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心咒——我不是道士,更不是风水先生,却要做同样的事情,甚至更多··》
第31节

作者: A马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还满头雾水嘞!鬼才知道~!”问起这事儿,我自己也是满肚子怄火,不为别的,以后进了伏魔机构抬头不见低头见,想想都头大。
  “依小爷看啊!恨一个人无外乎一个“情”字,老实交代,道爷是不是做了对不起人家的事儿?”唐默一副久经情场的语气分析道。
  我瞥了他一眼,不痛不痒的说道,“胖子啊!你屁股上的鬼爪印好啦?”
  说到此处,圆修和尚也不怀好意的望着他,这是唐默现如今最痛的把柄。

  他连忙接过我背上布包,跟青铜白玉两剑,让我俩空手前行,说道:“道爷这是什么话,如果你觉得叶娜小妮子碍事儿,包在小爷身上,三五天将她拿下,以后保证让她服服帖帖!”
  “·······”我跟圆修和尚。
  日期:2017-11-13 22:52:00
  ··········张家祖地·······
  走了差不多近三个小时,正是冬日高挂,没丝毫暖意,积雪斑斑点点化了些,绝大部分依旧被厚厚白雪覆盖,在太阳照射下白的闪眼。

  也能看出浅露雪层下的真实样貌,视野很开阔,没南方雄壮高峨,更没大兴安岭原始丛林。有的只是古朴醇厚的土壤丘地,和耸立数千年的烟墩、烽堠、戍堡。
  行走在这片土地感受很奇特,犹如穿越着层层年代,亲历着朝代变迁、目睹着沙场将士挥泪回眸,热血厮杀的场景,血染黄土,剑斩长虹,很悲凉,也很壮烈,视死如归。
  唐默在一旁喊道:“两位爷!情绪干嘛这么悲观!我不抢叶娜小妮子就是啦!留给您二位成不!”
  我回过神,发现圆修和尚也是如此,这才知道刚刚不是错觉,出于修道人的潜意识,他们确确实实存在过,这片土地遗留下曾经的执念,或者可以说是意念不灭,永世长存,这就是军魂的执念。
  圆修和尚从未有过的严肃礼佛,念道:“小僧无意路过此地,感应历代前贤军魂,在此施法,以表悼念!”
  随后就地坐下,并未落地,盘膝半空,看到唐默柔柔眼目瞪口呆,他双眸微闭,涌念《地藏菩萨本愿经》“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开经偈,无上甚深为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乃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摩尼佛,能于五浊恶世······”

  佛音响彻四方,淡金色音波如潮水扩散,很玄妙,心顿时平静如水,足足过了半个时辰他才收法,对四方礼佛。
  我们仨正准备转身,侧面山坳探出个满头灰白的苍老面孔,喊道:“你听你说了些撒,快把人怂死了啦!”(银川话:你说的些什么,没听明白!)
  我们仨一愣,难道出国啦?说的哪国语言?
  随后唐默吼道:“你叫唤得啥子外国话,听球不懂!”(四川话:你说的哪国语言,听不懂!)
  “········”我跟圆修和尚。

  他俩方言神交流片刻,两人还极为默契,你一句,我一嗒,唐默甚至用上东北话,完全如同对天书。
  对话的是个老头,老银川人,不会普通话,本想问问张家祖地,也没抱希望了,最后老头笑呵呵的走了,我们也走了,整个过程堪称“神聊”
  路上我问唐默:“胖子!你不是东北黑龙江人嘛!怎么会四川话?”
  他鼻子一昂,牛哄哄回道:“别忘咯!小爷当年在峨眉山砍了三年木头咧!”
  突然反过神望着我:“你咋知道是四川话嘞?”
  我鄙夷他一眼,道“不废话嘛!我就是挨着四川嘀!”
  “胖子!兴安村的刘大伯他们怎么会普通话,而且还这么流利!”圆修和尚好奇道,提到这问题,我回想也觉得好奇,在兴安村从未听到有人说东北话。
  “因为···他们不是黑龙江人,更不是东北人!”他深思片刻回道。
  日期:2017-11-14 01:57:34
  我跟圆修和尚有些诧异,望着他。
  半晌后,唐默喃喃低语:“他们祖辈是军人,那片地方土著在八年抗战冤死日本屠刀下·····”

  听到这话气氛瞬间冰冷到极点,我跟圆修和尚没再多问,那年代是黑暗岁月,提则生痛,思则虐心。
  三人不语,只留下“啪哧、啪哧”的黄土黏脚声,以及喘气声。
  差不多过了半个钟头,遇到些走亲访友的本地人,幸好会说普通话,虽然方言味很浓,也能听出大概。
  经打听,张家祖地还得往前走,看到最潮湿的斜坡就到了,那里有林子有水潭,是块出名的好地方。
  “有桃树艾蒿吗?”唐默听见有林子,当即插问。
  “有几颗桃树,别看这里是黄土沙丘,那块地方完全跟南方一样,水清草绿,还有大片果林。”那人想了想回道。

  他也顺路,跟我们闲谈了几句,异样眼神问我们仨,“大过年的去那地方干嘛!人都没了!”
  我们仨一愣,没明白什么意思,刚刚不是还说水青草绿,又有果林吗。
  那人提醒道:“张家好些年不住了,只有等到四五月育苗棉花住几天,其余时间都在市区住豪宅呢!”
  我诧异望着他,道“你对张家很了解?”
  他摇头苦笑:“我曾经就住在张家对面,当然熟悉,四五年前他家还是一贫如洗,欠我们好些债,谁知过了一年多一下子都发财了,还清债务不说,还把附近的地全买断了,包括房子,现如今方圆数里全归他家了,更没想到最近两三年成为市里有名首富!”
  唐默问“他家棉花收成好?”
  “怎么可能,那些年土地一样,收成都差不多!就算一年四季都种,也不见得一年暴富啊!”他摇摇头否定。

  唐默边走边喘气回道:“他奶奶的!肯定悄悄挖到宝贝啦!”
  “那倒不清楚了!那些年他家买香烛纸钱特别勤便,几乎每天都是一篮子,当时我们也好奇,问了张老太,她说是供祖先,那边缺钱的厉害,后来我也没多想了。”那人苦笑一阵,到岔路口就分开了。
  三人直接上路,圆修和尚开口:“这张家很怪啊!难不成跟养鬼派有关!”
  “怪不怪,去看了便知!也省得偷偷摸摸打探了!”我接话。
  半晌!
  我们仨静立原地,看着前后景物反差,有种不真实的错觉,土肥地沃,树木成林,枯草荆棘白积雪覆盖,布满整个林地,如厚厚白毛毯,根本无法涉足半步。

  斜坡中间十多间木房坐落,基本都已残缺破旧,宛如一处雪中小江南,与远处雪地黄土形成鲜明对比。
  早先也了解到这里既是张家祖地,也是张家棉花主产区域,听说最近两年又包了十几亩在县城,可谓是家大业大。
  “斜坡朝东,聚阳,屋舍靠山朝南,中央有水潭,方位、生气都具备,是块好地方。”我根据风水格局念叨。
  “这么好的一块地,张家居然还搬走,是不是脑子进水啦!”唐默愣了片刻,说道。
  “估计是给他祖先挪地方!”我深深看了一眼林间稀疏坟堆回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