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亡命,有人喋血 而我推开沉沉棺盖》
第23节

作者: 画虎龙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秘本以为袁可立这样刚正不阿之人,肯定是个老古板,可他言行举止都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实在让人讨厌不起来,反而生出亲近来,此时也摇了摇头,表示并不计较。

  袁可立便趁机朝李秘问道:“既然小兄弟也是为了吕家娘子的案子,为何不去调查凶手,反而查起受害人来了?”
  李秘也没甚么好隐瞒,当即说道:“凶手方面的调查毫无头绪,只能转个方向,活人总不能让尿给憋死了,再说了,事出必有因,从吕家娘子这方面,能够查到凶手的作案动机,到底是什么原因,才让凶手选择了吕家娘子,这里头又有甚么内情,若查清楚了,不失为好法子...”
  袁可立是个查案高手,自然明白李秘的意思,只是他还是有些疑惑,朝李秘问道。
  “若凶手并非蓄谋,只是一时兴起才犯下罪案,调查受害人背景也就没什么意思了,小兄弟以为如何?”

  李秘想了想,便摇了摇头:“我不同意袁大人的看法,即便是激情作案,受害人也必定有着让凶手意动的因素,即便凶手是个疯子,上街就杀,也是有选择性的。”
  “激情作案?”
  “就是大人适才所说的那种类型,并无蓄谋,只是一时冲动才犯下的罪案,这类案子通常有个应激因素,也就是说,总有某些原因,触动或者激怒了罪犯,又或者受害人身上,有着让凶犯选择她的理由。”
  “比如陈实的遗书上所说,他只是觊觎吕家娘子姿色,一时起了色心,才犯下了罪行,这就是激情作案。”
  李秘如此一解释,袁可立也有种别开生面的感觉,当即谦虚地朝李秘道:“小兄弟的思路果然是另辟蹊径,袁某也是受教了。”

  李秘拱手连称不敢当,而后朝袁可立道:“不过大人想必也知道,吕家娘子这桩案,绝不是甚么一时冲动,否则咱们也就不会调查到卷宗这里来了...”
  袁可立闻言,也认同地点了点头,朝李秘道:“不知小兄弟又是如何查到这里的,手里掌握了多少有用的线索?”
  李秘心头一笑,朝袁可立道:“也不瞒大人,在下得到的东西,对这个案子至关重要,甚至是破案的关键,只是...简县令与在下有个约定,只要在下能够寻找一个权威人士,鉴定陈实遗书的真伪,证明遗书确系伪造,才能重启此案,在下人生地不熟,哪里认得这些人物...”
  袁可立也有些讶然,若换了别个,遇到他这样的青天大老爷,还巴不得将线索献上来,可这李秘竟然还谈条件!

  不过李秘的初衷却是好的,也是为了不让县衙结案,才提出这样的要求来,袁可立没有道理会拒绝。
  以他的身份地位,重启这个案子是迟早的事情,而且只要他开口,简定雍哪有拒绝的道理,只是这样,自己就会欠下简定雍的人情,如今倒好,暗中帮助李秘,给他找个笔迹鉴定的高人,就能够名正言顺重启这个案子,李秘这个条件简直就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来得刚刚好!
  “此事并不难,袁某人愿意帮这个忙,你且来说说,你都发现了些什么。”
  李秘见得袁可立爽快答应,也不再顾虑,从怀中取出那张笔记来,将如何发现签子,以及解读其中信息的事情,全都告诉了袁可立。
  “在下已经查过这些卷宗,除了吴县的这几桩,剩下的那些,极有可能在长洲县,在下可不想再到长洲县衙当一次小贼,想要验证,只能劳烦袁大人再跑一趟了...”
  若非袁可立表明身份,李秘也不会信任他,既然知道他就是袁可立,是曾经的苏州府推官,那么长洲县那边,由袁可立去求证,便轻而易举了。
  李秘倒是乐观,直以为有了袁可立的帮助,这个案子调查起来就容易多了。
  可此时袁可立那挺直的腰杆却有些佝偻下去,神色阴沉,满脸怒气!
  旁边的谢缨络也脸色苍白,朝袁可立道:“袁大人...师姐她...师父他老人家是绝对不知情的!袁大人...”

  李秘有些茫然,但很快他就得到了答案。
  袁可立缓缓站起来,朝谢缨络道:“这位李秘兄弟所言不差,这确实是案子的关键,袁某终于是弄清楚来龙去脉了,只是这个案子,袁某再也不能插手了...”
  谢缨络仿佛早已料到这样的事情,此时也有些无颜以对。
  袁可立朝谢缨络道:“这件事与你无关,你也不需要自责,我素知张家是抗倭的英豪家族,这份名单上,想必都是些倭寇细作,杀了也就杀了...”

  “但吕家娘子是暗中调查之人,同时也是发号施令的人,倭寇细作固然人人得而诛之,但朝廷自有法度,又岂容张家擅自刺杀?若人人都这般,打着公道的旗号,喊着替天行道,滥用私刑,到处杀伤,这天下岂非要大乱?”
  “我袁某人虽然被贬黜,对朝廷也有着不小的怨气,但我不能插手这样的事情,即便我不再任职,也不能助长这样的风气!”
  袁可立如此说着,便轻叹一声,作势要离开刑房!
  李秘听完他的话,心里也有了个清晰的脉络,正如袁可立所言,他对来龙去脉也终于是看清楚了!
  这张家乃是抗倭的民间势力,吕崇宁的妻子张氏该是一直暗中调查那些潜伏在民间的倭寇细作,而后再通过这些竹签,发送密令,让人暗中清洗那些倭寇的细作!
  陈实同样在名单之中,而且下一个就轮到他,也就是说,陈实也是倭寇细作之一!
  若是这般说来,那么杀死张氏的,应该就是那些倭寇的间谍组织了!
  谁都没有想到,看似寻常的一桩溺死案,竟然会牵扯出这么大一桩事情来!
  倭寇侵略沿海,四处烧杀掠夺,百姓恨不得生吃这些倭寇的肉,而这些倭寇想要侵入内陆,就必须弄清楚地形,所以会培植和散布细作和探子。
  张家在江浙苏杭有着极其不错的口碑,俨然已经成为民间自发抗倭的龙头老大,张氏的女儿组织人手清洗这些倭寇细作,可以说是大快人心,让人敬佩的。
  然而袁可立终究是官员,或者说曾经是官员,他是个极其耿直的人,张氏的行为出于大义,可双手终究是沾染血腥的。
  再者,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张氏如何确定自己所杀,百分百就是倭寇细作?
  你们既然调查出倭寇细作的身份,为何不将情报交给官府,让官府去捉人,却要自己刺杀这些细作?
  袁可立的思想里流淌着朝廷官员的养分,又岂能再插手这个案子的调查,他不告发张氏就已经不错了!
  而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张氏的行动计划非常缜密而有组织,背后没有张家支持,是绝不可能做到的。

  也就是说,张家一直知道张氏是为何而死的,他们请动袁可立,只是想要利用袁可立,查出凶手来,替张氏报仇雪恨罢了,接下来要干的,仍旧是私自杀人的勾当!
  袁可立从未想过,自己对追寻真相的这种执着态度,会被人利用来报私仇,你又让他如何不愤怒?
  谢缨络还待解释,然而袁可立却并没再给她机会,正当袁可立要出门之时,他的护卫也终于领着吕崇宁,到了签押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