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绘山海图——推理胜于雄辩》
第1节

作者: 琴心剑胆何足道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7-04 20:36:06
  我因为一次鬼使神差的骑车事故伤了颈椎,造成脊髓伤害,使颈部以下动作不灵,在漫长的恢复期中,大部分时间只能坐在电脑前勉强敲敲键盘动动鼠标,脑子倒还好用,于是尝试写网络小说。想写的是玄幻题材,偏重仙侠。可自己毕竟是理工男,文笔粗陋也还罢了,想象力还不足,只好去搜罗素材。素材圣典自然是《山海经》,里面记载有大量上古异兽嘛!结果小说写不长,山海经倒是看得颇有所得。神奇的上古世界在脑子里越来越变得清晰,我逐渐相信山海经是真实的上古地理历史记录,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小说常写不下去,大概是因为我的脑子不喜欢杜撰虚构,倒是喜欢引经据典、追根溯源的探秘。在网上读了种种关于《山海经》的帖子,里面对《山海经》的解读在我看来都不怎么靠谱,虽然令人脑洞大开,毕竟有些牵强附会,有一些几近于胡说八道。究其原因是《山海经》流传下来只有文字而无原图,所叙又离奇古怪匪夷所思,后人便有了漫无边际的想象与推测,离谱点也不足为奇。一番思索后,我有了大胆想法,那就是再绘《山海经》述图——山海图。我的目的也很明确,既为所写的小说找着些依据,亦能以我方式解读《山海经》,还原上古奇书的真相,发掘它的价值,焕发它的光华,也算是我一无用人为社会做出一点点贡献——也许《山海经》考古、《山海经》探矿、《山海经》医药动植物学、《山海经》旅游会因此而兴起呢?哲人说过,人要有梦想。再绘山海图,得有整体思维,我谓之大局观,要所有推断符合经中描述,而不是拿只言片语做文章。许多《山海经》解读者都走入了误区,只关注经中局部文字,断章取义的自圆其说,其论点难于推而广之解释其余。看着《山海经》,我有一个印象,它的文字精炼,叙述严谨,山川地理的方位与物产说明的非常写实详尽,断不会是异想天开的胡编乱造。我又有些疑惑,有如此详尽的文字说明,完全可依照其复原山海图,更确切的说是再绘山海图,因为原图早已佚失谈不上复原。为何我之前无人行得此事?我再想,大概世人视《山海经》为荒诞不经之书,还是不要深究的好。山海经哪里荒诞不经、经不起推敲了?再绘山海图很难吗?我看不见得。下面请诸君跟随我去一步步解读《山海经》,再绘山海图。只因我身体行动力低,只能粗略的完成解读和绘图,但我会提出分析方法和要点,你若依照它们去践行的话,一定会得出自己想要的收获。你也一定会和我一样为之震惊,从而陷入迷思——华夏先人究竟是如何完成勘测大地的壮举?匪夷所思的手段是来自哪里?神奇事物的真相又是什么?难道真有段人神共存的历史?神去了哪里?我们又来自哪里,将去向何方?

  日期:2017-07-04 20:38:50
  首先要了解下《山海经》是什么书,以下是我摘录网上亦是我认为靠谱的资料,包含重要信息供后面解读: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夷坚,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顾颉刚认为:“《山海经》则至今流传,其中《山经》和《海经》各成一体;《海经》又可分为两组,一组为《海外四经》与《海内四经》,一组为《大荒四经》与《海内经》。这两组的记载是大略相同的,它们共就一种图画作为说明书。所以可以说是一件东西的两种记载”。现代研究同意这一观点,王宁在“《山海经》的分篇问题”中说“《大荒四经》其实就是另一个版本的《海外四经》”。因此,在考证《山海经》地望时,《大荒东经》和《海外东经》可以相互印证。

  《山海经》的顺序是南、西、北、东,这可能与古人“天南地北”的习俗有关。
  《山经》主要记载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等的分布情况;《海经》中的《海外经》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大荒经》主要记载了许多重要神话资料。《山海经》涉猎之广,内容之奇杂,从古至今使人对其该归于何类多有分歧。《汉书•艺文志》将它列入形法家之首,《隋书•经籍志》以下则多将它归入地理书,但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却谓其为"小说之最古者尔",鲁迅先生则将它视为"古之巫书"。

  古代中国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山海经》为述图之书。
  刘锡城在《全像山海经图比较》序言中指出:“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流观山海图”(《读山海经13首》)、学者郭璞的“图亦作牛形”和“在畏兽画中”的记载和论述,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曾有“山海图”流行于世。而且据说《海经》部分是图在先、文后出,因而“以图叙事”的叙事方式,至少在战国时代就已形成一种文化传统”。
  马昌仪也认为:“《山海经》的母本可能有图,它(或其中一些主要部分)是一部据图为文(先有图后有文)的书,古图佚失了,文字却流传了下来,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山海经》。
  刘宗迪写道:“《海经》的荒诞色彩和神话色彩,与这本书的特殊来历息息相关,这本书的来历在古代典籍中是独一无二的,简单地讲,这本书是述图之作,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的《海经》,先有图,后有书,书中的内容是对一幅图画中内容的写照。《山海经》中的文字多静态的刻画,而少动态的叙述,多记空间方位,而少间时间进程,其述图特点可谓一目了然,其实,前人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最早指出这一点的是宋代学者朱熹,但前人在这一点上都有同一个误解,即认为整部《山海经》包括《山经》都是有述图的。

  实际上,像《山经》那样包罗万象的博物学知识是不可能在我们今天看到的《山海经》中都有插图,怪怪奇奇,琳琅满目,那只是后人根据书中的内容想象增补的,与我说的古图完全不是一回事”。
  资料看毕。补充一点,我认为《山经》虽非述图,却乃是解图,它提供了明确的地理和资源信息,有了它山海图才具备了了不起的藏宝图价值,而《海经》述图纯是说人文历史。那么解读开始。先看《山海经》之目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