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重新认识一个真实的武松,兼批金圣叹。》
第15节

作者: 柳忘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武松还没有把自己的话说完,也就是说,武松还没来得急解释,这个“篱牢犬不入”就被误解的嫂嫂把话打断了。同时也让我们许多读者误解了!
  但是,这句话能刺激嫂嫂,让嫂嫂产生那么激烈的反应。武松一定是没有预料到的。否则的话,他一定不会说出来。
  那么武松为啥没预料到这句话能刺激嫂嫂?小潘为啥对这话反应那么激烈?
  我们读者都能体会小潘的反应,而武松为什么不理解?那位大神对这个问题,没有解释清楚,还是我来解释吧。

  日期:2017-11-11 16:13:39
  武松为啥不知道这话能刺激嫂嫂呢?我们俗语说,“当着矬子不说矮话”,但是,假如你不知道面前是个“矬子”呢?不小心,可能就说出了“矮话”了。
  武松来到阳谷县只有一个多月,所以并不了解自己嫂嫂的过去经历,更不可能知道,嫂嫂有个“爱偷汉子”的坏名声。谁敢当着武松的面,侮辱他的嫂子呢?那不是找挨揍吗?所以,武松的“篱牢犬不入”批评的是自己,是自己的篱笆没扎紧,才产生了不该有的感情!这是武松自我反省的话。他根本就没想到这话能羞辱到潘金莲。
  头脑一向有些蠢笨的潘金莲,这时候反应的非常快。
  【我是一个不带头巾男子汉,叮叮当当响的婆娘,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的马,人面上行的人!不是那等搠不出的鳖老婆!自从嫁了武大,真个蝼蚁也不敢入屋里来。有甚么篱笆不牢,犬儿钻得入来!你胡言乱语,一句句都要下落,丢下砖头瓦儿,一个也要着地。】
  潘金莲理直气壮的说出上面这些话。表明,我是一个清白女人。你武松不要诬陷人!
  金圣叹对潘金莲的话给出的评价是:【夹批: 辞令妙品。O**有相,只看会说话者,即其人也。】金圣叹对潘金莲的话,完全当笑话看待。许多读者恐怕也是这样。
  这怪不得这些读者,因为作者在潘金莲一出场的时候,就给介绍潘金莲:【原来这妇人见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獕,不会风流,这婆娘倒诸般好,为头的爱偷汉子。】
  作者的这一段话,对于许多评价潘金莲的人来说,都是一个难题。

  日期:2017-11-11 16:42:49
  因为在潘金莲勾引武松之前,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潘金莲爱偷汉子。潘金莲在以往的经历中,只发生过一件重大事件,这件事儿恰恰证明了潘金莲坚贞的一面。
  【因为那个大户要缠他,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以此恨记于心,】
  如果潘金莲爱偷汉子,与这大户偷一次,又何妨?
  潘金莲的这个遭遇,恰恰证明了潘金莲不爱偷汉子,是个清白的女人!那么作者为什么,有这种前后矛盾的写法呢?许多评论水浒的人,在这里都有点懵了。

  咱们再看看金圣叹是怎么点评这段话:〖因为那个大户要缠他,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以此记恨于心,【夹批: 不写作主母拈酸者,便于白与武大了,良工心苦,谁能知之。】〗
  这段文字明明主要描写的是潘金莲。但是金圣叹对主要人物不置一字,反而去说什么,主母吃错,武大占便宜了。作者真是善于布置情节!等等。这算哪门子的评论方法?我估计金圣叹在这个地方,也是懵的!
  潘金莲的坚贞行为,完全不符合金圣叹给她设定的**形象。所以金圣叹只好,捂住眼睛说,我没看见,我没看见。只看见主母吃醋了。
  潘金莲却坚拒了大户的要求,得罪了自己的主人。后果很严重。【倒赔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把她嫁给一个丑陋的武大!我想,如果一条狗可以结婚的话,这大户一定会把她嫁给狗。
  日期:2017-11-11 21:18:50
  和潘金莲有相似遭遇的人,同样承担了严重的后果。谁呢?《红楼梦》里的鸳鸯!当鸳鸯拒绝了主子贾赦和邢夫人的无耻要求。贾赦威胁鸳鸯的哥哥:“叫他细想,凭他嫁到了谁家,他难出我的手心!除非他死了......”当鸳鸯的保护伞,老太太过世之后。刚强的鸳鸯只能自杀。否则,鸳鸯一定是第二个潘金莲!她的遭遇不会比潘金莲更好。
  鸳鸯用生命的代价,换了一个“忠烈”的好名声。
  “忠烈”的名声与鸳鸯毫无关系。那是贾氏家族为了遮丑,为了掩盖鸳鸯自杀真相,有意散布的舆论。
  那么“爱偷汉子”的名声,与潘金莲有什么关系呢?同样是毫无关系!那是大户为了报复潘金莲,有意散布的恶名。

  我们想想这里面的逻辑,就能够明白:潘金莲在嫁给武大之前,一直生活在大户家里,这个坏名声,只能从大户家里散播出来。而潘金莲在大户家中的生活状态,作者已经告诉我们了,她是一个坚贞的女子。一个坚贞的女子,怎么会有这样的坏名声呢?自然就是那个记恨潘金莲的大户,故意的污蔑潘金莲!
  在武松与潘金莲闹翻离家之后。作者这样写:【自从武松搬了去县衙里宿歇,武大自依然每日上街挑卖炊饼。本待要去县里寻兄弟说话,却被婆娘千叮万嘱,分付教不要去兜揽他。因此,武大不敢去寻武松。】
  记得我在上面分析过这段情节,说武大因怕老婆,不敢去寻武松。是一种社会舆论,也是一种谣言。而这个谣言的始作俑者是:武大!
  同样道理,那个大户与武大,非亲非故,倒贴嫁妆,把潘金莲嫁给武大。在当时,一定有着非同凡响的社会舆论。一定会有人问那大户:

  怎么倒贴钱把丫头嫁给武大啊?
  大户回答说:这丫头德行不好啊,总爱偷汉子!不嫁给武大,别人能要吗?
  所以,潘金莲的坏名声就这么出来了!
  这两段情节,作者采用了相同的写法。
  只不过,关于武大不敢找武松的社会舆论,在故事发生之后,我们读者容易理解。而说潘金莲爱偷汉子的舆论,在次要故事发生之后、主要故事发生之前。我们读者当然就不容易理解,因为我们读者的兴趣,都在主要故事的发展当中。
  与武大不敢去找自己弟弟一样。这个谣言,或者说社会舆论,同样是从作者的口中说出来的!我原来就说过社会舆论的问题。社会舆论不一定都是真相!而往往是由谣言演变过来的!谣言是很难追查源头的,那是因为一般人懒得去追查。如果有人认真的追查谣言,它就成不了谣言。作者只是用简单的方式,不加解释的,描述了这段谣言,演变成了社会舆论。
  潘金莲对于自己的经历当然是很清楚的。所以,她一定听说了自己的坏名声。这个坏名声是那个大户,对她报复的一部分。这种坏名声不仅仅对潘金莲来说,是一件极端痛苦的事。对于所有中国的女人来说,都是极端痛苦的事。
  而武松无意中的一句话,恰好刺中了她内心中最伤的痛。所以,并不是很机敏的潘金莲,才会有那么激烈的反应。

  日期:2017-11-12 09:49:48
  【......你胡言乱语,一句句都要下落,丢下砖头瓦儿,一个也要着地。】当潘金莲愤怒的指责武松“胡言乱语”之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