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11-17 00:36:00
零点之后睡不着 突发奇想 努尔哈赤会不会是李成梁的私生子
李成梁的生卒时期(1526年—1615年) 努尔哈赤的生卒年月(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
而且李成梁是铁岭卫的人 离努尔哈赤的出生地 十分的近 李成梁年轻的经历也是个谜 现在已经很难考证 但估计他也应该会做个买卖什么的 那很容易总去 建州女真那搞贸易 李成梁近四十岁才开始军旅生活 年轻时有没有风流过就不知道了 在加上李成梁的儿子那么多 这位李大官人估计也是个情种
而正当李成梁三十三岁 正值壮年的时候 也是努尔哈赤出生的时候 更主要的努尔哈赤是塔克世的长子 但塔克世却不喜欢这个儿子 这在那个人丁稀少的女真族 在重男轻女的年代 是很少见的事情
更值得推敲的是努尔哈赤是在李成梁死后三年才造反的 古人习俗守孝三年 而且李成梁的墓就在铁岭 满清是可没少护理过 这不是很稀奇吗
真希望有机会可以检验一下李成梁 与努尔哈赤的DNA 看看是否有亲缘关系 就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日期:2017-11-17 10:34:00
虽然见到了皇太子,但是为了稳妥起见,这帮顾命大臣决定带着朱由校去文化殿。因为他们准备带皇太子朱由校到那里,然后则良辰吉日让皇太子登基继承大统。王安也趁机鼓动李选侍先让朱由校去即位,并最终说服了她。让她同意了朱由校先和这些大臣们去准备登基,等正是登基当了皇帝,再回乾清宫。
一切顺利的话,李选侍就可以彻底哪凉快哪待着去了。在这些想法下的驱动下,大家感到时不我待,马上就要带着朱由校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带走皇太子的情景也特别逗,具体的操作就是:辅臣刘一燝拉着朱由校的左手,英国公张维贤拉着朱由校的右手(这个英国公就是靖难之役的著名将领张玉的后代),方从哲等人居中,而最年轻的杨涟则负责断后。就这样一群人保护着朱由校,尽最大速度向文华殿走去。
可惜这帮顾命大臣和内阁大臣几乎全部是上了年岁的老人(决策中枢老龄化严重),老胳膊老腿走得实在是太慢。在他们刚走没多远,就被一群太监追了上来。这些都是李选侍的心腹太监,他们奉李选侍之命前来要人。这帮太监对这些大臣们嚷道:“你们先别带走皇太子,李选侍要请皇太子回去,说有事情要商议(这帮子太监叭叭叭,说了一堆的废话)。”估计这是李选侍在朱由校走出宫后,她的脑子可能灵光一闪,觉得不能就这么轻易的放走皇太子(因为她忽然觉得,这可能是放虎归山),因此遂命手下的这些阉人赶快追过去,要回皇太子。
可是这帮太监遇到了一个混不吝的大咖——杨涟杨大洪(杨涟号大洪,霸气的名号)。杨涟还没等这帮狗腿子把话说完就大声喝道:“普天之下都是皇帝的土地,我们都是皇帝的臣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四海九州都是殿下的子民,皇太子要去准备登基继承大统。这么天大的事儿,比什么都重要,李选侍她算老几。你们回去告诉她,皇太子变成皇帝后自然就会回去了。”接下去杨涟又说了许多恫吓这帮阉人的话,就是类似于让他们快滚,否则日后吃不了兜着走等等一系列的狠话(杨涟不当武将白瞎了)。
这些太监本来就是狗腿子类型,感觉如果太子继位后,要是再找自己算秋后帐的话,是得不偿失的事儿,所以一帮子太监都灰溜溜的夹着尾巴滚蛋了。不过这些滚蛋的太监们里面,其中有一个人叫李进忠的人。日后这个叫李进忠的太监将会改名为魏忠贤,并将成为杨涟等人的重要对手。
反正现在不管怎么样,朱由校是被众大臣带到了文华殿,并在此接受了群臣的朝拜。就这样皇太子摇身一变成为真命天子了,这就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天启帝。
不过李选侍还懒在乾清宫不走,所以天启帝只能暂时住在慈庆宫,等李选侍挪了窝,就正式在乾清宫举办登基大典。
日期:2017-11-17 12:56:40
罗列一部分 写这本明末半世 我看的历史资料 都是明末清初的亲历者所写的古籍善本 全部是当时人写当时的历史 相对来说比较客观公正 而满清所编撰的《明史》 我基本是没参考 原因就是里面描写明末的史料谎话连篇 因此没有采用
参考的历史资料
《山中闻见录》 作者 彭孙贻(1615年-1673年),明末清初学者。
《明季北略》《明季南略》 作者 计六奇(1622~?),明末清初史学家。
《明实录》(万历篇 泰昌篇 天启篇 崇祯篇) 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
《全边纪略》 作者 方孔炤(1590——1655),曾任湖广巡抚,在剿匪中八战八捷,立下赫赫战功。
《开原图说》 作者 冯瑗(1572——1627),曾任开原(辽宁)兵备道兼河南布政司
《建州见闻录》 《栅中日录》 作者 朝鲜王朝人物李民寏,李民寏1619年作为朝鲜元帅姜弘的幕僚参加萨尔浒战役。这两本书是李民寏归国后,根据当时李民寏作为俘虏,在建州女真的所见所闻而写成的回忆录。
《万历邸钞》 是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按原抄件影印出版(1968年版),因它抄录于邸报,故曰“邸钞”;又因其邸报出于明朝万历年间,故统称为“万历邸钞”。
《辽中书牍》 作者 熊廷弼(1569年—1625年),曾任辽东巡按,之后又曾两度担任辽东经略
《明史纪事本末》 作者 谷应泰(1620年—1690年),明朝光宗泰昌元年(1620年)生于直隶丰润(今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历史学家。
《国榷》 作者 谈迁(1594年~1658年),明末清初史学家,史可法在扬州督师的时候,那篇著名的《史相国誓师文》就出自谈迁之手。
日期:2017-11-17 16:06:07
不过李选侍似乎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一样,就是要在乾清宫一直赖下去了。等她自己知趣的走是不可能了,于是众大臣开始了不停的上疏。奏折中的内容纷纷指向了李选侍,意思就是让她快点儿自己滚蛋。其中御史左光斗的奏疏最为强悍(左光斗自己也是个强悍的人),他在奏疏中明确指出:乾清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地方,李选侍既不是皇后,也不会成为皇后。更点出了除非李选侍想当武则天(武则天怎么回事儿大家都知道了),要不她永远没有资格住在里面(好好羞辱了一番李选侍,真是骂人不带脏字)。更何况皇上现在十六岁了,不需要她的照顾了。而且周围这么多大臣都是忠心不贰的,大家都会竭力辅佐皇帝的,就不用李选侍操那份闲心了。”这真是杀人诛心,以武则天暗喻李选侍的野心,左光斗真是个大师级别的时事评论家。
虽然左光斗的这份奏疏是众多折子中的经典,但其他人抨击李选侍的奏疏也是比比皆是。朱由校虽然文化水平低,可是由于自己的生母就是被李选侍害死的,因此他对李选侍也是满腹怨恨。所以看到这些奏疏后,他马上发布命令:让李选侍从乾清宫滚蛋,立即执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