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神鬼轶事》
第3节

作者: ty_火焱974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有了有了,起码十年。”李贺年说。
  “也就是你李家呀,生意场上那么多年,没黑了心肠辱没了良心,这我都看得出来,也难怪百姓管你家叫李大善人,这是你李家祖上积下来的德呀!”
  “这可叫我说什么好啊。”李贺年落座说:“以后李家就是你的家,咱们不分彼此可好?”
  “那我可就不客气了,有事没事的我都得来坐坐,哈哈哈!”

  说这话间李贺年的媳妇吴越秀扶着李老妇人从里间屋一挑门帘出来了,老太太看见赵德海拉着赵德海老泪纵横:“孩子啊,贺年真是没白交你这个朋友啊,你们说的话我和越秀都在里屋听见了,以后这就是你宫外的家啦。我李家遭此大难,想不到遇到你这么个好朋友帮衬着,真是祖宗有灵,庇佑后代子孙咯,我老婆子谢谢你咯。”说这话道个万福。
  赵德海一把把老太太扶助了,:“您这可是折我的寿啊,我哪担当的起啊,刚才不是说了嘛,您要是不嫌弃,我以后就常来!”
  “好好好。”李老太太高兴的说不出话,一个劲的抹眼泪。
  客套一番老太太和越秀张罗着给给炒菜做饭,让李贺年和赵德海好好喝几杯,便去厨房忙活了。
  这边李贺年不解的问“兄弟,你怎么找到我的,我搬过来时间也不长,还没人知道我住这呢?
  赵德海说:“我就是闲着没事出来溜达,看看能不能找到你,结果原来的老宅那边也没人了,打听不出来,这两天到南城这边办差事,在离这两条街的泰兴轩茶楼歇脚喝茶,怎么那么寸,碰见你家房东刘二,这小子看见宫里头的人就想巴结,我懒得搭理他,正烦他起身要走呢,他说你租了他家的宅子,这不巧了么,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些日子大小主子们也都不在宫里头,不用我们伺候,我们出宫也随便多了,这不,过来瞧你了。”

  “还真是巧的很”,李贺年拿出旱烟袋递给赵德海,火镰帮他点了抽。
  “也不知道这洋鬼子什么时候走,我心里头还是担心坐吃山空啊。”

  日期:2017-05-12 08:17:48
  赵德海吧嗒吧嗒紧嘬两口,待烟雾散去说:“据宫里传出消息说,这次老佛爷派庆亲王和李鸿章李大人去和洋人谈判,李大人办事那是没的说,庆王爷这边更是恨义和拳恨得要命,要是早听王爷之言压制了义和拳,洋人一时半会也找不到借口打进北京城不是,哎,不说这个了,总之这些事也不是我们当奴才该议论的,有庆王爷和李大人去和洋人谈判,咱们操不起那个心。“
  把烟袋锅在鞋底子上磕了磕接着说:“哥哥你要真是担心家里银子不够使,我手头还有,要不你先………………”
  “这可不行,”李贺年直摆手:“你那银子来的可不容易,我这一家老小一大家子人呢,说什么也不能用你的银子,这个你别跟我计较了,听哥哥的,否则我这当哥哥的脸可真没地方搁了。”
  这人要脸面树要皮,老年间市面上走动的人都懂得这个理儿,见李贺年说的如此决绝,赵德海也没执拗:“要不这么着,这宫里头当差的,不管是太监宫女,都会有夹带,不知道哥哥你听说过没有?”
  “夹带?”李贺年摇头。
  “我们这些当奴才的,除非混个管事太监,才能有点油水,我也是托了我师父李总管的富,才混到今天,可其他的小太监、宫女,都是底下干活的,每月就那点俸禄您说够干嘛使得呢。于是乎宫里头有条公开得秘密,小太监、宫女,都会在宫里顺手牵羊一点小物件,送到宫外去卖,换个零花钱,虽说这是范了宫规的,但是由打圣祖爷那会,就这么干,到现在为止,只要别明目张胆的干,管事太监、嬷嬷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就说我那御药房,那帮小兔崽子指不定倒腾出去多少药材呢,不过只要主子使的药还在,我这也不会追究。”

  “我还是没明白兄弟的意思。”李贺年一脸茫然。
  “现在主子们不在宫里头,这些兔崽子们最近就猖狂多了,往宫外头带的东西也多了,他们带出去这些东西,也没个正经地方卖,要么卖给中人,人家中间吃大头,他们得个小头,要么卖到鬼市、打小鼓的,那才能卖几个钱,等于白扔一样。哥哥您在市面上混那么久,对这些个古玩字画、珠宝玉器也知道的不少,和他们行里的人也都熟,这个以前咱哥俩可聊过,要不您现在先委屈委屈,做个中人,我帮您搭个桥,宫里头拿出来的东西您找下家出手,您看怎么样?”

  这么一说李贺年茅塞顿开,原来一个行当有一个行当的规矩,怪不得以前去琉璃厂一带转悠,经常看到一些小玩意不太起眼,但是仔细看又绝不是凡品。问掌柜玩意的出处,掌柜笑而不答,真是小鸡不尿尿,各有各的道。
  “可这范忌讳的事………………”
  “你就是胆子太小,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忌讳不忌讳的,大家伙都这么干,你不干,别人也不少干,再者说了,这里头的人都明白这事,谁也不会闲的没事嚼舌头玩不是?又不是让你一直干这行当,等老佛爷和皇上回宫,咱们该干嘛还干嘛呀。”
  李贺年也没别的主意了,形势在这摆着呢,想想家里的除了女眷就是孩子,老的老小的小,见天儿的张嘴等着吃饭,伸手等着穿衣,住的房子还得交租,自己堂堂男子汉,要是在这个时候怂了,连口嚼谷都挣不上,还活个什么劲儿呢。得!就听赵德海的,就这么干了。
  日期:2017-05-12 08:18:36
  于是二人约好在泰兴轩茶楼缝五必会,即每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
  这一日正巧十五,李贺年前来泰兴轩喝茶,等赵德海给他带东西过来。本想看看能有什么好玩意,找下家出手赚点银子,给一家老小多买些好的吃食。
  可他绝对想不到这笔买卖,给他带来天大的麻烦!
  若问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日期:2017-05-15 08:14:50

  三
  泰兴轩茶馆,就是咱们前面提到的一家大茶馆,分上下两层,楼下南来北往的茶客喝茶歇脚的、提着鸟笼子聊天的、谈买卖的、天桥撂地的、家道中落的八旗子弟,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楼上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分出八个单间,都是给或大买卖家或有权势或喜欢清静的主顾预备的单间。
  南城基本住这的就是普通人,也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原因就是北京城政权不断轮替,不管是明、清还是民国,人成批的来成批的走,只有南城这边的百姓几经变迁,仍然还住在这。
  南城多大型市场,像骡马市、花市、珠市口等都是交易物品或牲畜的地方,还有刘家窑、大北窑等重要窑厂。老百姓熟知的天坛、先农坛、菜市口、天桥等地方,也都聚集于此。最著名的风月场所八大胡同也在南城的前门外。琉璃厂、大栅栏、湖广会馆等,这叫一个热闹!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人都多的不亦乐乎,人多自然热闹,热闹了做生意的也就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