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老人26年吐血亲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核基地生活!》
第26节作者:
美丽的黄岛我的家 他的爱人是本科大学生,南大的助教,来九院后被分在院器材处设备科,因为数控车床的外协问题,和江有些交往。
“那天你的陈述我仔细听了,应该说,很有见地。遗憾的是缺乏足够的佐证。我想为你提供一点支持,不知你意下如何?”
我有些惊愕。我不过是一个普通技术员而已,他竟然以这样亲切、尊敬的态度对我说话,让我感动。
“周先生,我是求之不得啊,非常希望能得到周老师的指导。”
周拿出一大摞资料来,有的是在图书馆借阅的,有的是他的藏书,书里夹了一些纸条,还有一些,是手写的。
“这些,都和你的设想有关系,可以参考。你在大学,第一外语是什么,是英语吗?”
“是俄语,高中时学的也是俄语,大三以后,选修了英语做第二外语。”
“那太好了。”他从这摞书中找出了两本,说:“这是我在莫斯科留学时弄到的,是内部资料,没有公开发行。里面有一些实例,计算的很具体。”
日期:2009-11-12 19:33:24
那一天,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立项失败后,阴霾的天空似乎又露出了曙光。周先生不仅提供了至关宝贵的资料,他还告诉了我一些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使我确实受益匪浅。
“科学态度是什么,就是怀疑态度,每一次对传统观念的怀疑,都引起了科学的革命。多少年来,人们总以为太阳东升西落,围绕着地球转,伽利略怀疑了,最终发现了太阳系。多少年来,人们总以为时间、长度这些都是不变的,爱因斯坦怀疑了,最终创立了相对论,继而发现了核能。”
“科学方法是什么?就是实证法,任何理论必须经过实验的验证,而且,这种实验是可以重复的。没有这个,你就是说得天花乱坠,看起来天衣无缝,也都是不可信的。你的设想,分析了很多理由,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你拿出一个实证了吗,没有。乡下的农民都知道实证法,不是有句俗话吗,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你没有一个实证,怎么能说服大家呢?”
他这一席话,让我有顿开茅塞之感。
“我明白了,周先生,可是,我这个设想是用于产品的,产品是保密的,我得不到足够的数据,没法验证。”
周先生笑了,看来他已经胸有成竹。
“我有个课题,也涉及产品,已经立项了,有关数据,你到我这儿看。”
“这合适吗?万一上面查起来——”
“又不是干坏事,怕什么?不立项,得不到数据,无法验证,不验证,没有实例依据,又难以立项,这不成了跳不出来的怪圈了吗?”
“是不是请示一下赵主任——”我感到他这样做,有风险,因为他和邹是平级,跨组合作,得经过研究室这一级的批准。
“不用管他。”周组长露出一种不屑的神气,但接着又笑了一下:“这是件小事情,就别麻烦他了。”
日期:2009-11-12 19:34:17
后来我才知道,周找我谈话,当时是邹、周两位组长共同商定的,他们事先也请示了赵主任,但赵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他认为这种做法很不规范,而且有违规之嫌,断然否决了。既然主任不同意,邹也就打了退堂鼓,周的性格却不同,他认为正确的,就一定坚持,于是决定自己承担风险。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临走的时候,周先生引用了一句毛主席的诗,嘱咐我说:“你回去,抓紧完善补充,先把完整的计算的模型和方法拿出来。今天的事,别给别人说,以后到我这儿来,就说请教一些问题,”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设想”能够立项并取得了成果,在产品的研发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周的大力协助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后来事态的发展,竟然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却是我们未曾想到的。
日期:2009-11-12 19:45:50
四十二釜底抽薪
周组长是山东益都(今青州)人,典型的山东大汉,戴一副近视镜,有连腮胡子(平时看不到,两腮被剃刀剃刮,有些发青),走起路来,虎虎生风;说起话来,声如洪钟,在全室的技术干部中,也算是美男子了。
关于他和邹的关系,人们私下有一些议论,觉得不太正常。主要的依据是,周的严肃面孔,一旦遇到邹,就会变得和蔼可亲了。再一个根据就是,晚上,有人看到周和邹一起从图书馆出来,一边谈笑,一边回家去,犹如情人一般。
在我看来,这两点依据很有些牵强附会,周和邹都住在黄楼11号楼(221为高知盖的比较高级的住宅楼),无论是上下班,还是去图书馆,顺路遇到是完全可能的,难道见了必须躲开?再说了,他们两个都是组长,经常一起开会,自然很熟悉,见了面难道必须绷着脸,像仇人一样?
不过,周的怪脾气是很有名气的。
有一天,我去周组长的办公室讨论问题,出来时路过会议室,听到有人在里面讲课,从门缝里看去,是和我同组的徐。徐一本正经地站在黑板前面,侃侃而谈,讲得似乎很投入。黑板上已经写了一些符号和文字,板书很漂亮。
我感到奇怪,徐这是在为谁讲课呢?
我转脸向后面看去,更惊愕了,整个会议室,除了徐,没有第二个人。就是说,他在对着空气讲课。
我推开门进去了。
“徐,你这是干什么?”
徐发现了我,没有回答,示意让我坐下。
会议室的结构和教室不同,虽然墙上有一块黑板,但座位却不是对着黑板的,中间有一张长方形的大桌子,周围一圈是椅子。我坐下后只有侧过身子,才能正对着徐。
现在我是徐的唯一听众。
他讲的是量子化学的一节,似乎是狄拉克方程式的推导。我没有学过量子化学,但学过量子力学,这部分知识我还是比较熟悉。听着听着,我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了,一种久违了的感觉油然而生。
日期:2009-11-12 19:46:51
徐的表达能力、讲课水平确实是一流的,普通话也说得标准,听他的讲课真是一种享受。
虽然只有一个听众,甚至没有听众,徐却始终一丝不苟,从内容和熟练程度来看,他是做了精心准备的,因为毕竟他也毕业好几年了。
我听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徐却停下来了。
“今天就讲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他收拾一下讲稿,走下了讲台。
我以为徐要和我讲话,但我的估计错了。
“周老师,你看,我今天的课讲得有哪些缺点?”他的目光对着我的后面。我回头看时,不知何时,周组长已经进来了,坐在最后的椅子上。
周是高校来的,因事业需要,离开了讲台,很有些恋恋不舍;徐是教师世家,又是学师范的,对讲台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于是,两个人商谈之后,搞了个“技术讲座”方案,交给了赵主任。
按照他们的方案,针对不同对象的,有不同的目的。对技术人员是“充电”,是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对工人和试验员,是提高文化,学习技术,对领导干部,则是变外行为内行。
这个方案得到了技术人员的一致拥护。大家都是学校的高材生,优势就是有点知识,可到了这儿呢,整天忙于事务,一会搬电缆,一会擦设备,再不然就是大批判,偶尔也搞课题,但任务一旦下达,催的火急,急用现学,根本不可能静下心来学习,眼看着“老本”快吃光了,知识也渐渐老化了,不“充电”哪能行?
但是,“方案”却被研究室不久的“工宣队”否决了。
日期:2009-11-12 19:48:59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