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亡命,有人喋血 而我推开沉沉棺盖》
第43节

作者: 画虎龙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秘自然也不会败坏了气氛,袁可立和项穆都是浅尝辄止,可便宜了李秘,得以大块朵颐,项穆也说李秘是牛噍牡丹,下回都不想带他玩儿了。
  三人有说有笑吃完饭,便来到花厅,仍旧由袁可立烹起清茶来,权当消食。
  李秘则将烟杆子拿出来,慢悠悠吞云吐雾,人都说饭后一口烟,快活赛神仙,那是一点都不假,对于烟瘾十足的李秘而言,这种久违的感觉,实在让人感动到落泪。

  项穆倒是有些跃跃欲试,可想起前番被烟气呛得半死不活,也就绝了这个念头。
  见得李秘这般畅快,他便也有些嫉妒,朝李秘问道:“今次过来又有甚么要麻烦老夫的?莫看老夫小有薄财,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可经不起你们三番两次来折腾的...”
  项穆这么一打趣,袁可立也忍不住,朝项穆道:“别把人想得这般不堪,今次可是给你送宝贝来了!”
  李秘也觉得这老头儿极其有趣,不知为何,跟袁可立和项穆相处,总觉得很是放松写意,这才叫享受人生吧。
  袁可立这么一开口,朝李秘使了眼色,李秘便将三十六龙柩拿出来,递给了项穆。

  “这是小子昨夜得来的,烦请项老给掌掌眼...”
  项穆往这边一看,不由惊呼道:“三十六龙柩!”
  李秘没想到项穆果然认得,不由心头大喜,心说这谜团该是能够解开了。
  不过项穆显然比李秘想象的还要兴奋与激动,抓住李秘的肩头道。
  “小伙计你果然是个有趣的妙人儿,你今次可是帮了老夫天大的忙了!”
  李秘倒是有些迷惑起来,这分明是张氏用来传递秘密情报的机关,为何就帮了项穆的忙?
  项穆哪里还有闲工夫理会李秘,此时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观察三十六龙柩,便如同着了魔一般!
  李秘也是哭笑不得,旁边煮茶的袁可立朝李秘解释道。
  “这东西乃是苏州制器宗师石崇圣的手笔,据说除了三十六龙柩之外,还有七十二地柩,至高乃是八十一天柩,便是石崇圣本人,也没能解开...”
  这已经是李秘第二次听说石崇圣这个名字了,便好奇地朝袁可立问道:“这石崇圣到底是甚么厉害人物?”
  袁可立笑了笑,眼中也不由浮现敬佩与向往,朝李秘道:“这石崇圣可是个奇人,其乃真正的班门后裔,又得了墨家秘笈,通学百家,集合所长,十六七岁便入了神机营,为朝廷监造火器,如今地方卫所抗倭所用的火器,几乎都出自此人之手!”
  “到了三十来岁,他从神机营调入宫中听用,老了才出宫来,却仍旧不忘初心,又造了不少惊世骇俗的东西来,别的也不去说了,小到民间织机水车,大到火炮高楼,就没有他造不出来的东西...”
  李秘闻言,不由大吃一惊,如此说来,这石崇圣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人了。
  因为神机营乃是大明的火器营,里头十之七八都装备火枪或者其他火器,大明神机营的火器装备,比后来满清的还要先进,曾经代表着那个时代的最先进科技力量,西方国家根本就比不了。
  别的不说,单说大明朝只是,像荷兰和葡萄牙这样的航海强国,侵犯大明海域,还不是让大明水师打成落水狗?
  莫看这些地方都是弹丸之国,但当时谁掌握了航海技术,谁就是王者和霸主,后来小小的英国,就是凭借坚船利炮,纵横四海,缔造了日不落帝国。
  由此也可以看出,大明朝的神机营是多么强大的存在了。
  而神机营乃是军机重地,尤其像石崇圣这样的监造,掌控着神机营所有的秘密,朝廷又岂能轻易把他放回民间?

  所以石崇圣能够回到苏州来安养天年,就足以证明他拥有着多么高大的成就了!
  不过李秘还是有些不解:“这石崇圣如此了得,项老激动兴奋也是应当的了...”
  袁可立还未开口,一旁着迷的项穆已经开始坐不住了,朝李秘道:“放你的狗屁!石老儿不过是运气好些罢了!”
  李秘也没想到项穆翻脸比翻书还快,虽然嘴上骂着,可这老头儿转身就继续钻研三十六龙柩,只留下李秘一脸的愕然。
  袁可立也是笑了,压低声音朝李秘解释道:“石崇圣可是他的死对头,两人自打相识以来,互不服气,争斗二三十年了...”
  “原来是死对头...”李秘不由恍然,既是互不服气的死对头,项穆肯定会费尽力气也要解开三十六龙柩,李秘也就安心了。
  此时袁可立也煮好了新茶,极其儒雅地开始分茶,李秘则抽着烟,两人也看着项穆摆弄那个龙柩。
  项穆可比吴庸睿智太多了,他已经将龙柩扭成了多面棱球,而后又敲着脑袋思索了一番,又是一阵扭动摁推,棱球又变成了刺猬一般参差的花球!

  这三十六龙柩虽是木头所制,但变化多端,却又不触及核心的火龙涎瓶,就如同陀螺仪一般,外头如何变化,内力核心却始终保持原样,实在是妙不可言!
  项穆沉迷其中而无法自拔,他的表情也从最开始的兴奋激动,变得越来越凝重,随着不断的尝试,他发现这三十六龙柩越来越多的玄奥之处!
  虽然龙柩里头藏有秘密,但李秘也知道,如今能依靠的只有项穆,因为他亲眼看着项穆试图解开这个木头方块,如今已经变了七八种形状,却没有一种能够打开,难道真如其名,这小小的木头块,竟然拥有三十六种变化形态?
  这般说来,袁可立和项穆早先所说的七十二地柩和八十一天柩,岂非更加复杂和精妙?
  如此一看,这位苏州制器大师石崇圣,可真真是个巨匠一般的存在了!

  项穆在玩耍方面是个痴人,一旦沉浸进去,便难以自拔,进入了忘我境界的他,便是谁都叫不醒。
  这般一直玩弄到了中午,他也才尝试了十几种变化,而且这些个形状来来去去也是大同小异,越是往后,想要扭出新花样来就越是困难,速度也就渐渐慢了下来。
  项穆终于还是有些不甘地放下龙柩来,朝李秘说道:“老夫已经掌握到了门路,只是想要解开,还需要时间...”
  李秘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开口问道:“需要多长时间?”
  项穆迟疑了一番,认真思考,而后才谨慎地回答道:“短则十天,长则一个月...”
  “这么久?”李秘也大大的意外了一把,因为只是一个上午,他便解开了十几种,可以说已经完成一小半了。
  然而这种尝试就像密码的穷举法,没有方向,只能盲目去尝试,而三十六块鲁班锁能产生的组合,几乎是几何数级,好在受限于形状,这才将范围缩小了。
  若是没有中间暗藏的火龙涎瓶子,只怕除了石崇圣本人,天下再难有第二人能够解开了。
  虽然李秘急着想知道里头的秘密,但事情也急不来,只能故作无事地朝项穆道:“没要紧的,项老自顾随心玩耍,甚么时候解开就甚么时候叫我过来。”
  项穆与石崇圣斗了大半辈子,又岂会服输,李秘虽然如此宽慰,但越是宽慰,便越是激发项穆的好胜之心!
  “小伙计,你暂且忙别的,我会抓紧解开的,你也放安心,这东西放在老夫家里,绝计比捏在你手里要安全得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