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三千年:这个历史挺好看——人人都能读懂的心灵国学史》
第51节

作者: 邺下风流在晋多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可惜那时还不懂搞名人经济,要不然又要在郑玄身上搞开发了。
  不过孔融搞得也算是一个儒学产品推广吧。
  孔融可说是对郑玄褒扬无比。北海郡当时是黄巾起义军闹腾得最欢的地方,孔融来北海,是董卓把他往陷阱里推。孔融大大咧咧,也不拿这当回事。后来黄巾军围孔融时,郑玄儿子郑益恩感激孔融,带人赶往救援,力战而死。
  郑益恩死时,他的儿子还没出生,出生后,郑玄看这个小孙子手纹很像自己,为他取名“小同”。小同长大后,也是博学多才,被皇帝任为亲信,可惜死于皇权争夺上。这事以后再表。
  孔融后来在任青州刺史时,遭袁绍猛烈围攻,从春到夏打了几个月,孔融手下战士所余只有数百人,都打开了巷战,史载“流矢雨集,戈矛内接”,战斗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孔融一边指挥战斗,一边靠案读书,谈笑自若。
  孔融虽无大将之才,却很有大将风度,直到城池夜陷,不得已才奔东山而去。由于起步晚,没跑利索,老婆孩子都被敌军俘虏。
  
  曹操迎汉献帝,定都许昌,干起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买卖,征孔融为少府。对于曹操这桩买卖,孔融不怎么买账,每次朝会,都正直敢言。后见曹操雄诈渐著,曹丞相之心,路人皆知,于是开始发言偏荡,时有讽议。

  比如曹操打败袁绍后,把袁绍的儿媳妇赏赐给了自己的儿子曹丕,孔融发来贺信,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曹操在脑库里搜索了一遍,也没记得有武王赏赐妲己给周公的典故,曹操倒挺虚心,后来见了孔融,当面请教,问这事出自哪部经典著作。
  没想到孔融满不在乎地说:“我是用今天的事去推测古人,想当然罢了。”
  曹操这才知是孔融讽刺他给自己的儿子赏老婆,不伦不类,只怪自己大脑一时短路,让孔融给涮了。
  又比如曹操讨伐乌桓这个游牧国家,孔融嘲讽曹操说:“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当年肃慎国不给周武王进贡长箭,丁零国民偷盗苏武牛羊,今天明公你都让他们给一块儿清账了。”
  
  曹操有句诗叫“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孔融屡次犯颜劝曹操,可惜曹公不是周公,频繁吐哺胃里难受,由归心变成了恶心,又没有山海的容人之量,讨厌死了孔融。可是孔融是孔子的后代,行事端正,无隙可乘,只能派人编构一些罪名。

  枪手就是孔融的好朋友蔡邕的一个弟子,名叫路粹。蔡邕这时早已被王允杀死多年,没法去告诫这位学生了,路粹也就变成了当代纳粹,编构罪名,诬告孔融说话放荡,对伦理大放厥词,把孩子在娘肚子里的时节比作寄物瓶中。说父亲对于儿子有什么亲,全是荷尔蒙造的孽;孩子对于娘谈什么德,从瓶子里出来就得了。并且在北海时,就招合徒众,欲谋不轨,说我大圣之后,天下何必姓刘。

  书奏上去,孔融被逮,两个孩子,男的九岁,女的才七岁,都不到十岁,和他爸爸一样,也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两件辛酸事。
  一是孔融被逮的消息传来,别人劝他俩快跑,他俩说:“往哪儿跑?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从容就逮。
  二是行刑时,小女孩对他哥哥说:“若死了有知觉,在地下得见父母,这难道不是我们盼望的吗?”这么点儿就知道视死如归,人们听了无不伤心。

  诬陷孔融致死的那位路粹,也没得好死,后来被曹操关进集中营,杀了。
  孔融的故事就先到这儿,他在国学史上的真正身份不是他是孔子的多少代孙子,而是他是建安文学中建安七子中的第一子,稍等我们再说。
  
  先说眼下袁绍派人去请郑玄,郑玄被死拉硬拽请了来。袁绍见郑玄到来,很是高兴,大会宾客,郑玄最后到场,袁绍请玄上坐。袁绍的宾客都是一些豪俊,能言会说,见郑玄是个老儒,心想还放不倒他,在与郑玄谈论时,争着出一些诡异的问题(竞相设异),天文地理,诸子百家,阴阳谶纬,古今中外,一起抛出,来砸郑玄。郑玄不慌不忙,以方辩对,逐一拆招,论说起来语言融贯百家,无所不通。这些人这才大吃一惊,这哪里是个只会口吐五经语言的人,分明是个500年才一出的通人。

  座中所有人都无不叹服,应劭激动得自报家门,说:“我是原泰山太守应中远,北面称弟子行吗?”
  郑玄笑说:“仲尼之门,不称官阀。”
  应劭听了面有愧色。在学术大师面前,官名显得多么俗气。
  应劭是个职官学家,曾整理过汉官礼仪故事,这次听郑玄讲得一激动,把干的老本行官呀职呀什么的脱口秀了出来,被郑玄笑着说了两句,一下子觉得自己多么俗不可耐,立刻改口承认失误。
  袁绍十分高兴。郑玄不久又被皇帝征为大司农。在那个年代,官职跟研究领域无关,儒学大师当农业部长很正常,比如前面那位古文经大师郑众,也是官拜大司农,害得后人没法区分郑玄、郑众,总不能把俩人都当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全叫郑司农吧。
  于是称郑众为“先郑”,郑玄为“后郑”。
  

  郑玄对做官不感兴趣,从小时候在乡里当小吏,到最后以学问轰动天下,官拜大司农。在世人眼里,郑玄已通过学习获得了应有的一切荣耀。然而郑玄实实在在只是个想做点学问的人,他以病为由,向皇帝请求还家。没想到这一还家,倒了霉。那位袁绍在与曹操官渡之战时,在和曹操拉锯之余,仍不忘派人去拉郑玄来给自己壮脸。没想到这次郑玄是真有病了,一个老人,经不起这么长途折腾了,没等拉到目的地,郑玄就死了。

  你说这个袁绍,官渡之战时连自己谋士的话都不听,偏还要想着拉学术大师郑玄来给自己脸上贴金,结果把人家给折腾死了。这也应是袁绍在官渡之战中的一个败笔,在此我们也给袁绍记上了。
  郑玄死时年74岁,弄到这个份〖HT8.BS〗儿上,让人都不好意思说人家是享年74岁。
  
  郑玄一生遍注群经,囊括大典,网罗百家,是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他立足于古文,兼涉今文,各取所长,互相补充,把二者统一了起来。虽然这种统一有些勉强,解说经书时中间又夹杂着谶纬,有点粗糙,但郑玄毕竟终结了两百多年的今古文之争。
  随着党禁的解除,郑玄的影响如日中天,学生弟子仰慕郑玄,如仰日月,两汉400余年,没有比郑玄更伟大的经学家了。仿佛为了纪念这位经学伟人似的,郑玄身后,又有了一门“玄学”。
  不过要注意,这个玄学可与郑玄无关,反而是从以郑玄为代表的的经学反动中而来的。
  这就是魏晋玄学,怎么回事呢?
  请看下回。
  日期:2017-06-26 14:40:57

  第二十五回何晏王弼首畅玄风嵇康阮籍领秀竹林
  
  这要先从曹氏父子慷慨多气的建安文学谈起。
  为什么说这时的文学慷慨多气呢,用句学术理论语来说,就是这时文学由自在变成了自为,从一支自在的力量变成了一个自为的行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