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游记:女酷刑》
第31节

作者: 车雯雯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地狱游记:女酷刑(84)

  当做人的时候,活了一辈子并不以为然,总以为人类的生命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在自己的手心自由掌握生死大权,但你可知道鬼比人苦,鬼比人还要可怜,至少我们在活着每一天的时候可以触摸到阳光的温暖,可是鬼身处在幽冥阴界里永远见不到阳光,更要受到无量无边的黑暗。
  生命尚且能舍,更何况身外之物。
  胜热婆罗门对他们说到另一番故事,缓缓说道:“曾经碰到一件类似的案子,在过去的时候有一个女鬼,临死的时候很冤枉,女身往往都是情执之者,因为在生前有深仇大恨,顿生嗔恨之心,死后发誓报仇雪恨,所以死后宁愿化作厉鬼而苦苦不愿投胎做人,使出浑身解数让仇家在世时每每遭遇到倒霉之事,或者身患绝症使之暴毙身亡,或者横祸惨死。”

  “哦,天底下还有这等事?”毕加倍从来没有还有这么可怕的事情发生现实生活中。
  “这么说来,凡是果真有天大的冤屈,允许死不瞑目的冤鬼跟踪仇家为报生前的怨恨,这所恩怨司根据事情轻重会酌情处理的。”
  想当年人面疮也是心怀消不下一口怨气,硬是追了悟国达师几生几世,悟国达师在当时也是个得道高僧,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一天在他的膝盖突然出现五官具备的人面疮,而且那个人面疮跟人一样的也需要饮食。
  原来人面疮的前世正是号称“智囊”的晁错,悟达国师的前生是汉武帝“七国之乱”封为太常的袁盎,但因冤死的晁错在东市腰斩枉死,死后变成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都在等待报仇的机会。
  谁知道这一追却是十生十世,当年的袁盎早已经投胎成为一代高僧的悟达国师,但因为得到荣华富贵时一念之差动了贪心,所以才让人面疮趁机而入,终于得到报仇的机会。
  要不是悟达国师用三昧水了结他和人面疮之间的十世冤怨,可见一个人死后变成鬼,恩怨循环,欠钱还债,欠命还命,不管你在心里信不信,可见因果的可畏。
  他们一行人继续前行,接下来是掌管世间所有人以及畜生道上动物们的寿命,这就是寿命司。
  胜热婆罗门说道:“寿命司顾名思义,就是人活在这一生当中的生命或长或短,但寿高寿短者跟是否是富贵或贫贱的命运完全没有关系,因为阳人在世时有各种各样的死法,或分别在不同的环境下死去。”
  这些在南阎浮提造恶众生在出生时会遭遇到病死、溺死、闷死、杀死等等不幸夭折,也有隔几年十几年之后当尽气数者再命归西天,总之不概而一。

  “但是我想知道的是,枉死城里的枉死者也属于寿命司在管辖范围之内吗?”沙龙妮一想到枉死城,顺口问道。
  “正是,所言极是。”
  这所支配司,及以支配世间如父子妻儿之间种种的关系。
  观看社会上人生百态如同一场嬉笑怒骂的人生戏,不是恶夫恶妻,就是贤亲逆子,哪一场不是一啄一饮,莫非前定。

地狱游记:女酷刑(85)

  “我本无心於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胜热婆罗门在有意无意间说出这么一句话。
  毕加倍清楚地听到了,不解其意,凝望着走到前面胜热婆罗门的背影,转身问旁边的沙龙妮道:“什么意思?”
  沙龙妮耸耸肩,摇着头,也表示不明白。
  “也许这才是真正的自在吧。”向未央似有所悟。
  “看来向未央果真是利根之人,虽说这种自由自在的境界毕竟不是我们凡夫所能体会的,无论贫富贵贱,但人道中也有佛道,人中之菩萨,人中之声闻缘觉,就好像流入大海里就是海里的一朵浪花,燃烧的火炬就能变身成永不熄灭的火花,从冬天落下来的雪花也能变成晶莹剔透的水晶,没有一丝一毫的强求,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自然当中发生的,不是吗?”

  掌劫司,掌管世人转劫命运的职务。
  比如,纵然在今生今世中享尽荣华富贵之报,如果还是要继续作恶,那么这种现成的福报在不知不觉中会大打折扣,在后半辈子开始沦落成贫穷下贱的命运;命中受苦者,心存善心而能努力修福积善,亦可以摆脱恶孽转移到富贵行列,想要得到富贵,就看你心里头存的是什么心,同样你就得到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最后一司就是授王司。
  “诸位所看到的是授王司,其实就是掌管投胎转世后从事哪一行业,但不包括饿鬼道和畜生道、阿修罗道,各人有各人不同的事业。”胜热婆罗门继续介绍道。
  投生为官者,领印信投胎,将来等到时机成熟时会进仕途官场变成政治人物;投生为士者,领文笔投胎,将来必定会从事文人墨客的行业;投生为商者,领算盘投胎,有朝一日用经济的头脑白手起家,作买卖生意或开连锁超市、进入餐饮界等等;投生为工者,领工具投胎,变成工人或农民等劳动人民,总之各行各业,行行出状元。

  “是不是得要经过各殿审判之后,待要转成人身之前经由前面每一司查验司、稽善司、考过司、恩怨司、寿命司、支配司、掌劫司注册后,最后再转交给授生司吗?”
  “完全是这样。”
  “这么说来,世间人所谓的命运从头到尾根本不是自己作主的,难道是由心来作主的吗?”向未央皱着眉头,突然间领悟到了什么,又问道:“除了听闻佛法,皆因眼前都是一场梦,放下世间所有的一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亦可以彻底脱离六道轮回,永生永世不受轮回之苦。这就是释迦牟尼佛曾经说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就应作是观。”

  “正如从前有一个人,曾经跪拜在阿弥陀佛前求一个心愿,他不像世俗之人那样想富贵名利,也不要娇妻美妾,诸位可知道这个人求的是什么愿望吗?”胜热婆罗门意味深长道。
  “我想不出,还请胜热婆罗门指教!”毕加倍向他恭敬道。
  “这个人,他的愿望就是想做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