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三千年:这个历史挺好看——人人都能读懂的心灵国学史》
第5节

作者: 邺下风流在晋多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年孔子在匡地遭到围困,颜回最后才脱身出来,孔子一见着急地说:“我以为你死了。”
  孔子可能是真急了,这话放到现在也够不礼貌的,你要是跟人这么说话,人家会跟你急的。颜回不慌不忙地说:“夫子您还在,我哪敢死(子在,回何敢死)。”
  我还等着侍候您老人家呢!
  这话说得很漂亮,后世拍领导马屁,跟风学习的人很多,但都不如颜回诚挚。
  后来颜回果然走在了孔子前面,孔子哭得比死了儿子还伤心,抽咽着说:“噫,天丧我!天丧我!”认为颜回之死是儒家事业的重大损失。

  颜回德才第一却没来得及著书,一个字也没留下,也没有一个徒弟来传后,但他是最理解导师孔子的精神的,他的精神气质长存。
  这就是后世所称的“孔颜气象”,他的名字已紧紧和孔子连在了一起。
  
  子贡是孔子的另一高才弟子,是天生的政治家、杰出的纵横家、优秀的儒商代表,是孔门中政治、经济、文化的三栖明星学生。他曾在齐国要攻打鲁国的紧要关头,放下手中的书本,去游说吴、越、齐、晋四个大国,给他们制造矛盾,让其互相攻打,使得鲁国从中逃脱,免去了一场灾难。又抓住时机,迅速倒腾些东西,赚了一大笔钱,家累千金,成了千万富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儒商。要是孔子学院招收女生,子贡这样的高富帅男生估计都被女生爱死了。

  子贡后来当上了鲁卫两国的大官。孔子死后,有人在朝堂上贬诋孔子,说:“孔子算个什么,子贡比他强。”企图抹杀孔子的地位。子贡站了出来,发挥了他雄辩家的风采,坚决顶孔子,说:“我家老师温良恭俭让,深得民心,众人无不敬仰。仲尼不可毁!他人的贤,仿佛丘陵,即使再高也可逾越;仲尼,好比天上的日月,没法可越!”
  怎么样,高吧?把孔子顶到了天上,彻底置顶了。弄得那些人都张口结舌,彻底无语。
  子贡以优秀政治家大无畏的精神,在孔子逝世后,人心动摇的日子里,坚决维护了伟大导师的光辉形象,挫败了一小撮阴谋家企图往孔子身上泼脏水的险恶用心,挽救了儒家的声誉,孔子有知,也该含笑九泉。

   
  政事科科长是子路。子路本是孔子学院门口的一个小混混,头戴着雄鸡冠,一副好勇斗狠的样子,见了学院的学生,时不时上去欺负欺负。孔丘院长出来,也不收敛,跳着脚,扬言还要揍孔丘。孔子也不恼,用学院的拿手科目“礼”来渐渐诱导子路,子路最终折服,拜倒在孔子门下。
  子路进了学院后,先是在保卫科干保安,有谁侮骂孔子,子路就上去教训他一顿,趁机练练手。过了一阵儿,孔子很惊奇,说:“自从我收下子路,恶言轻易听不到了。”
  孔院长哪里知道,这些人都被子路海扁完了。

  圣如孔子,一旦当官,也有被手下清场蒙蔽的时候,后世的执政者又该如何呢。
  子路学习很勤奋,但学问没法跟颜回、子贡等人相比,让孔子说是只能算升堂,没能入室。由于勇于参政议政,被派到政事科。子路性情伉直,这样的人是很难在官场上混的。子路后来果然死于政治内乱,时间是孔子去世前一年。
  子路死后,政事科人亡政息,一蹶不振,直到几百年后有一人重新把儒家请上政治舞台为止。
  
  文学科科长是子夏,他常和孔子在一起谈诗。子夏有一句名言“学而优则仕”,孔子怕他跑偏,告诫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孔子显然知道他的儒生队伍并非那样纯洁,可见后来儒生做官,君子小人,鱼龙混杂,什么鸟都有,早被祖师意料过了。就像我们现在的有些官员,读书时也是纯洁的学子,儿童时也是祖国的花朵,谁知怎么就腐烂到那种程度呢。
  孔子死后,子夏在西河一带教授,收了不少学生,名气很大。战国时期的一代君主魏文侯也以师礼待子夏,常去求教。子夏还有个特殊身份,他是《春秋》学的传人。孔子临终前把《春秋》传授给了子夏,子夏就开了一门《春秋》课,着力讲授。《春秋》在他手里结出了丰厚果实。
  《春秋》在子夏结出了什么丰厚果实我们以后再说。
  
  除了以上四人外,孔子还有一位杰出弟子,叫曾参。
  孔子很重视孝道,孝顺是孔子学院的一门必修课。周代古礼中有为父母死后守丧三年的礼节,孔子要人们坚守这种礼节,为父母坚持守够三年丧。学生宰予对此不以为然,他说:“三年?哼!那也太长了,得耽误多少事,损失多少钱呀!照我说,旧谷子去了,新谷子来,一年就可以了。”孔子把他臭骂了一顿,毕业证也没给他发,就让他提前休学了。
  孔子认为,守孝三年的理论支持是“三秋三夏,抱个娃娃”,父母抱你三年,你给他们服丧三年不很应该吗?
  礼尚往来嘛。
  跟宰予这些狼羔子相反,曾参是学院中有名的孝子,他说:“守孝三年,那还远远不够。
  我们还要慎终追远,长期祭祀!”这话赢得了全体师生的一致掌声。
  他在微博中继续写道:“我刚上班时,当个小吏,挣工资很少,还是很欣欣而喜。为什么呢?因为可以养亲了。父母没了之后,我南游于越,在越国得高官,受厚禄,居家堂高九仞,出门华车百乘,却偷偷北向而泣。为什么呢?因为悲不见双亲。”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人生到此,天道宁论。
  如果再增设一个孝顺科,曾参肯定高票当选科长。
  经过综合考察,孔子认为曾参将来肯定能光大孝道,就把传授“孝”这门专业课的任务交给了他。曾参没有辜负校长的期望,他编写了一本关于“孝道”的书,这本书后来被封建社会教育部指定为必读教材,名叫《孝经》。
  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这是他从“诗书礼乐”的长期教育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最高概念。他在校会上大声疾呼:“人如果不仁,那礼有什么用;人如果不仁,那乐又有什么用!”
  潜台词就是:人如果不仁,那你们来读这些诗书有什么用!
  “仁”是孔子学院的终身成就奖,但除了颜回得到过提名外,其他人都没得过这个大奖。
  这个最高奖最终没有颁发给任何人。
  孔子仍时刻激励他的学生去为这个奖拼搏,他说:“仁离我们远吗?不,我想要达到仁,仁就达到了。”
  仁就是这样,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它是一个儒学生要终生修炼的功课,是儒生们夜里行走时的指路明灯,白日里的那轮红太阳,可望而不能即。
  

  在开说下一个人物前,我们还得来个插曲,说说另一位重要人物,他此时已经在台上了。
  这是一位外国客人。
  日期:2017-05-02 10:47:31
  话说就在孔子苦苦做着他建功立业的梦时,在遥远的西方印度,一位王子却看破红尘,离开华丽的王宫,去干他出世的事业去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