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12-05 11:35:09
第二件事情就是,清初著名史学家计六奇的亲身经历。在康熙二年(1662年),计六奇从通州坐船回乡。在同船之上,他遇到了一个叫闵表的辽东人,此人年轻的时候在后金镇江总兵的手下当过仆人。
计六奇出于对明末辽东过往所发生事件的探知,因此他向闵表询问了一些有关明末辽东地区的事情。计六奇主要问的就是后金占领辽东后,辽东百姓的生活状态。闵表则回答说:“我自己现在五十一岁了(古人一般都说的是虚岁),万历四十八年辽左兵端祸起之时,我才刚刚八岁。兵乱之世,当时的百姓全都藏匿到了山中。不过在山中时间久了,因为粮食吃尽了,所以后金军队来招降的时候,大家就都投降了。投降之后,后金马上命令大家都剃了头发,改穿了女真人样式的服装(后金反叛明朝立国后,就一直执行剃发易服的这个野蛮政策),所以本人自幼就不认识汉族人所戴的网巾(汉族是束发,网巾是用来固定头发的)。”接着闵表又说:“辽南有金复海盖四个重镇,金州复州靠海多山地,海州盖州则是毗邻大海。当时这些地方的老百姓都被驱逐到了海边,全部被后金军队所杀戮,这是天命(后金的年号)初年辽左陷落后不久发生的屠杀事件。而没多久,后金国主努尔哈赤又命令军队杀穷鬼,再一年又让后金军队杀富户。如此三年,辽东汉人基本所剩无几。”计六奇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辽东战乱,不过他听完闵表的这席话后,也不禁是寒意四起。
闵表的这些话,正好与上文杨总督所说的事情相互印证(基本一致),由此可见明末辽东被努尔哈赤的后金占领后,当地的老百姓遭遇到了什么样对待。
虽然之后清朝占领全国,开始极力的抹杀这段黑历史,不过这依旧还是被明末的遗民写进了历史文献。历史就应该是客观的,如果发生了什么大事,必定会被当时的人所记录下来,以警示后人。
遗憾的是历史文献只能警示后人,而当时辽东大部分被努尔哈赤的后金占领后,明朝就再也没能收复这些失陷的领土。辽东的老百姓,只得是“遗民泪尽胡尘里”了。
日期:2017-12-05 16:37:13
反观努尔哈赤,在占领了辽阳后,就想以辽阳作为后金的新都城。
努尔哈赤考虑迁都到辽阳城,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辽阳城自古以来就是辽东地区的最大城市和第一军事重镇,这里人口众多,财货资源丰厚。而且辽阳城还是是明代辽东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的中心,也是辽东都司和自在州的所在地。所以努尔哈赤认为,占领了辽阳城好似如鱼得水一般。况且辽阳城还控扼辽南盐场地区,因为在之前后金由于与明朝敌对,并且后金自己的领土还没有盐场,后金方面长期苦于没有盐吃。这次取得了辽阳城和辽南地区后,后金才正式有了自己自己的盐场。
正是基于这些条件,后金迁都辽阳城,是努尔哈赤的不贰决定。更重要的是以辽阳为都城,就控制了辽东的枢纽,控制着蒙古、朝鲜与明朝之间的陆上交通要道,有利于争取朝鲜王国。再加上辽阳城离辽西也不远,更有利于后金日后攻占明朝的辽西地区,并进一步夺取明朝全辽的疆土。
所以最后努尔哈赤与众贝勒和诸大臣共同商议后,决定从后金现在的都城—萨尔浒城,迁都到了刚刚占领的辽阳城。
不过努尔哈赤又考虑到,辽阳城虽然经过熊廷弼等人的重新修筑,可是这次又经过了战争的破坏。再加上他害怕日后后金出兵伐明之时,明军会渡海沿着太子河袭击这里。因此努尔哈赤又命令在太子河东面,重新修建了一座坚固的城池。这坐在辽阳新建的城池被称为东京城,努尔哈赤也就此将后金的国都迁到了此城。这样的话,后金是一改之前只掠夺不占地盘的风格。努尔哈赤这回是彻底的将这些新占领的明朝辽河以东地区,当作了自己的领土来去经营。
不过对明朝而言,后金占领了这些地区,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因为后金方面占领了辽河以东的地区后,就与明朝的辽西隔河相望了。面对虎视眈眈的后金势力,明朝该如何应对,又成了朝堂之上争论的焦点。
日期:2017-12-06 11:36:08
过对明朝而言,后金占领了这些地区,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因为后金方面占领了辽河以东的地区后,就与明朝的辽西隔河相望了。面对虎视眈眈的后金势力,明朝该如何应对,又成为了朝堂之上争论的焦点。
明朝上层争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到底应不应该固守河西,等日后时机成熟了再去收复辽东。一个就是很多大臣都认为,应该立即筹划收复辽东失地,准备集结重兵在辽西一带,为日后攻击后金,积极收复领土做布置。对于这两方面的争论,一直持续了近一年,直到最后也没争出来个四五六。
反倒是明朝大臣们的争论,在对稳定辽西局势的上面,没起到一点儿的好作用。
其实明朝政府在沈辽等辽河以东地区失陷后,他们的辽西之地当时还是完整存在的。如果明朝朝廷能够积极应对,纵使不能立即收复辽东失地,也可以加固城池据守河西,做到不丢失辽西的领土。
遗憾的是明朝政府的上层人物,不思考辽东丢失后的对策。反而在整体战略规划上,明朝的各级官员陷入了拉大据扯大据的相互推诿中。只不过明朝中央决策的磨磨蹭蹭,则是苦了处于后金占领区内的明朝辽东老百姓们,摊上了个几乎不作为的政府,又遇到了魔鬼一样的入侵者,就连倒霉这个词语,都已经不足以来形容这些可怜的人们了。说句公道话,明朝当时本可以守住广宁城(今辽宁省锦州北镇市)。如果这样的话,明军能在未来几年内坚守住辽西,以守卫战,之后再找机会,逐渐去收复辽东失地,也不是为一种良策。
可惜的是明朝政府在沈辽失陷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又将辽西重镇—广宁城弄丢了。关于辽西重镇广宁城的丢失,就要从熊廷弼再次成为辽东经略说起了。
日期:2017-12-06 16:53:18
第七章 面对乱局朝廷重新启用熊廷弼 经抚不和造成广宁城意外丢失
辽河以东的城堡全部陷没于后金铁骑之下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明朝的京师内。
面对这个不幸的消息,明朝上到天启皇帝,下到六部诸大臣都感到了措手不及。他们没有想到,袁应泰上任辽东经略才半年多,辽东的大部分就这么快的丢失了。
没有办法,遇到问题就得解决问题。
这些大臣们随后就辽东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人认为河东既然失守了,辽西也必定很难保住。这些大臣觉得辽东与辽西只有一条窄窄的河道作为阻隔,因此在冬季结冰后,后金的骑兵部队,会很容易的踏着河冰打向辽西来。而辽西的重镇只有一个广宁城,很难抵挡住后金锐利的进攻。所以这些大臣建议,应该放弃辽西之地专守山海关。他们认为专守山海关,既可以减少与后金叛军领土的直接接触,又可以集中兵力在山海关一带,使得敌人在面对险关和我方重兵把守的时候,就会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等之后有机会了,再去收复失地。
有的大臣则更夸张,他们认为应该迁都到南京(南京一直是明朝的陪都,也就是明朝的第二都城),回到那个明朝最初的都城里去。他们分析辽左是北京城的肩背,对北京城的防御十分重要,可这时辽东大部分几乎都被后金占领了,现在后金叛军对北京城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而迁都南京后,就可以避免国都暴露在敌人的眼前,这样就使得国都完全的出于安全状态了。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坚持希望固守住辽西,因为只有守住辽西才有机会收复国土,才可能为之后反击后金做出准备。
这些主张固守辽西的大臣中,其中大多数的人,都提出了应该重新启用熊廷弼的建议。他们认为熊廷弼担任辽东经略的一年多时间里,辽东从萨尔浒之战的混乱局面,逐渐的转危为安,其中熊廷弼的才能和贡献是不可抹杀的。就是由于姚宗文等人对熊廷弼的诋毁,才造成了之后熊廷弼的去职和袁应泰的上任。而袁应泰在辽东才半年多的时间,辽河以东之地就尽数没入胡虏的烟尘之中了。
这些力荐熊廷弼的官员还说:“袁应泰殉国后,辽东经略为之前的辽东巡抚薛国用暂时代理,可是现在代理辽东经略的薛国用也刚刚因病去职,让辽东经略一职空了下来。况且辽西地区如今是岌岌可危,想拯救辽西的危难,非熊廷弼不可。”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