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神鬼轶事》
第4节

作者: ty_火焱974
收藏本书TXT下载
  您甭管是八国联军来了,还是慈禧老佛爷带着皇上跑了,似乎都影响不了这北京城老少爷们的心气儿。现如今应该是忧国忧民的时候啊,可李贺年这一进泰兴轩一瞧,嚯!这老少爷们好像没事人一样,该闲聊闲聊,该吹牛吹牛,玩蝈蝈的、斗蛐蛐的,还有人低头窃窃私语的。有钱的主儿带个大扳指,给邻桌的显摆,大声讲着扳指的来历。嗑瓜子的爷们儿桌子上、地上,满是瓜子皮。堂倌提着黄铜大水壶前后左右的支应着。在抬头看,四面墙的柱子和四面墙上都贴了大红纸,上书四个大字:莫谈国事!李贺年这才明白,原来是掌柜的怕惹事,不定哪句话说的不对付了,就可能惹来麻烦,毕竟是特殊时期嘛,买卖家讲的就是求财不求气,和气生财。再说这些茶客就算为国事担忧,又能如何,都是平头百姓,说的好了可能没事,说不定哪句话说了犯了忌讳就能惹来杀身之祸,这又何必呢?哎!李贺年叹息一声迈步往前走,小二一瞧认得,是老主顾,赶紧上前打千:“李大爷,您过来了,可有日子没瞧见您了,这回是单间还是楼下坐会?”抽出腰间的手巾给李贺年扑打裤腿上的土。

  “楼上吧,今天有事要谈,你听好咯,宫里御药房的管事太监赵公公你可认得?”
  “认得认得,赵德海公公,头些日子还上小店来呢。”小二满脸赔笑
  “好,待会赵公公来了,你把他引到单间里来。”
  “擎好儿吧您那!您里边请!”小伙计引领李贺年到楼上乙字号单间,正走着忽觉得耳边风响,李贺年急忙转身一看,身边一人站在栏杆边约莫年纪三十多岁,伸手一抄,“啪”的一声,从李贺年的耳边不到三寸抄到楼下伙计扔上来的手巾板,随后朝楼下伙计嚷嚷:“看清楚咯,你这手艺欠练着咯!”楼下伙计吞脖子吐舌头表示抱歉。老年间的茶楼、戏院都有伙计扔手巾板,客人有需要,伸手召唤一下,楼下伙计一个漂亮的身段,手一抖向外抛出,再看那手巾板像长了眼似的乖乖的落在客人手上。这也是茶馆戏园子里堂倌们的一手绝活!可今天那伙计似乎是失了手,险些将手巾板直接呼在李贺年的脸上。

  日期:2017-05-15 08:17:48
  再看抄到手巾板那位,身高体壮,浓眉虎眼,鼻直口阔,朝李贺年点了点头,李贺年抱拳回礼,双方微微一笑,各自转身进了单间。
  上好了茶水,又要了几样常吃的小点心、饽饽,李贺年一边吃点心喝茶一边寻思。就算是这赵德海那边能拿来什么好东西,也不会轻松就能出手换来银子的,一来,宫里头出来的东西外头人不敢随便接,朝廷祖制对一应物品使用等级森严,皇家用的东西民间用了就是犯了王法,更别说是从宫里顺出来的宝贝,万一哪个不长眼的二百五把玩意的来历说漏嘴了,顺天府甚至吏部衙门就得请他喝茶去咯;二来,就是有下家可以收货,也得看是什么买卖家,保险不保险,靠谱不靠谱,既要人品够厚道又要做事稳重能把货找到合适的主顾,否则这买卖还是做不成。

  思前想后的,这些做古玩、珠宝生意的掌柜一个一个从他脑子里头过,寻思着找谁合作比较靠谱。
  这当,门帘子一挑,赵德海提个包袱大咧咧进来。
  坐下也不说话把包袱“啪”往桌子上一放,端起盖碗一饮而尽:“这天怎么这么热”又自己斟了一杯茶喝了,由打腰间的扇子套里头抽出扇子一个劲的扇。
  “这世道不好,人心也难静咯。”李贺年看他大咧咧的样子忍不住的笑:“我看你还是先背背汗儿吧。”
  “按理说这月份应该凉快了呀,你瞅瞅,我出这一身臭汗,”说着话把包袱往李贺年近前一推:“你瞅瞅,一共三件,瞧的上瞧不上就他了,这玩意可不带挑不带捡的,有嘛儿算嘛儿了。”

  小包袱卷的挺严实,有一尺多长,李贺年轻轻的打开包袱,三样物件呈现眼前:一个画轴,不知道是字还是画;一个紫檀小木头盒,上手挺有分量,雕着五福捧寿的纹饰,一尺来长二寸来宽;另一件是巴掌大的一个小木盒,看不出是什么木料,没有纹饰,上手分量又轻猜不出是什么。
  “怎么着,您可是老玩古玩的主儿啦,琉璃厂哪家您不熟啊”赵德海还在冒汗,扇子扇的呼呼作响,“怎么今儿看见这几件玩意就跟土老帽进城一样?赶紧打开看看呀,您就甭甚着啦!”
  要搁往日李贺年肯定大大方方的打开几件玩意仔细瞧了,可现如今就感觉自己做了亏心事一样,看着这几样玩意就那么扎手。这人呐,厚道的就是厚道,让他干啥亏心事他自己都过不了心理这一关,奸佞的就是奸佞,干什么亏心事都气定神闲、理直气壮。李贺年这个厚道人从小到大做生意也好,做人也罢,都是厚厚道道,现在看着宫里头“顺”出来的东西,一时间居然不敢上手摸,怂了!
  赵德海瞧出他的意思,放下扇子把画轴取过来,一边打开一边说:“得嘞,还是我来吧,您这人呐,忒厚道了,这东西不是抢的,说偷呢算是也不算是,为啥这么说,您想想宫里头那么多宝贝都打哪来的,也不全是宫里头的呀,有造办处的匠人们造的,有大臣们孝敬主子的,还有前朝留下来的。”画轴打开在桌子上轻轻铺开接着说:“真要说是宫里头的,那天下都是皇家的,更别说这么几件小玩意。要说不是呢也说的通,指不定哪件玩意皇上、老佛爷高兴就赏下了,皇家人可不缺宝贝,这东西今天来明天去的,最后还指不定是谁的呢。再说这小太监、宫女们也不容易啊,就那么点俸禄,在宫里淘换点东西也是为了多挣几个银子,能让在宫外头的家里人过的好点不是,他们为什么进宫当奴才啊?还不是家里穷啊,否则谁家孩子也舍不得往宫里送。”

  日期:2017-05-15 08:18:15
  画轴打开是一幅字,看着这幅字听着赵德海这一通唠叨,李贺年到是觉得说的也有几分道理,这天底下的宝贝,都是大清国的,即便是改朝换代几千年了,还是留在咱们自己的地界上,只要别落到洋人手里头也就不算丢,这些年洋鬼子明里暗里的倒腾出去咱们不少好东西,宝贝落到他们手里了,那可就真叫丢啊!
  想到这李贺年坦然许多,点点头开始瞧这幅字,但见笔力苍劲、铁画银钩、一股子气韵贯穿首尾也是难得的好字。
  “好字!好字!”李贺年夸赞道:“这宫里的东西随便拿一样就是气韵不凡,写这字的人是………………”看到落款处,李贺年“咦”了一声。

  “这字不对么?”赵德海凑过来瞧:“反正我是不通文墨,瞧不出来好赖,能把我自己名字写好就不错了,哈哈哈!”
  赵德海打着哈哈,李贺年没理他,手指指向落款:“字到是没错,可是写这字的人………………你看落款是谁。”
  赵德海还是认得几个字,凑近了一瞧也觉得挺新鲜的:“嚯,敢情是这位爷,这可有点新鲜。”
  落款处赫然写着“严嵩”两个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