末路后,云南曾经历过短期的民族政权,到五代后晋夭福二年(公元937年),白族首领段思平得势于大理,建立了“大理国”。
  乾德三年(965年), 宋兵平定后蜀。统帅王全斌曾经建议乘胜攻取大理, 并以大理地图进于朝廷。宋太祖赵匡胤鉴于唐朝与南诏战争失败的教训, 手执玉斧, 划大渡河为界, 声称大渡河以外的地方不再用兵。这就是所谓“宋挥玉斧”典故的来历, 后世屡被引于文章典籍之中。
  日期:2017-05-29 17:26:28
  宋朝不要大理,但大理国一直都积极要求臣属于宋,与宋朝建立友好关系。
  早在宋朝平定蜀地之时,大理国就向宋朝表示祝贺。三年后又一次向宋朝发出友好信息,要求彼此通好。太平兴国时和政和五年(1115年),大理国两次请求“内附”。所谓内附,就是归附朝廷,做宋朝的臣民。宋人范成人引大理人所作的词章.可以充分表达大理国愿归附宋朝迫切心情.“知已之人.幸选相渴.言音未通.情虑相契”,“言音未会怠相如.远隔江山万里多”。

  大理还多次要求通商朝贡。淳化元年(990年),大理国王就送一百五十匹马至黎州交易,并求购西藩(宋朝辖地)的马种。绍兴二年(1129年)大理国要求与宋朝入贡市马,绍兴六年((1132年)七月,大理复遣使奉表贡象、贡马。大理国除累累以进贡的方式表愿与宋朝建立政治关系和经济联系外,对宋朝的文化也十分崇敬.诚心诚怠地接受内地的汉文化.因此曾多次求购宋朝各种历史、科技等书籍。在原大理国境内却还能找到今存人理国时期的许多碑刻、诗文都用汉文撰成,文词措辞生动.镌刻细腻.颇具内地文彩。

  但是,宋朝廷就是不接招,在其统治的三百余年中,始终不愿意把大理纳入统治范围。个中原因主要恐怕还是吸取了唐朝与南诏相争的历史教训。
  庞勋兵变间接导致了唐王朝走向了灭亡,就是有宋一代君臣的普遍看法。宋太祖将大理国视为南诏.对人理国产生了极度的恐俱心理.深怕与大理国联系引来火国之祸.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宋朝与人理国关系的疏远。
  日期:2017-05-29 21:35:47
  宋朝的地方官吏(边巨)以“尊王攘夷”之由屡次拒绝大理国的友好、朝贡、通商的请求.造成人理国与宋朝的隔离和双方关系的疏远……
  由于北方马匹的来源逐渐断绝,南宋军队的战斗力受到严重影响。在大理国屡请入贡互市的情况下,南宋被迫同意在广西地区设置买马提举司,向大理国和罗殿、自杞诸蛮买马;绍兴四年(01134年),南宋又移买马提举司于昌州(今广西南宁)。但“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的阴影始终在南宋统治者的脑海中徘徊。绍兴三年(1133年),广西官府奏大理国请求入贡,高宗“谕大臣止令卖马,不许其进贡”,明确透露了和大理国只能够买马,而且与大理国在北宋时所建立宗藩关系都不打算延续,也就是不要他们的进贡。

  绍兴六年(1136年),广南西路买马提举司奏大理国送来马1000余匹及象3头,队伍已至富州(今广西昭平)。广南西路竟遣人告谕大理国使者:“今春买马已足,别无买马钱物在寨。”高宗知后乃诏:“令广西帅臣更切相度,无他意,即令提举买马官多方措置收买。”买个马都要揣度大理国有没有其他意思。
  熙宁七年(1074年)云南藩人贡马若干到铜山寨,言奉杨佐买马而来.但却被成都路官吏出尔反尔加以拒绝,以本路根本没有杨佐这个人而不愿做这笔马生意。要知道宋代时由于北方与蒙古打仗,马是很重要的战略物资。大理国与宋朝的平淡关系就可想而知了。
  日期:2017-05-30 10:29:41
  当然当然宋朝的这种态度从现实来说也有一定道理。宋朝平蜀以后, 统一大业并未完成, 北有强敌契丹以威胁, 南有南汉、南唐、吴越诸政权以残喘, 不容许它把有限的兵力财力用于降服(也许永无结果)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而且, 与大理国相比, 燕云十六州在赵匡胤的心目中地位更重, 一直企图收复。这也迫使宋朝政府不得不在西南地区采取收缩政策,以便集中力量对付北方。宋太祖几次收复燕云十六州不达目的之后, 契丹便一直成为了北宋政府的致命威胁。契丹之后, 复为女真。所以,平蜀以后乃至整个两宋, 宋朝没有对大理国采取军事行动。

  与南诏立国不同, 大理国基本上是采取内守政策,不存在明显的扩张野心。大理国的中心仍在大理平坝, 他们的当权者可能从未想到要越出今天云南省范围之外。
  日期:2017-05-30 10:51:38
  宋朝的这种态度带来了西南边境近300年和平与安定。这种和平的边境使宋朝没有了西南之忧.可以集中力量对付北方齐族势力其次。在经济上,尽管大理国的许多通商要求多被宋朝拒绝,但是大理国与宋朝的经济往来一直在进行着,特别是宋朝战马发生危机时,大理国的战马纷纷运到横山寨与宋朝交易,满足了宋朝战马需求,这对宋朝抗击北方齐族势力起了重要作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