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何进的这个举动,很多人不以为然,主簿陈琳谏道:今将军总皇威,握兵权,龙骧虎步,或高或下全在掌握之中。怎么如今反而放弃手中的利器,去征求外援。等到各地大军到来,强者就会称雄,这是倒拿武器,把柄给别人,是会带来大乱的。侍御史郑泰、尚书卢植等都进言不宜召董进京,何进根本听不进去。曹操也认为时值天下混乱之际,招四方之兵进京是非常危险的举动,他说:
阉竖(对宦官的蔑称)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将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
意思是说:宦官,古今都应该有,只是君王不应该给予大权和宠信,使他们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既然要惩治他们,应当除去首恶,只要一个狱吏就足够了,何必兴师动众地征召地方军队呢?如果想要尽诛宦官,事情一定会泄露。
事情果如曹操所料,董卓还未到京,何进就被宦官张让、段珪等杀了。然后何进的部属和袁绍、袁术又冲入宫内,尽诛宦官二千余人。张让、段珪等人挟持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逃出洛阳,被尚书卢植和河南中部掾闵贡追及,张让被迫投河而死。
日期:2017-06-02 11:52:17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粗猛有谋”,“膂力过人,双带两鞬(两个箭匣),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因军功官居并州牧,封斄(tái)乡侯,是雄踞西北的一支军阀势力。朝廷为了遏制其势力的增长,多次征召他入朝。董卓均不肯就任,拒绝交出兵权。灵帝驾崩后,董卓密切注视朝廷各派动向,准备见机行事。不久,他接到大将军何进的密令,大喜过望,立即召集人马引军进京,并按何进的意思上书少帝,要求“逐君侧之恶人,请收(张)让等,以清奸秽”(《后汉书·董卓列传》)。但还未等他赶到洛阳,何进已被张让等所杀,董卓远远望见京城一片火海,知道情况有变,又打听到少帝在北芒,便急忙率兵前往奉迎。
董卓深知要控制中央朝廷,必须要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初入洛阳时,他兵不过三千,为了一开始就给洛阳造成一种强烈的军事威慑效果,他每隔几天就趁夜晚将所部悄悄拉出洛阳,第二天一早再大张旗鼓地开进洛阳,以造成一批又一批西凉兵开到的假象。同时收编了何进及其弟何苗的部曲;诱降了执金吾丁原的部将吕布,并使其杀掉了丁原,编并了全部京师卫戍部队。
有了强大的军事后盾,董卓便有恃无恐。他首先迫使朝廷免除了司空刘弘,自己取而代之。接着,进一步独揽中央政权,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是为汉献帝。随后毒杀了何太后,自为太尉,领前将军事,加节传、斧钺。继而又自升为相国,封郿侯,“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至此,东汉中央朝廷完全受制于董卓,皇帝的废立、朝臣的任免、政策的制定,都由他说了算,朝臣无有敢言者。
董卓带兵初入京城时,见城中富户贵族府第连绵,家家殷实富足,金帛财产无数,遂“纵放兵士,突其庐舍(冲入家中),淫略妇女,剽虏资物,谓之‘搜牢’”。整个洛阳城狼藉不堪,人心崩溃恐慌。董卓本人借葬何太后掘开灵帝陵墓之机,悉取墓中珍宝,“又奸乱公主”,霸占抢掠宫女。他生性残忍暴戾,为了防止百官对他不满,更是以酷刑来威慑众人,“睚眦必死”(《后汉书·董卓列传》),弄得上自天子下至群臣人心惶恐,如履薄冰。
日期:2017-06-03 13:37:23
初到洛阳时,董卓手下虽然也有如李傕、郭汜等一批心腹亲信,但是单靠这些人是远远不够的。对此他暗中培养爪牙,广为收罗亲信,用拉拢、诱惑、排挤等手段打击和陷害一切于己不利的势力。他极力拉拢司徒黄琬,司空杨彪,重新提拔和任用大批党人,如吏部尚书周铋、侍中伍琼、议郎蔡邕等。握有一定兵权的曹操也在被拉拢之列。但事实上,士人几乎没有被董卓收买,曹操也不例外。他既知董卓为人,又知天下汹汹,董卓必败,因此拒不接受董卓授予的骁骑校尉一职,改名换姓从小路逃回乡里,自谋发展。
曹操在间行东归途中,有两件事被后人串在一起演绎成一个家喻户晓的“捉放曹”故事。第一件,据说曹操途经成皋(河南巩县东北)故人吕伯奢家。吕伯奢出门在外,他的五个儿子准备隆重的招待。曹操听到磨刀声,以为要害自己,遂夜杀八人而去,后来知道杀错了,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晋世语》)。
第二件,曹操走到中牟县(今河南中牟),被亭长怀疑是逃犯,押解至县中。这时,中牟县已经接到缉拿曹操的文书,县功曹知道是曹操,但认为曹操是“天下雄俊”(《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晋世语》),不宜拘拿,因而将他放了。这个功曹是谁?正史没有记载,《三国演义》说是陈宫,并把前后两件事颠倒了一下,于是有了陈宫捉放曹的故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晋世语》并没有说明两件事的先后次序,但成皋在中牟之西,从洛阳出逃,只能先经过成皋再到中牟。因此,即使那个功曹是陈宫,也不可能同曹操一起再西返吕伯奢家中】。
但曹操并没有回到老家谯去,过中牟后,东走不远在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停了下来。陈留太守张邈是曹操的朋友,当时亦在酝酿起兵反董卓,两人意气相投,决定共同起事。于是曹操在陈留、襄邑(陈留郡属县,今河南睢县)等地散家财、招兵买马。《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冬十二月,始起兵于己吾,是岁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也。”曹氏子弟也纷纷从沛郡谯县赶来陈留从军。曹操以夏侯惇为裨将,夏侯渊、曹仁、曹洪等为别部司马,以子侄辈曹休、曹真等统率警卫部队。据记载推测,曹操于中平六年九月逃出洛阳,只经过三个月的准备,便合兵五千。这五千人就是曹操最初起家的本钱。
日期:2017-06-05 15:04:55
董卓的倒行逆施终于激起各地群雄的反抗。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几乎同时起兵,众各数万,推举袁绍为盟主,组成声势浩大的讨董卓联盟。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人,出身于官僚世家。自其高祖袁安为司徒,四世中已有五人被拜为三公,累代贵宠。自己曾为西园八校尉之一,以诛杀宦官闻名。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袁绍不愿附于董卓,遂亡奔冀州。董卓也知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天下,心有顾忌,不敢治其罪,反而封袁绍渤海太守、邟(kàng)乡侯。这样,袁绍有了立身之地,便即起兵,自号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当时曹操不是朝廷命官,袁绍让他行奋武将军。行,即暂代的意思。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