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海打开银票一瞧,一千两,心说这京官儿出手就是大方,打哈哈道:“您瞧,说了是我来瞧您的,空着手来的不说,还让您给赏银子,这是怎么话儿说的,弄的好像我是来讨赏似的。”
吴浩云赶紧摇头:“赵公公此言差矣!”
“哦?愿闻其详!”
吴浩云轻抚额下三缕青须到:“宫里头当差事也不容易啊,一年到头的才几两银子的俸禄啊,这点银子是够吃了还是够喝了?一年到头的伺候主子,都不容易,这身子骨都累坏了也没人心疼不是。”
赵德海点头:“可不是嘛,您算说到点子上了。”
“我们当官的,外放的官员,在地方上多多少少都有油水,别说江南这样的富庶之地,就是西北苦寒之地,这一任封疆大吏做下来,也能捞不少好处。我们这京官儿呢,没有什么油水,但是外阜官员进京的孝敬,每年夏天有冰敬、冬天有碳敬,这日子也能过得去。可是您在宫里头当差的,除非主子高兴赏下了,否则只能拿那点俸禄。就是有个头疼脑热的,抓点好药都难不是?我们给主子办事不像公公啊,凡事都得揣摩主子的意思,有时候揣摩不到了,就要请教诸位主子身边的人,这一年到头的,帮了我们大忙了,您说,这点意思,您还不该拿嘛?您还跟我客气什么?”
一番话把赵德海说的哈哈大笑:“这么说我银子我还非拿不可了,那可就谢谢吴大人啦!”说着话把银票塞进怀里。
“您就不该客气,以后还要靠您在宫里头多支应着呢!”
“好好好,”赵德海一抱拳:“等老佛爷和皇上回来了,您的话我一准儿给我师傅带到!”
“有劳公公咯!哈哈哈哈!”
赵德海话锋突然一转:“吴大人,这次到您这来,还有一事请教,不知道当问还是不当问?”
吴浩云“哦?”的一声:“公公请讲!”
“不瞒大人,我有个把兄弟,叫李贺年,最近被顺天府打进了大牢。”
吴浩云脸色一变:“有这等事?李贺年?”吴浩云寻思片刻:“您说的是那个义和拳的同党吧?”
“什么义和拳同党啊,他就是一开药铺的,自己的宅子和药铺都叫义和拳烧了,到现在连个事由都没有,怎么会跟义和拳闹一块去了,您说这里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吴浩云沉吟片刻道:“我记得前两天确实是审过这么个案子,因为上头有旨意,和义和拳有关系的,一律不得姑息,所以也没多问,就把他打进大牢了。”
“哎!”赵德海叹息一声:“我那可怜的哥哥呀,现在人不人鬼不鬼的,被打的遍体鳞伤,恐怕是要死在打牢里咯!”
吴浩云忙到:“公公别着急,既然您亲自来过问这事,肯定给您个交代,”扭头朝门外喊道:“去问问看,李贺年的案子是谁办的,让他赶紧来见我。”
日期:2017-05-24 09:45:28
外头衙役应了一声,去了不大一会带来一人,四十岁上下,浓眉大眼,穿着补子服没带官帽。
进门来施礼说:“大人,李贺年的案子是我接手的,您有什么话要问么?”
吴浩云说:“这位是顺天府的府丞王大人,赵公公有什么话尽管问。”
赵德海笑笑说:“王大人,这李贺年说是勾结义和拳,不知道凭据何来啊?”
王大人赶紧回复:“公公,李贺年之事是有人举报。”
“哦?”赵德海心说果然不出所料:“人证在哪里呢?”
“回公公的话,人证么……。”
吴浩云道:“赵公公是自己人,有话你但说无妨。”
“是!”王大人道:“那日来举报的人,说是西城金姓人家的二管家,他家主是金丰年,外号金大牙,就是在西城外开烟馆的那个金大牙。”
赵德海“啪”的一拍桌子,霍然起身:“果然不出作料,还真是这金大牙!”
吴浩云狐疑道:“公公,难道这事另有内情?”
赵德海气的在屋子里转悠来了:“金大牙家里前些日子闹妖,不知道您听说了没有。”
吴浩云道:“有耳闻,京城里传言不少。”
“哼!”赵德海说:“我兄弟李贺年跟他另一个兄弟严和平去帮着金大牙捉妖,险些丢了性命,要不是我兄弟身上带了传家之宝,护住身子,靠那宝贝降服了妖精,现在金大牙早哦就见阎王去了。”
吴浩云听出了些蹊跷:“这么说,李贺年也是对金大牙有救命之恩了,怎么会举报李贺年呢?”
“哎呦我的吴大人,”赵德海急的直跳脚:“这不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吗,这个金大牙是觊觎我兄弟祖传的宝贝,得不到手,暗地里使绊子下黑手,这家伙本就不是什么好鸟,这事儿,他可干的出来!”
吴浩云踌躇着:“这事,还得从长计议,咱们也是空口无凭啊!”
“吴大人,要是有凭有据,我就不来求您帮忙了,”坐下说:“要是在耽搁下去,恐怕不光金大牙抓不知,就是我那兄弟李贺年,早就死在牢里了。”
“这………………”吴浩云见既没有人证,也没有物证,迟迟不敢应承赵德海。
赵德海看出吴浩云的心思:“既然吴大人为难,那我就不打扰了。”把银票拿出来往桌子上一甩:“我还是托人去给我师傅送个信儿吧,看看老佛爷知道了这事儿,如何定夺!”
说这话就朝门外走。一把叫吴浩云给拉住了。
“您别着急啊,我这没说不给您办不是,”吴浩云哭丧个脸说:“就是办,也得找个由头才行啊。”
“那好,那我就等您的好消息了!”
吴浩云愁眉不展说:“赵公公,可有一节,要是这金大牙那边真找不出什么真凭实据,我这也没辙,到时候可就怪不得我了。”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说着话吴浩云把银票拿起来递给赵德海,赵德海得意洋洋的收下:“我那把兄弟在大牢里头,还要您多多照应了!”
“一定,一定!”
真是官场有人好办事,这事搁平常老百姓头上,别说摆平了事,就是衙门口都进不去,遇到事了只能牙掉了往肚子里咽,自认倒霉。
赵德海出了顺天府,到在李贺年的家里,把这事一五一十这么一说,李老太太差点就给赵德海跪下,吓得赵德海赶紧扶起来,又是安慰又是劝。老太太和越秀这心算是放下一大半。
赵德海临走时说:“只要顺天府一有消息立刻来传信。”
再说这金大牙,是要倒霉了!
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日期:2017-05-26 08:28:13
八
史载:
义和拳本有自己的一套纪律,既有官方颁发的十条团规,也有自己独特的规定,如“毋贪财、毋好色、毋违父母命、毋犯朝廷法,杀洋人、灭赃官,行于市必俯首,不可左右顾,遇同道则合十”等。
这些戒规在初期得到了较好的遵守,《庚子记事》载:“看其连日由各处所来团民不下数万,多似乡愚务农之人,既无为首之人调遣,又无锋利器械;且是自备资斧,所食不过小米饭玉米面而已。既不图名,又不为利,奋不顾身,置性命于战场,不约而同,万众一心;况只仇杀洋人与奉教之人,并不伤害良民;以此而论,似是仗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