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个安分的外八行手艺人,不参与道上的是是非非,直到我在鬼市遇见她》
第55节

作者: 本无三七二十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7-12 12:50:42
  第二十四章  阴阳
  听完老魏头的话,我当即有些懵了,不是人还能是鬼不成。不过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鬼,它不安分的赶去投胎,跑来这偷尸体干嘛,借尸还魂?
  我还在思索老魏头刚刚所说内容的真假,他倒有些不耐烦了:“小伙子,你在不起开,我这把老骨头可就得给你坐碎了,到时候可别怪我吃穿都赖上你。”

  “成!不管您老要多少医药费我都给您,不过这是待会儿的事,现在对不住了,我得搜搜你的身,看看您还留着什么危险物品没有。”我一边说,一边开始搜身。
  这一搜不要紧,还真让我搜出不少机关暗器出来,袖箭、飞刀样样不少,最后还从他腰间的百宝袋里搜出三颗土制手捧雷来,这老家伙只差没武装到牙齿上。
  我把搜出来的东西放在了一边,对着老魏头赔着笑说道:“您老人家这是开杂货铺呢,这么多家伙事,危险!您要不介意,我先替你保管保管?”
  老魏头被我缴了械,也不恼:“并肩子,现在你总能起开了吧,我要真想杀你,之前有太多机会了。”语气有些装十三。
  但我知道这老魏头可不是开玩笑,飞刀和手捧雷虽然在当时不方便使用,但他手腕上的袖箭可是随时都能发射,我和他离的距离近,就算发现他手上的动作,反应过来也躲不开暗箭。

  “这不得还是您老讲究道义,不屑暗箭伤人,之前多有得罪,我在这里给你道歉了。”我把话说完,站起身子后腿两三步,恭恭敬敬的对着老魏头倒了一个歉。
  老魏头吃力的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你也别给我带高帽,我可不是讲究江湖道义的人,只是听你年纪轻轻就能说一口流利的唇典,好奇你的身份而已。”
  我没想到老魏头这么实诚,夸他都不管用,这让我有些不知道该怎么把话往下接,总不能自报家门吧,这可是行走江湖的大忌。
  毕竟俗话说得好,‘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思考了一下后,我干脆扯开这个话题,答非所问:“嘿嘿,咱们还是下楼看看情况吧。”
  “油嘴滑舌!”老魏头知道江湖规矩,并没有继续追问,弯腰把地上的机关暗销给收回百宝袋里,随后朝着楼下瞧了一眼,迈开脚步往楼梯处走去。
  我随着老魏头下到一楼,摸黑走到棺材边,这时老魏头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一盒洋火,“嚓”的一声点燃一根火柴,让那盏熄灭了的煤油灯从新亮了起来。
  老魏头提着煤油灯,往棺材里探了探,借助着昏黄的灯光,我发现棺材里空空如也,哪还有尸体的影子,还真被偷尸贼给偷走了。
  “可惜了,可惜了,刚刚要不是你小子从中作梗,秦家那块传家宝玉我早得手了。”老魏头似乎对被偷尸这件事习以为常,面对空棺没有丝毫的诧异,反而连连叹息错过了一件明器。

  我又看了一眼空棺,里面垫棺底用的棉被被弄的一团糟,看得出偷尸人动作粗暴,毫无章法可言。我又看了一眼老魏头,发现他还在叹息抱怨。
  这事估计不会是偷尸那么简单,我思索了一会儿,朝着已经在开始收拾工具准备随时走人的老魏头说道:“魏大爷,这棺主人好歹也是你同村的乡亲,你对这偷尸贼就这样不管不问啊?”
  “我听你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吧,你是不知道我们村的规矩。要是知道,你也就不敢到这里来了。”老魏头停下手中的活,回过头来意味不明的看了我一眼。
  说到口音,我发现老魏头的口音有些不对,也不像是本地人。我大学的时候有个四川的室友,通过观察我发现四川话有个特点,说话像被椒盐腔了喉咙,开腔就是一股子麻辣味。
  要知道一个人也许可以改变生活习惯,但口音却是很改变的,要不就不会有:“少小离家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名诗。
  而这老魏头的口音更偏向北方地区,与四川话的发音相差甚远:“我说大爷,你别说我,听你口音也不是当地人吧?”

  老魏头没想到我会这么反问一句,愣了一会,一边把棺材给盖好,一边淡淡回答:“你小子倒是耳尖,我的根的确不在这里,不过我在这里也快住了三十年吧。”
  “嘿嘿,魏大爷有故事啊!”我笑着说了一句,知道一个人如果没什么特别的原因,怎么会背井离乡。
  老魏头没有理我,提着煤油灯转身要走,走到门口的时候却突然停住,回过头来:“并肩子,宁愿待在这鬼地方,也不愿意去我家坐坐?”
  我一听这老魏头愿意请我去他家坐坐,当然不会拒绝,不然我还真不知道今晚在哪儿过夜,也不怕他谋财害命,屁颠屁颠的就跟在了他后面。
  出了大门,我发现天上已经见不着月亮和星星的痕迹,村子上空蒙着厚厚的云层,山风也呼呼的刮着,煤油灯要不是有玻璃灯罩,估计早别吹灭了。
  我被大风吹的有些睁不开眼,不禁感慨了一句:“山雨欲来风满楼!”,老魏头没我这闲情逸致,丝毫不关注天气状况,而是目不斜视的盯着路面,每走一段路都会停下来一会儿。
  “我说魏大爷,这地上是有黄金么?”看着老魏头的模样,我有些不解,所以情不自禁的打趣道。

  老魏头显然缺乏幽默感,听见我说的话,一本正经的回答道:“臭小子,你也给我注意一下街道边上的情况,要是瞧见有燃着的香头,就给我说一声。不然待会儿真下雨了,咱们就等着困死在这里吧。”
  我见老魏头又夸张渲染气氛,有些不以为意,但经老魏头这么一提起,我想起之前发现的香头来,问道:“魏大爷,这香能有什么用,难道还能给我们指路?”
  “臭小子,哪来这么多废话,现在你就安心把招子放亮点,等回去了,再告诉你也不迟。”老魏头没好气的瞪了我一眼,说完就向着路口走去。
  我听的出来,老魏头是真着急了,也不敢在和他皮,老老实实的跟在他后边,同时不忘注意街道两边的情况。
  走了大概一段距离后,我发现了这荒村的街道布置有些像奇门遁甲,这些房屋建筑布局更是暗合阴阳八卦之数,如果不了解其中之道,没准真能被困在里面一辈子。

  这不是我夸张,《三国演义》里不就记载过,诸葛孔明用几块石头摆成的八阵图,不就困住了东吴陆逊的数万大军,要不是孔明的岳父带着陆逊破阵,陆逊怎能不败。
  虽说演义有夸张和想象虚构的成分,八阵图的作用也许被夸大了,但它绝对是存在的,不然杜甫也不会留下:“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的句子。
  因为有老魏头的带路,我们很快到了我之前进村的路口,而这时老魏头才算松了一口气:“总算是赶在下雨前走出来了。”
  我看了一眼村口的两棵槐树,被山风一吹打了一个寒颤,我和秦宓就是在这里分开的,也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不过看她之前的表现,应该对这荒村有所了解,不需要我担心。

  也不知道这算不算天公不作美,就在我和老魏头都松懈下来的时候,天上突然下起大雨,黄豆大小的雨点打在地上发出啪啪啪的声音,都让人有些来不及反应。
  “跑!”老魏头见雨越下越大,喊了一声就朝着另一个路口跑去。
  我本来还打算随便找家屋檐避避雨,等雨小后再走也不迟,但瞧见带路的老魏头都跑了,也只能快步跟上,不一会儿就被淋个透。
  跟着老魏头大约跑了一盏茶的时间后,我们在一栋木式房屋前停下,老魏头摸出一串钥匙,三两下就把门上的铜锁给打开。

  推开大门,老魏头提着煤油灯走了进去,我在后面跟上,进去后发现里面的布局和普通的民居没有什么区别,这让我有点失望。
  “自己随便坐。”老魏头把煤油灯放在一张高脚柜子上,这样能勉强照清整个房间,说着自己摸黑进了一间房屋,没一会儿拿出两套干燥的衣服来。“我这里只有这些,你也别挑了。”
  换好衣服,我发现样式虽然有些土,不过还蛮合身,坐下来都朝着坐在对面的老魏头说道:“给我说说你村里的事呗,你们村怎么看都有些不正常啊。”
  老魏头把头转向窗外,手指敲在桌上发出哒哒哒的声音,与窗外雨打地面的声音交杂在一起,淡淡说道:“你来这荒村,肯定是有什么目的吧?”

  “滴答—滴答—滴答—”屋外雨下的更大了.
  一时间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来这荒村还真谈不上有什么目的,莫名其妙的就跟着秦宓来了这里,最后还被她给甩了,如果非要有个目的,那就是来寻找黑山古墓和荒村妖祠之间的联系。
  “听说这里风景不错,过来旅游的。”我临时编了一个谎话。
  这时老魏头突然回过头,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我,看了一会儿:“听说风景不错?我们这里除你之外,可从来没外人来过。来这阴阳界旅游,我是该夸你胆子大,还是拆穿你在说谎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