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6-18 18:44:01
劝学
两千多年前,荀子号召大家努力学习文化,只要这样才能做到“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成文人上人。之后,孙权劝学吕蒙,才有了著名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昨天同我夫人的外婆闲聊中得知一件陈年旧事。民国时,凯里市万潮镇樟木树吴某刚直不阿,多次顶撞保长,保长遂怀恨在心。时值吴某当徭役之日,保长拿出禀帖让吴某带往炉山递交县长。吴某取贴后,一路小跑到木基卡拗口休息,这时候刚好有一朋友路过,在得知吴某要把禀帖带给县长后,出于好奇,就让吴某拿出来看什么重要事情,不看不知道,看了还真吓一跳:该禀帖居然是保长状告吴某平日“横行”相邻的状纸!吴某当时受到的屈辱可想而知,他当时就把禀帖撕碎,回家后严厉督促自己的子孙学习,其决心不亚于受左宗棠窝囊气后,在堂屋高悬“王八蛋滚出去”洗辱牌的樊燮。奈何,当时的凯里地处偏僻,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加之吴某没有樊燮雄厚的家底,很遗憾,吴家最终没能出樊增祥一样的子弟。
我今天无意中翻了一下我家一百年来的购买土地地契,发现我们家在民国时期也遇到类似的事情。在民国八年(1920年)我爷爷的爷爷,九公出质足色银三两同石板寨罗昌庆家某买一处山林。过了十多年后,九公过世,该处山林分到我爷爷名下。但是,令人奇怪的是,买山28年后,也就是1948年,瓦窑大地主石光熙(我听我爷爷是这样叫的,我不确定是“熙”,是“希”,还是别的“xi”字)突然跳出来说该山林是他家的,他的理由是,“山林上边是路,路上是他家的田;山下也是他家的田,所以他可以南京法官一样推理,这种情况下理应是他家的。”
我爷爷当时拿出地契,找到保长,也就是石光熙的侄儿石家?(年代久远,从地契上的字迹不是很清晰了,也可能是我对草书没有研究,我把地契附在下边,如果能认出的朋友请告诉我),保长只对我爷爷说了一句,“从地契上看很明了啊”,但始终不肯出面辨明曲直。石光熙仗着侄儿是乡长(石家瑞)和保长(石家?),带领一伙吃瓜群众到了现场,石家自始至终都拿不出相应的地契,一切都违背了“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居然无耻到在我们家地契上批注说山林是石家的地步,最后硬生生地把我们家山林给抢走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底下的地契,红体字是我根据民国八年(1920年)地契内容附上的简体字,左上角绿体字我根据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按照石家写的备注附上相应的简体字。
过了不到两年,解放军进驻炉山(凯里),有一天傍晚时分石光熙神经兮兮,一脸颓废地走到我家,找到我曾祖母说,“老人家,之前是我们两家起纠纷的那山林应该是你们家的,是我们弄错了,我今天特意上门来归还并道歉的。”等到解放军进驻瓦窑后,石姓家族很多人陪同石光熙都被囚禁起来,在批斗恶霸地主的时候,我曾祖母也上台去批斗石光熙,过了不久就听说石光熙就被枪毙于炉山,结束他罪恶的一生。其实,霸占我们家的山林是罪不至死的,据说在他当乡长期间,为了响应蒋委员长的“新生活运动”,石某手持剪刀,亲自到各少数民族人家去强迫女性们都剪短发“标准头”,后面被***扣上了“大汉沙文主义者”的大帽子。时任虎庄乡乡主席的是柿花树贫下中农杨老长,老杨偷偷地找到石光熙的夫人,许诺只要石家给他一定数量的银子,他保准石光熙没事。石夫人信以为真,如数贿赂乡主席,怎奈“大汉沙文主义者”的帽子太过于沉重,不是银子能摆平的。石光熙死后,丑闻抖露出来,如果不是贫下中农出生,估计杨老长也要追随老石而去,不会只失乌纱帽那么简单。石光熙最终没有逃过应有的惩罚,否则天理昭昭的名言“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就说不通了。
我爷爷在世的时候,曾私下对我说,事情缘由应该是寨子上石家佃户出于私人利益,估计挑拨出来的。在没有买山之前,山林属于石板寨罗家,罗家田土山林非常宽广,他们是不屑于该山林的巡看,我们寨子上人家可以上山去割秧青(春天树子发出嫩枝芽,用来埋水田稀泥肥田),山被我们家购买后,不允许别的人家再去割,所以他们就去挑拨石家,石家得到山林后,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上山了。
我觉得我爷爷的分析有一定道理,但是不是全部。购买山林的头十几年为什么没有什么问题,难道那时候没有人去挑拨吗?为什么偏偏过了差不多三十年,石家才跳出来呢?我看了我们家在此之后一些地契,有一份是民国十一年买的山,上面证人一栏中,有个叫罗廷标的人,罗廷标是我曾祖母的继父,他当时是万潮团练的副团首,正团首是龙场新寨的罗廷英,他们两人关系很好并拜结义为兄弟;罗廷英曾带团练兵数次击退抢劫凯里老街的流寇,并废除了凯里老街市场的抽税霸王制度,所有远近周边的人都不敢得罪他们二人。石光熙家估计也会审时度势,在罗廷标在世时,即使有人去挑拨他们也不敢怎么样,但过了二三十年,老人故去,他们就没有什么忌惮的了。
这件事情对我爷爷的打击很大,后来他努力让我大伯父去读私塾,上新学。遗憾的是在1958年大跃进时候,我大伯父刚好上初二就由于饿饭辍学了,我二伯父,我父亲,乃至我的几位姑妈都是刚念小学也因上述原因被迫辍学。后面到我们这一辈,我爷爷也希望我们多年点书,而我辜负了他的期望,到目前为止也只能是初能识文断字而已。希望看了我这篇文章的朋友们能以上述的事例督促自家子弟,多能学点文化,这样他们的路将来会更平坦得多。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