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绘山海图——推理胜于雄辩》
第26节

作者: 琴心剑胆何足道
收藏本书TXT下载
  凡薄山之首,白甘枣之山至于鼓镫之山,凡十五山,六千六百七十里。历儿、冢也,其祠礼:毛,太牢之具,县以吉玉。其余十三者,毛用一羊,县婴用桑封,瘗而不糈。桑封者,桑主也,方其下而锐其上,而中穿之加金。
  日期:2017-07-13 09:02:09
  凡薄山之首,白甘枣之山至于鼓镫之山,凡十五山,六千六百七十里。(约2768公里)——这便是我开始说的中山经中看着不通之处,山距相加值与山系总长相差也太大了吧!此处不通也太明显了,当初的记录人咋想的?而《山海经》的资料整理者居然会没发现?我只好暂时理解成,此山系是某个更大山系的一部分,或者接上了某个更大山系,而总长取的是接上了更大山系的总长,这有点勉强。推出来,此山系确实是接上了南次二经山系,但算来算去,数据都对不上,差的还蛮多。这问题我不想了,就当写书人又眼花了吧。

  参考图就不上了,可参看前文的。中次六经缟羝山山系中的长石之山描述中有“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洛。”,共水可知矣。观参考图便能发现,共水在山顶一分为二,一支流注于洛,而另一支几乎是反方向流注于河,无怪乎叫共水。中山首经薄山山系首山甘枣之山的描述中有“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刚好能对应上。再推则顺风顺水。
  日期:2017-07-13 09:05:20
  起点是今之南村乡,往后有两个界点因今天的小浪底水库被淹了(像西沃乡),脱扈之山为今之孟津县,往下是朝阳镇、偃师市、山化乡、北邙乡,牛首之山即中次四经厘山山系的鹿蹄之山,合谷之山界点在今郑州市。图中折点是今之舞阳县。

  提醒小伙伴们,历儿之山、渠猪之山、葱聋之山、涹山都在黄河的北岸。历儿之山即今之厉山,海拔高过嵩山、华山,正是神鬼喜居之处,“历儿、冢也,其祠礼:毛,太牢之具,县以吉玉。”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猪)三牲全备为“太牢”。 县,本义:悬挂。首先经文结语没有提到神使的形象,似可说明此勘测队伍的神使乃是人形。这不同寻常但很好理解,该山系所在应是先人的核心生活区,夏的政治中心,即国都设在此地,驻留的神使自然不能太吓人,就算先人不害怕,总满怀好奇的去观赏神使的尊容,那神使也受不了,而且人形的神使在神界的地位高,留驻人界亦是体现对先人的尊重。厉山因其高,成了神在人界的最高办事处,驻留神使自然升级成了大神,享受祭祀上的优待。“其余十三者,毛用一羊,县婴用桑封,瘗而不糈。桑封者,桑主也,方其下而锐其上,而中穿之加金。”糈,祭神的精米。桑主,古代虞祭用桑木作的神主。古礼,人死既葬,还祭于殡宫叫虞。期年,练祭时埋桑主,改用栗木作神主。《国语•周语上》:“及期,命於武宫,设桑主布几筵。"”韦昭 注:“练主用栗,虞主用桑”。我想先人时代的桑主该是方尖碑的形状,中间镂刻处点上金。厉山之外驻留神使的祭祀等级显然低的多了。中次六经缟羝山系的神使无疑和上述同类,首经既已述明祭祀之法,其经文便不再赘述。我们再看,凡十五山只有十四神,鼓镫之山显然是被排除在外,其只是个定位基点,为了绘制山海图而设计。最后一程没了神使,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上,先人全靠自己测出了完美的长折线距,很了不起。最后要说的是,经文中提到的动植物药效很是神奇,“食之已瘿”、“ 服之不忘”、“ 可以已白癣”、“ 可以已癙,食之不眯”、“ 可以已痤”、“ 服之不忧”、“ 食之已痔衕”、“食之已聋”、“ 食之已风”,有这么多良药,不用怕生病没得医,国都地带人们的幸福感该不低吧,“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尾,有鬣,名曰朏朏,养之可以已忧。”嚯嚯,都养起宠物了!风气果然大不一般。

  然后说说中次五经,又一个薄山山系,。
  日期:2017-07-13 09:15:16
  说夏的国都在此一带,只是我当时很自然的一个想法,夏都到底在哪,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到推解海经时我亦有推翻此想法,但现在回头看看,还是先保留此可能性。朏朏是什么?我说是猫。
  日期:2017-07-13 09:17:55
  中次五经薄山之苟,曰苟床之山,无草木,多怪石。

  东三百里,曰首山,其阴多谷柞,其草多【上艹下术】(zhú)、芫,其阳多【王雩】琈之玉,木多槐。其阴有谷,曰机谷,多【鸟大】(dì)鸟,其状如录,食之已垫。
  又东三百里,曰县斸之山,无草木,多文石。
  又东三百里,曰葱聋之山,无草木,多【疒夆】(bàng)石。
  东北五百里,曰条谷之山,其木多槐桐,其草多芍药、■(mén)冬。

  又北十里,曰超山,其阴多苍玉,其阳有井①,冬有水而夏竭。
  又东五百里,曰成侯之山,其上多櫄木,其草多芃。
  又东五百里,曰朝歌之山,谷多美垩。
  又东五百里,曰槐山,谷多金锡。
  又东十里,曰历山,其木多槐,其阳多玉。
  又东十里,曰尸山,多苍玉,其兽多麖。尸水出焉,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美玉。
  又东十里,曰良余之山,其上多谷柞,无石。余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河;乳水出于其阳,而东南流注于洛。
  又东南十里,曰蛊尾之山,多砺石、赤铜。龙余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洛。
  又东北二十里,曰升山,其木多谷、柞、棘,其草多薯藇、蕙,多寇脱。黄酸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璇玉。
  又东二十里,曰阳虚之山,多金,临于玄扈之水。
  凡薄山之首,自苟林之山至于阳虚之山,凡十六山,二千九百八十二里。升山,冢也,其祠礼:太牢,婴用吉玉。首山,【鬼申】(shén)也,其祠用稌、黑牺太牢之具、蘖酿;干儛,置鼓;婴用一璧。尸水,合天也,肥牲祠之;用一黑犬于上,用一雌鸡于下,刉一牝羊,献血。婴用吉玉,采之,飨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