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断鸭绿江(连载,1950朝鲜半岛坦克之夏)》
第3节

作者: 燕大五
收藏本书TXT下载
  午夜12点已过,时间进入了1950年10月26日。随着日子的变换,云山周围的枪炮声没有丝毫减弱的意思。在云山东北面的温井,却呈现出了病态的平静。如前一章所述,南朝鲜6师2团的3营和2营已经先后败回了温井,遗弃了所有装备。只有第1营仍然具有战斗力。面对着溃败回来,已经吓得魂不附体的友军,该营在温井构筑阵地进行防御。子夜时分,温井四周一片黑暗,根本没有中国军队的影子。南朝鲜6师2团惴惴不安地守在温井,担忧着到底能否熬过这漫长的一夜。答案很快揭晓:凌晨3点半,四个中国团对温井展开了大规模夜袭。这四个团都属于中国第40军,从三个方向发动了进攻——118师352团从西南方,118师353团从西北方,120师358团、359团从东南方。中国军队吹着令南朝鲜军心惊肉跳的冲锋号和尖利的哨子,一边投掷铺天盖地的手榴弹一边前进。仅两个半小时,即到早上6点,南朝鲜6师2团的中央阵地就被突破。全团朝东退去,试图占领温井以东约5公里的的龟头岭继续抵抗。可当他们到那里时,发现龟头岭已被中国军队占领。全团人马彻底绝望了,南朝鲜官兵溃不成军,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扔掉了装备,四散逃命,没有一个连保持完整。他们跑进山里,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向清川江边“转进“。结果,联合国军在清川江畔竟然收容到了2700名该团的官兵,而全团满员才一共只有3100多人。也就是说,全团只有400多人被打死或被俘。究其如此轻易崩溃的原因,大概有以下两点:一、骄傲轻敌,以至于突然遭到中国军队的猛攻后不知所措;二、朝鲜自古以来便一直是中国属国,直到近代才沦为日本殖民地。在朝鲜人的民族心理中,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对中国人的恐惧。
  到10月26日天亮时分,南朝鲜第1师的情况在恶化。该师已经确定了当面之敌确实是中国军队。而在云山城北的三滩川边,衣衫单薄,已经持续向北进攻了一天一夜的南朝鲜第15团筋疲力尽,体力处在透支状态。中国第360团向他们发动了反攻,他们不得不败退下来。随韩15团一起行动的美第6中型坦克营营长担心自己的坦克有覆没的危险,以油料和弹药不足为借口弃韩15团而去,退到了云山西南;南朝鲜第12团在城西采取守势,牢固地防守着阵地;在云山以南,一股中国军队迂回到了龙山洞——云山公路上,将公路切断。该公路是南朝鲜第1师的主要补给线,地位相当重要。在城南待命的南朝鲜第11团因而南下前去夺回补给线,却被中国军队赶了回来。由于云山的北、西、南三个方向都出现了中国军队,配属给南朝鲜第1师的美第17炮兵营(200毫米牵引式榴弹炮)和美第10高炮大队(155毫米榴弹炮和90毫米高射炮)只好不停地变换射击方向,进行火力支援——此时,中国40军120师已经在云山周围展开。
  面对温井和云山急转直下的局势,位于平壤的美第8集团军指挥部的反应却让人感到奇怪。10月26日这一天,美第8集团军的定期情报报告仅仅称:“温井和云山出现中国军队表明,为了加强边境防御,北朝鲜军接纳了一些中共人员,实力有了进一步加强。”而丝毫没有意识到中国四野的第13兵团已经进入朝鲜(中国军队部署将后述)。原因是,包括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将军在内的所有指挥人员和情报人员都被前一天(10月25日)抓住的几名中国俘虏大大地忽悠了:
  这几名中国俘虏声称,他们是被强迫作为所谓“志愿兵”入朝参战的。他们被编成54、55、56部队等小单位,是由38、39、40军中各自抽出3000人编成的团级部队,总兵力为9000人左右,于10月13日和14日间渡过鸭绿江。这些俘虏都是农民出身,看上去都非常淳朴,让人根本没法和“欺骗”二字产生任何联系。由于在这之前,美第8集团军进攻北朝鲜的作战过于顺利,沃克等人的判断能力已大大降低,因而竟然信以为真,由此对中国军队的介入问题满不在乎,认为那只是小小的支援部队,构成不了大威胁。(10月25日凌晨,沃克在平壤曾对记者说:“现在一切进展顺利。”)只要联合国军好好部署,就能轻松击溃。情报很快被送到东京,麦克阿瑟和美国远东军司令部情报处处长查尔斯•威洛比少将对其进行分析后也草率地得出了如下结论:“从战术的角度来看,中国军队进行干预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如果中国军队是有备而来,很难设想他们会在北朝鲜军气数已尽时才采取行动。”该分析于10月28日被送往华盛顿。按照威洛比的想法,所谓的“中国军队干预黄金时间”应该是北朝鲜军围攻釜山防御圈时,或是美10军刚刚开始仁川登陆时。此想法虽然不无道理,但麦帅和威洛比都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MZD并不是一个喜欢按照套路出牌的人。
  随着南朝鲜6师2团在温井的溃败,位于古场的南朝鲜6师7团退路已经被断。全团正位于中国军队控制区域的中心,形势极端危险。但到10月26日上午,已经在古场睡了一夜的该团一觉醒来,仍不知道2团崩溃的消息,自我感觉依旧良好。该团派出团侦察排在美军顾问哈里•弗莱明少校的陪同下驱车前往鸭绿江畔的楚山进行侦察,并准备于次日全团进抵楚山。这个侦察排是美第8集团军在朝鲜战争中唯一一支到达鸭绿江边的部队。该排很快便未遇任何抵抗进入楚山,发现许多北朝鲜败兵正在沿鸭绿江上的浮桥惊恐地向中国境内逃跑,于是马上架起机枪向北朝鲜败兵射击。尽管侦察排尽量保证子弹不打到对岸中国的领土上,但估计还是有少量打了过去。之后,侦察排详细侦察了楚山这座边境小镇,并高兴地在水壶里装满了鸭绿江水,然后留下一支小部队留守楚山,其余人包括弗莱明少校在内返回古场,准备第二天随全团向楚山进军。全团欢欣鼓舞,都认为战争结束就在明天。谁知当晚,来自南朝鲜第6师师部的一道命令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第2团已经覆没,迅速返回同主力汇合。”被泼了冷水的南朝鲜第7团既无奈又诧异,这时候又发现一个要命的问题:他们所拥有的汽油只够前进到楚山,已经不够回到清川江附近之用了。而且既然身后的第2团已经崩溃,那么中国军队必已切断了7团的退路。美国空军只好派出运输机给该团空运汽油、食品和弹药,可首批运输机直到10月28日上午11点才到来。至此,冒进的南朝鲜6师7团已经被死死钉在原地,无法动弹了。
  鉴于南朝鲜第2团崩溃,温井被中国军队夺取,南朝鲜第7团被包围的形势,南朝鲜第2军军部明白,只有重新夺回温井,才能稳住全军的阵脚。因此,该军部命令在熙川防守后路的南朝鲜6师19团和已经进抵熙川的南朝鲜第8师前锋第10团(该师10月25日抵达球场洞,然后计划取道熙川进攻北朝鲜临时首都江界)发动反攻,夺回温井,回收被第2团遗弃的装备,并只从第10团里抽出一个营的兵力留守熙川。同时,命令南朝鲜第8师主力加速北上,保持对敌军的压力。这道命令将很快导致南朝鲜军队的又一场惨败。
  10月26日这天,英27旅在博川继续和北朝鲜军苦战。经过一整天的战斗,他们仍然没有前进一步。北朝鲜军斗志极其旺盛,拥有空中支援和优势炮兵火力的英27旅的猛攻下巍然不动;在东线,南朝鲜第26团一面和中国第370团激烈交战,一面缓慢地向水洞前进。南朝鲜首都师则已经逼近了东海岸重镇城津。此外,元山港外的扫雷工作终于在这一日完成,美陆战1师的登陆船队缓缓进入元山港——美军的王牌部队美陆战1师开始在北朝鲜登陆了。
  次日,即10月27日,战局继续发展。在美第8集团军的最西翼,美24师的前锋英27旅于早上出动全部兵力猛烈进攻,终于以步兵强行攻破了北朝鲜军在博川对岸的阵地,结束了博川的苦战。北朝鲜第17坦克旅在这场持续了三天的战斗中损失T34坦克10辆,SU76自行火炮两门。美24师仍以英27旅打头阵地继续前进,向下一个目标——定州推进。再往东,也就是云山,南朝鲜第1师的情况已经危如累卵。

  10月27日上午,中国军队依旧卡断着云山——龙山洞公路,南朝鲜第1师无法补给,已经快要弹尽粮绝了。南朝鲜第1师师长白善烨在这天从平壤飞到云山(之前他呆在平壤,25日参加了美第8集团军举行的祝捷大会),来到了他的部队身边,搬进了设在云山城里云山小学的师部。随着位于东北面温井的南朝鲜6师2团被击溃,而西面的美24师又距离云山有24公里,南朝鲜第1师的左右两侧都已经没有一支友军,云山变成了大海之中的孤岛。来自日本芦屋空军基地的10架C119运输机对云山守军进行了空投,缓解了他们物资紧张的形势。得到补给后,南朝鲜第1师的三个团在下午同时对围城的中国120师发起了进攻,试图打开包围。第15团向北、第12团向西,各自经过艰苦战斗,在猛烈的炮火支援下总算压制住了顽强抵抗的中国军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进展。向南攻击的第11团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终于打通了云山——龙山洞公路,云山的主要补给道路终于回到了南朝鲜军手里。在这场战斗中,南朝鲜军队发现中国军队非常难对付:中国士兵是土工作业和伪装隐蔽的天才。在进攻战中,南朝鲜军极难发现隐藏在工事里的中国军人。中国军队缺乏重火力,依靠迫击炮、手榴弹、轻武器和质量极高的工事作战,战斗得非常顽强。
  战斗结束后,白善烨仔细查看了中国士兵的尸体。在《朝鲜半岛坦克之夏》中曾说过,白善烨在日本关东军服过役,是个“二鬼子”,并曾在热河与中国军队交手,因此十分清楚中国人的长相(他们也明白自己的长相…)。察看之后,白善烨肯定地说,所有敌军的尸体都是中国人留下的。
  随着27日云山——龙山洞的恢复和白善烨到达云山前线,南朝鲜第1师的危局得了一定缓和。但是,新的危险正在逼向美第8集团军——中国第39军和第38军(著名的梁大牙的军)正分别从后方向云山和熙川前进。38军的行军道路上挤满了逆他们而上的北朝鲜败兵和难民,因此速度较慢。但是,他们也将在几天之内抵达前线。彭德怀的大网已经拉开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