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蛇记——宋文奇故事集》
第44节

作者: 奇可奇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12-10 08:47:51
  第13个故事:河 怪
  1、第一起落水事件
  晚上是中队长朱宇鹏带着一个警员轮值。7点过几分,俩人在值班室看新闻联播,接到报警:鲤鱼湾淹死人了。朱宇鹏立即带着那位警员,骑着三轮摩托赶到出事地点。
  以前,宁河大桥未修建的时候,人们过河,大多要从鲤鱼湾码头坐船过渡。上游一公里处的宁河大桥建好后,政府取消了鲤鱼湾的渡船。近来,因受地震影响,宁河大桥成了危桥,要重新翻修,凡车辆,一律绕道从下游十几公里处的宁河二桥通过,人则从鲤鱼湾码头坐渡船。一时间,鲤鱼湾又热闹起来。
  近二三十年来,宁河的水位连年下降,政府本想从下游的长江码头租轮渡来使用的,但某些河段有浅滩,吨位稍大一点机动船只上不来。县政府责成水利部门,打造了一艘能装100多人的钢筋水泥船。因是短期性的,船上未装马达,船头船尾装了四支木桨,用人力划。共6个船工,两人一班,三班倒,24个小时轮流值班。

  报警者是值班船工陈二娃。陈二娃说,十几分钟前,一个在县城对岸中心乡中学教书的女教师,坐船到河中间的时候,伸手在在河里浇水洗手,突然一个倒栽葱,掉进水里就不见了。当时船上有二三十个人,多是不会水者,众人一片惊叫。船工都是会水人,船尾的船工李三,反应迅速,扔下桨,一个猛子扎入水中救人。因河心流速较大,船不能停,船头的陈二娃一个人继续把船往岸边划。船上众人的眼睛都盯着出事的水面,却一直没有动静。三四分钟后,船到了岸边停靠好,河心仍没动静。李三下水后没能上来!

  陈二娃慌忙打110报了警。
  离鲤鱼湾码头两百米的下游,有个大回水沱,叫水獭沱,沱里曾有水獭出没,因而得名,但现在已几乎见不到了。若不是发大水,一般情况下,上游冲下来的东西,都会停留在水獭沱里,很少会冲到下游去。
  此时天色已近黄昏,朱宇鹏和同事上了一只小木船,由陈二娃划着,从码头到水獭沱,又从水獭沱到码头,来回巡找,水面没发现任何异物。陈二娃说:“刚淹死的人,很少有马上浮起来的,一般情况下,快则一天,慢则七日,才能浮得上来,如果被水草缠住或被乱石头挂住衣服,那就不知要多长时间才能浮起来了,今天晚上,是找不到尸体的了。李三的水性比我还好,以前也下水救过几个人,从没有被抱死过,怎么这次就上不来了呢?真是怪事!”

  眼看渐渐天黑,朱宇鹏把情况报告给了大队长郭涛,郭涛说过了这么长时间,人早淹死了,只有明天上午,请水利局一起配合,把尸体打捞上来,让其家人认领了事。
  俩人刚回到值班室不一会儿,郭涛却一个电话打过来,说:“小朱,你们立即赶到鲤鱼湾!”
  朱宇鹏和同事赶到到鲤鱼湾码头,见那里已停了两辆车,刑警大队长郭涛,正在和一个人站在河边说话,朱宇鹏认出,那人是“长顺机械制造公司”的总经理李绍堂。长顺公司,是全县最大的国营企业。
  郭涛说:“李总,你别急,人掉下去快两个小时了,就算现在捞起来也抢救不过来了。”
  李绍堂气急败坏地吼道:“别急!落水的人如果你老婆,你急不急?我不管,你们一定要马上想办法,现在就给我捞起来!否则,我告你们!”说着就要打电话。
  朱宇鹏想,听李绍堂口气,落水之人原来是他老婆。他真是急得失去理智了,这是落水事件,不是刑事案件,就算警方一直捞不到尸体,他也没理由告。但这事换着谁,谁都会急。

  郭涛低声下气,好说歹说,终于使李绍堂放弃了连夜打捞尸体的要求。李绍心情激动,蹲在地上,双手捂脸,嚎啕大哭。
  好容易待李绍堂平静,郭涛叫他说说具体情况后。李绍堂说,他老婆王春燕,在中心中学当教导主任。快要吃晚饭时,他见王春燕还没回家,就打她的手机,王春燕说正在和几个老师打麻将,要七点过才回来。八点过,见老婆还没回来,李绍堂又打王春燕手机,却打不通了,他打电话到学校,值班老师说,王主任早就走了。学校到鲤鱼弯码头只有三四里路程,不到二十分钟就可走到,老婆会到哪里去了呢?李绍堂驱车来到码头,一下车就听见人们议论纷纷,说刚才淹死了两个人,一个是中心乡中学的王老师,一个是船工李三。李绍堂急得直接拨通了郭涛的手机。

  第二天上午,公丨安丨局与水利局联合作业,从鲤鱼湾码头下游200米处的水獭沱里,捞起了王春燕和船工李三的尸体。两具尸体并没有大家想象那样紧紧缠在一起,而是在相隔几十米远的两个地方捞到的。两具尸体都已被什么东西咬得残缺不全:王春燕的双耳不见了,鼻子不见了,右手除大拇指外,其余四根被齐根咬去,身上的其他地方,东一块西一块也被咬掉了不少肉;李三的一只手掌,从手腕处被咬没了。李三的头上有个洞,大家认为,李三头上的洞,很显然是扎猛子下去时,正巧撞在河底一块朝上的锐石上。

  朱宇鹏和郭涛分析,咬掉王春燕的耳朵鼻子,几斤重的水獭,或四五斤重的乌鱼或鲶鱼就可做到;咬掉手指,则要20斤左右的水獭、乌鱼或鲶鱼才能做到;要把李三的手腕连肉带骨咬断,水獭就没那么大的本事了,通常情况下,最大的水獭只有20来斤重。如果是乌鱼或鲶鱼干的,那家伙至少要有50斤以上。要么,是一条好几十斤重的扬子鳄,但是,在这宁河里,从来没有出现过鳄鱼。两具尸体上,各处齿印大小不一,同一处创口,既有大齿印又有小齿印,由此可以看出,各处创口,似乎是相同一幅大小参差的牙齿咬的。也就是说,在水下噬咬两具尸体的,是同一只动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