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龙承包斑鸠湖,跟水利局签的合同是10年,水利局要他一次**了4年承包费,共8万元。他到水利局要求中止合同、退还他两年承包费,并补偿他5万块钱,湖里的鱼则全归水利局。水利局局长一听,眼睛瞪得比牛蛋大,说:“我们一共收了你8万块钱,你承包了两年后,居然叫我们付你9万块!小伙子,你还真说得出口!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那里面根本没什么鱼,要不怎么打了好几次都打不起来?中止可以,钱一分不退!”
江小龙说:“那就不中止吧。”
一般水库养鱼,因规模大,捕鱼都是请专业打鱼匠来操作。许多水库老板,养鱼是行家,在捕鱼技术上,他们只是理论上的内行,很少有亲自动手打鱼的。
江小龙同样也只是理论上的行家,但用传统的丝网套鱼,是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的。他到渔具店买来几副丝网,叫上王老头,两个人划着小船,学着套了几个白天的鱼,每天倒是都能套起来百多斤。但用丝网套鱼本来就易死,加上俩人又缺经验,鱼死得更多,而死鱼又没什么人买。听说晚上套鱼效果好,鱼也不易死,俩人又改为晚上套。
用丝网套鱼,人和船不能在网边守着,守着鱼不易上网。下网后,人船得要离开两三个小时。第一天夜里,下网后,俩人过两小时回去取鱼,发觉鱼网不见了。第二次,江小龙叫王老头把船划开,自己在岸上守着,用手电一直照着浮子。不一会儿,见浮子开始小动,知道是有鱼上网了。网上有鱼,浮子就一直会动,大约半个小时后,丝网中部,有几粒浮子突然剧烈大动,像是上了一条很大的鱼。江小龙忙叫王老头把船划过来取鱼,谁知船还没到,那条鱼网,就整个被拉下水不见了!
俩人再放了一副网,仍是眼睁睁看着被“大鱼”拉走!
江小龙怀疑,那不是鱼在拉,而是有人穿着潜水衣从水下把网拉走了。
小飞知道后,说:“那有那么邪门的事?我去帮你打几天。姐夫,你先去弄一根十几米长的钢筋,头上磨尖,见到有东西拉网,我们不管它是人是鱼,一钢筋扎下去,看它还拉不拉!”
在准备了一根头上磨利了的长钢筋后,鱼网果然没被“大鱼”拉过了。三个人,最多时一个晚上套过300多斤鱼。
晚上,由自己亲手捕鱼,人又累又冷不说,鱼的销路又有也了问题。首先是斑鸠湖周围的老百姓,就在前几天,白鲢5块钱一斤他们还愿意买来吃,现在3块钱一斤他们都不要了,说是吃腻了。而且,镇上也没什么人买了,人家宁愿花5块钱一斤买其他地方运来的鱼,也不肯花3块钱一斤买斑鸠湖的鱼。江小龙问一个前几天还买过他的鱼的妇女:“大姐,怎么你们都不买我的鱼了?”
那妇女说:“我们昨天才知道,你们的鱼是喂鸡屎和化肥长大的,谁愿意吃这种鱼?”
有很大一部分淡水鱼,都是靠吃水中浮游生物生长,每个湖泊和水库的水产养殖者,都会往水中施肥,以促进浮游生物繁殖,这并不等于是让鱼直接吃肥料。江小龙往湖中施的,都是经水利部门批准的环保型生态化肥,对鱼肉的质量没什么影响。他想,一定是湖边的老百姓们到镇上造了谣,说斑鸠湖里的鱼是直接吃肥料长大的,而镇上的人也真的相信了。殊不知,他们买其他人的鱼,也是同样“吃肥料”长大的。
用丝网套的鱼活不了多久。斑鸠湖距县城离有100多里,鱼运到县城,要在崎岖的公路上颠簸近两个小时,运到也差不多全死了。江小龙只运了一次,三百多斤鱼才卖了两百来块钱。
斑鸠湖边的父老乡亲们哪,我从来没有做过对不起你们的事,只是平时跟你们来往少一点,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江小龙仰天长叹。
未完待续
日期:2017-11-29 21:45:18
第10个故事:《湖中连环套》
7
江小龙几乎是患了“恐鱼症”,但又不能不面对现实:湖里明明有很多鱼,就是没办法变成钱。是就这样光着身子走了?还是继续想办法挽回损失?斑鸠湖周围的老百姓们,对江小龙比以前“热情”多了,无论男女老少,见到他,必口称“江老板”,但那些讽刺的眼神,像是一支支无形利箭,箭箭射中江小龙的身和心。
江小龙终于还是离开了,他应聘到市里一家国企做了技术人员。以他的素质,很快就成为一名管理者。
一年后,江小龙被派到南方某市出差一段时间,一次看当地晚报,头版有一则新闻引起了他的注意。
本报讯:在本市城西路一套出租房内,一名叫张高峰的四川籍男子被其同丨居丨女子用菜刀砍死
“张高峰?”江小龙吃了一惊,忙看详细报道。
…杀死张高峰的女子叫易小丽…至于她为什么要行凶杀人,警方在进一步审讯之中…
这两个人怎么会在这儿发生这样的事?
江小龙有一个战友就转业在这个城市当民警,他很快就联系上了这名战友。通过战友的关系,江小龙在一家看守所见到了易小丽。
易小丽面容枯槁,体形削瘦,一年前的风韵,早已荡然无存。
“你是江哥?”见到江小龙,易小丽那本已无多少神采的眼睛亮了一下,又暗淡下去。
江小龙问:“小丽,你和张村长怎么会在这里?你们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易小丽说:“江哥,我们对不起你!我在这世上可能没多长时间了,我就把一切都告诉你吧。”
几年前,易小丽在这个城市的一家娱乐城当小姐,那时张高峰就在这个城市当“协警”。一次严打,易小丽被张高峰和他的同事们抓住了,张高峰听易小丽的口音与他是同一个地方的人,就设法放了她出去。易小丽从小好吃懒做,吃不得苦,出去后还是干那一行。当然,她从此也受到张高峰的特殊保护,至于他俩之间的关系,就不言而喻了。
当时张高峰早已有了妻女,并且也跟他生活在这个城市。5年前,上级说要给他转正,但不能在这儿直接转,要他回家乡先竞选村主任,当上村主任后,这边才给他发调令过去。张高峰答应易小丽,说如果他能转正,就和老婆离婚,与她结婚。要易小丽跟他一起回去,接到调令后,再一同回来。但易小丽的老家离斑鸠村有几十里,回去后,俩人行事怎么才方便?张高峰有办法。他同村的王老幺,在本城一个建筑工地打小工,他叫易小丽去“追”王老幺。虽然王老幺又矮又丑,但为了张高峰,易小丽还是答应了。美女送怀,王老幺还有不干的?就这样,张高峰一家先回,随后不久,易小丽和王老幺,也回到了斑鸠湖边王老幺的家。
从此,斑鸠湖边的树丛竹林,就成了张高峰和易小丽的**之地。
凭着张高峰的见识,和答应给村里修公路的承诺,他没费没什么劲就当上了村主任。然而,这边公丨安丨局的调令,却迟迟没发过去。一年过去了,村里向各家摊派的修公路款也早到位了,但公路却迟迟不动工。在村民们的催促下。张高峰只得宣布开工。他给村民们说,公路从国有林通过,可以缩短不少工期,还能省很多经费。在没经过任何部门审批的情况下,张高峰就带领大家挖国有林的竹子,想从国有林中开辟出一条大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