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木材商人亲历的深山诡事》
第14节

作者: 开阳小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吱吱……吱吱……”老鼠的叫声越来越清晰,从楼下慢慢传到了门外。
  我微微睁眼,看到了一只胖乎乎的老鼠从门缝底下挤了进来。然后沿着墙角犹犹豫豫地爬着,最后来到离我两米远的距离,便停下了。
  我气运双目,隐约察觉到这只老鼠的脊背下有条隐藏的经脉,里面游动着一丝若隐若现的灵气。
  找到老鼠的这条隐脉,接下来,我又按照《鼠经》所述。气转周天,慢慢抽取自身一丝灵气,向那条隐脉附去。
  没想到当我的心念刚触及到鼠身,那老鼠却发出“吱”的一声,跑得无隐无踪。急得我大叫:“别跑啊,你想吃什么我给你买!”,却再也唤不回来。

  笨,真笨!刚刚太过得意忘形,居然把敛气收灵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吃过晚饭天已擦黑,有了白天的经验教训,现在运起“人法驱鼠”来感觉顺心不少。
  盘坐运气,气转周天,我用心念感触着周围这些老鼠的灵气,发现居然要比白天充沛许多。不过仔细想想也难怪,老鼠最爱在夜间行动,看来我晚上修炼能够事半功倍。
  “吱吱、吱吱……”上钩了!
  我心跳开始加速,刚开始尝试跟老鼠沟通,便立刻有了回应,效果比白天强多了。一只尖嘴长尾的老鼠从窗口蹿进来,溜到我跟前眨巴着小眼望着我。
  绝对不要错过这次机会,我稳定住自己的呼吸,开始默念子老教给我的口诀,敛气息声,万物归一。

  当我这回从奇经八脉中抽出一丝灵气,向这只老鼠的隐脉附去时,它终于没有再逃跑……
  原来当一只老鼠是这种感觉啊!
  此刻我已经借着老鼠的身体,打量起四周,仿佛来到了巨人国。
  对了,下楼看看黑妹在干什么。我驱着鼠蹿出房门,也不走楼梯,顺着墙根直接爬下一楼,见黑妹正坐在茶几前拿着一本书在看。
  我爬上茶几,发现那是本初中课本。原来她一直没忘记学习,想起她的身世我情不自禁地叹了一口气。不曾想黑妹听见动静,放下课本正好瞧见“我”。
  “啊!”一声尖叫响彻房间,黑妹叫声刚落,便将手里的书本朝“我”扔来。我急忙蹿下茶几跑出门外。

  “老板哥,楼下有老鼠……”身后传来黑妹的喊声。别喊了,你的老板哥现在变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了,我忍着笑溜出了店门。
  “叮铃铃……”“小心车,让一让哎……”“怎么这么晚才回来,饭菜都凉了……”“今天的新闻联播就到这里……”“你的作业做完了没有……”
  各种声音混杂地传入我的耳朵。我吃惊地站在路旁,体会着这只老鼠的五官带给我的震惊。
  现在我不但拥有声纳般的听力,还有一双望远镜般的视力。我能毫不费力地看清两条街外,每个人的长相!到底是谁说的“鼠目寸光”?欺骗了我这么多年!
  晚饭的香味从各家的窗口飘散出来,我能嗅出每一道菜的味道,甚至能闻出来,对街那户人家做的腊肉放多了盐!
  这简直不是老鼠,而是超人嘛,哈哈……
  我兴奋地大笑起来。幸好此刻街上没什么行人,要不然被谁看见一只老鼠后腿直立,两只前爪叉腰狂笑,估计会吓出个神经病。
  “怎么意识开始变模糊了?”正当我还沉浸在兴奋之中,突然感觉一阵头晕目眩。
  “回来!”我急忙抽回自己的灵气,头脑的眩晕感总算慢慢消退。看来我的灵气暂时只能够维持这么长的时间。不过今天能成功驱鼠,也算人法小成了。
  七天后,山头。
  子老拿出一支香,随手一甩便将它一块石头里。“开阳,你的‘人法驱鼠’可练成?”子老问道。
  “请子老检验!”我自信满满地回答道。
  “那好,你若能在一炷香内,盗出三件宝物,便算你合格。”
  子老继续解释道:“你脚下所踩的这个山丘,其实是古代的一个诸侯墓。里面陪葬着数之不尽的金银财宝,随便取出三样,便够你荣华富贵一生。你还愣着干什么,还不速速取来?”
  子老说完,那插在石头里的香突然无火自燃。

  “开阳献丑了!”我开始默运功法,转眼便有三只老鼠被我灵气附身,朝山中的鼠洞钻去。
  经过这些天的努力,我已经能够同时驾驭三只老鼠,而且驱鼠时间也比刚开始长了不少,但这也是我目前的极限了。
  我让三只老鼠分别顺着不同的鼠洞钻入地下,以便能尽快找到那个诸侯墓的位置。
  边找还边琢磨,历来诸侯墓都非比寻常,万一里面有弩弓、毒烟、流沙之内的机关暗器,甚至遇到传说中的“粽子”,那该如何是好?

  转念又一想,即便遇到性命堪忧的危险,大不了抽回灵气脱身。既然死不了,我便有恃无恐起来,脚下的步伐也加快了。
  山中的鼠洞四通八达,简直就是个地下迷宫。转了不知多久,终于被我发现了一道土缝,里面时不时吹出一阵让人寒毛直立的凉风,应该就是这里了。
  三只老鼠小心翼翼地钻了进去,发现这里根本不像子老口中所说的诸侯墓,更像是一个普通百姓的简陋墓室。里面别说机关陷阱,就连普通的陪葬品都没有。
  失望之余,我驱使着老鼠搜寻着每一个角落,生怕会错过什么藏宝的密道。
  只可惜这个墓中,除了墓主棺前的一个小木盒,实在别无他物。我打开这个木盒,发现其中是一块用竹片写的告地书。
  看了一眼告地书的内容才知道,原来这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天策学士拓跋恒的墓。里面除了记载着他的卒年,还特意留下了一段他生前的劝谏文书: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这段劝谏文书让我对墓主心生佩服,这位天策学士为除掉结党营私的佞臣,不惜以死劝谏楚王轻徭薄赋,弃佞任贤。
  他特意在开头引用了屈原的楚辞,就是为了表明自己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情愿为国赴死的精神。

  既然墓主是为民请愿的忠臣,也难怪会如此薄葬。但如果没取到什么宝物出去,又拿什么向子老交差呢?
  想到这里,我带着最后一丝希望,干脆爬上棺木再看看。
  这口棺材早已朽烂,露出躺在里面的干瘪尸身,墓主口微张,里面含着一颗硕大的东珠。看来这墓里面唯一值钱的,就是这颗能保尸身不腐的东珠了。
  日期:2017-11-21 06:16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