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女二的一千种方法 爆笑》
第40节

作者: 素沫儿姑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6-02 12:22:18
  为了照顾公主的口味,我小心翼翼又说了一个小白蛇舍己救人的故事。
  话说我们村的李大胖家,家徒四壁,上面的屋顶可以观星,下面的门板可以当床,桌子上终年有油,因为去年过年的时候留下的,一直不舍得擦。
  这样的条件下,李大胖夫妻俩和一个儿子,俱是大腹便便,不愁吃喝的形容,真是愁死他们一家了。

  就算是喝水,他们一家的肉也是蹭蹭的长,就算运动,他们的膘也会转移到脸上,每次大旱或大涝的时候,官府来施粥,只要他们一家过来,就会遭到冷嘲热讽外加拳打脚踢。
  你个胖子,一家都吃的这么肥,还来跟我们抢粮食,真是臭不要脸,来,给我打出去!
  李大胖一家,饿着肚子哭着回家,第二天一看,得,又长肉了。
  李大胖每次说到这里的时候都是痛心疾首,人家十五上香,求神仙保佑风调雨顺,平安富贵,他们一家十五上香,求的都是面黄肌瘦,别再长肉。
  我们当时的算命先生说,他们上一世一定得罪了灶王爷,才让他们这一世这么受难的。
  我很疑惑,得罪灶王爷怎么会蹭蹭的长肉呢,不是会揭不开锅吗?
  算命先生说,因为他们上一世是猪啊,只有猪会喝水长膘啊。
  得,算命先生的嘴可真够毒的,怪不得被人缝住嘴扔到山里喂蚊子了。
  记得一年大旱,家家户户揭不开锅,李大胖一家正愁着下一顿的水给谁喝呢,上面的梁上忽然掉下一条小白蛇。
  小白蛇虽然小,但是肉多,看的李大胖两眼冒金星,呃,这是饿的。
  家里的老人说过,屋里的蛇不能捉,更不能吃,吃了要死人的。
  但是,依着李大胖家的情况,不吃更要死人了。
  于是,他们捉住了小白蛇,煮好了水,就等着下锅了。
  这时,他们的儿子说话了。
  “爹,我们不要吃它好不好?”

  “为什么,儿子,你不是饿吗?”
  他们的儿子很有远见,觉得这条蛇应该是来救命的,换言之,要到快饿死的时候才能吃,这样才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也不枉小白蛇牺牲一场。
  现在,他们还有水喝,先这样对付着,等到实在受不了,小白蛇就该牺牲了。
  这就叫提高成本边际收益,使价值最大化。
  李大胖的儿子实在是经商的好材料。
  既然小白蛇暂时吃不得,于是只好养着了,三人一蛇相处的倒也愉快,起码鸟蛋是管够的,谁叫小白蛇是鸟蛋的天敌呢。
  日期:2017-06-02 19:18:28
  这样对付着对付着,旱灾过去了,小白蛇的地位从死亡待定变为同甘共苦的好朋友了。
  那时候,我们经常看见小胖子气昂昂的从我们面前走过,头上盘着一条小白蛇,夏天凉快,比树荫什么的管用多了,很是让人羡慕嫉妒恨。
  那一年的秋天,空气干燥,有点火星就会燃起一片燎原之势,官府专门下了通告,不准动火,不准点灯,一切以安全为主。
  但是,我们村还是走水了,而且是从李大胖家烧起来的。
  最后,李大胖一家三口安然无恙,倒是不幸中的大幸。
  至于那条小白蛇,被人扒出来的时候,浑身焦黑,宛若染上了最浓的墨。
  那晚,李大胖的儿子尿了床,害怕被人说,半夜起来燃了一堆火,想着自力更生,烤干了别人就看不见了。
  但是,烤着烤着,小胖子就睡着了。
  等到火势起来的时候,小胖子已经感受不到了,因为他吸入太多的浓烟,整个晕过去了。
  至于李大胖夫妻俩,睡梦里还在烤红薯,闻着火香,这梦做的怎么也不肯醒。
  小白蛇先是急的团团转,咬咬这个,不醒,拍拍那个,也不醒。
  等到李大胖终于感觉到不对劲醒来的时候,屋里已是一片火海,不过,幸好,他们家徒四壁,没有引燃物,那火看着厉害,其实就是个绣花枕头。

  不过,要是他再晚醒一会,上面的房梁就烧着了,房梁烧着了没什么,就是上面挂着几个农用工具,只要绳子断了,李大胖就基本成肉饼了。
  李大胖把妻儿转移到院子里,再去寻小白蛇的时候,已是晚了,小白蛇在火海里挣扎,鳞片被烧的噼里啪啦响,不一会尾巴就垂下来了,它的眼睛看着外面,正对着李大胖一家,没有埋怨,只有欣慰。
  众人很唏嘘,这小白蛇,如此的忠肝义胆,倒是不多见了。
  那夜,我们村为小白蛇送行,李大胖一家哭的稀里哗啦的,的确,没有小白蛇,也许那年的旱灾他们一家就死绝了,他们没有给过小白蛇什么,却受了它两次大的恩惠。

  或许,对于人来说,蛇就是蛇,但对于小白蛇来说,人却是朋友,是亲人。
  至此以后,我们村再也没人打过蛇,依着老人的说法,这蛇是天上的神灵派到我们村来救命的,供着小白蛇就是供着神灵的恩惠。
  我却不这么认为,不管是蛇还是其他的动物,都是通人性的,在人逐渐灭绝人性的时候,它们却从没有失去过自己的本能,它们不懂权宜,不懂利益,不懂得失,却总是在我们最肮脏的时候,给我们最纯净的一点本真。
  (感慨与本文无关,纯属有感而发,本文女主还不具有和谐社会的价值观。)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