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毒经- 带你走进洪荒世界,了解真实的奇闻异兽》
第6节作者:
老粽子丶 因为自带主角光环,所以帝喾远远地就看见了一座山,也看见了山上的树林,也看见了树林中的女娲娘娘庙。
他忽然想到了什么,回头看了姜嫄一眼,没有说话。
为啥呢,因为夫妻密话只能在夜里说的呀。到了晚上,帝喾才吐露自己的想法。哦,原来是想交流交流生娃的技巧什么的。
姜嫄表示自己年纪大了,生孩子这种事情还是小姑娘来吧。
但是也因为自带主角光环,她还是在命运的驱使下去女娲娘娘庙求子了。又由于姜嫄的主角光环比帝喾要更亮一些,所以她又注意到了帝喾都没有看到的巨人脚趾印。
这时候姜嫄就开始在心里意淫脚印的主人了,心想这脚这么大,身体肯定也很大吧……
姜嫄专心复习生理学知识,没留神儿一脚就踩到地上那个大脚趾上去了。当时就浑身酥软、飘飘欲仙了。
这天晚上,姜嫄就梦见了一个非常高大的人,告诉她,奉女娲娘娘之命,已与她结为夫妻。
并且已使她受孕……
然后,十个月之后,姜嫄就真的生下来了一个肉球。
她这下可慌了,一狠心决定抛了算了。万万没想到,这个肉球竟然也是个自带主角光环的,怎么扔也扔不掉。一番折腾之后,还蹦出来一个白白胖胖的娃娃。
姜嫄也是很无奈啊,谁知道意淫也能成真的啊摔!女娲娘娘你是猴子派来坑我的吗?!
而帝喾更是有苦不能言:
怎么忍心怪你犯了错
是我给你自由过了火
不过,这夫妻二人也是心很大,竟还给这个娃娃取了“弃”这个名字,顾名思义,就是曾经被抛弃。
喂,你们不觉得这个名字会长长久久地提醒世人这个美(绿)好(帽)的故事吗?!
但是不管怎么样,弃总是和女娲娘娘能扯上些关系的,所以主角光环肯定是一生不能丢的。
他从小就显示出农艺的超高天赋,长大之后,就教人民栽种五谷。也因为这个,他的子孙后代就尊称他为“后稷”,也就是我们现在更加熟悉的这个称呼。
而这个关于出生的奇异传说,也永远地流传了下来。毕竟,就是他让华夏子孙从此奔腾在在吃吃吃的路上一去不复返的呀!
所以,总结起来,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关于主角光环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自己求来的绿帽,哭着也要戴好。
——帝喾
日期:2017-07-14 15:00:44
xī wáng mǔ piān
西 王 母 篇
“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山海经·西次三经》
《看后惊呆!西王母和周穆王的风流韵事!》
《震惊!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可能不是夫妻?!》
众网友大多是从“震惊部”开始了解王母及其背后的故事的:
西王母,又称:王母、西姥、金母、瑶池金母、龟山金母、王母娘娘……,这名头可以说是非常的繁多了,不愧是神界的“千面女神”。
东汉时期,西王母到了适婚年龄,民间热心的群众就为她配上了东王公。西王母从此告别了无人问津(误)的单身生活。
但是在民间信仰体系中呢,西王母又抽空成了个亲(嗯?),成了玉皇大帝的妻子,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王母娘娘。
现在,你脑海中是不是浮现出了雍容华贵的众神之母的形象。
然而,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你以为她长这样
这样
或者这样
其实她也长这样
甚至这样
大家也不要太过幻灭了,洗洗眼睛回来我们接着说[捂脸]
再说了,再辣能辣得过玉皇大帝吗?!人家可是当事人啊
没事,关了灯全都一个样
在《山海经》中西王母十足是一名“犀利姐”:长着一张人脸,上头却嵌着一口老虎牙齿;有着正常的身躯四肢,却拖着一条豹子尾巴;头发乱蓬蓬如同荒草,却十分爱美常年佩着发饰。
不仅如此,性格也是十分豪迈,平时高兴不高兴就即兴吼两声,真有点鬼神莫近的意思。
但是!《汉武帝故事》中竟然出现了这样的描述:“修短得中,天资掩蔼,容颜绝世”,就是说她身材匀称、艳丽超群,是一个绝世大美人儿。
这西王母不愧是“千面女神”,就这么经历了从半人半兽、形象狰狞到女仙之首、创世之母的巨大改变。
明明在那个时期亚洲四大邪术还没出现啊摔!
——所以,
我不禁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或许这里边有玉皇大帝的锅呢?
你想啊!如果是你本来活得潇潇洒洒、高高在上的,突然被热心的人民群众配了个妻子过来,这妻子不仅长得一言难尽,重点是还位高权重,根本就没有反抗的余地!
那怎么办?只能做做面子上的工作了,总不能让千千万万的后世子民戳着后背指指点点吧?!
于是,玉皇大帝就实施了长达千年的改造妻子形象的面子工程。
从“丑拒”到“绝世”,那可真是下了大工夫的!
不过说起来,虽然西王母长得那么幻灭,但其实她有着独特的心灵美。多年来,她作为昆仑山神,常年生活在山中洞穴,尽职尽责地掌管着灾厉刑罚、不死灵药,多年来简直没有一丝纰漏。
反正,嫦娥吃了就升天的灵药肯定不是西王母的锅。(正色脸)
西王母不仅有着极高的职业道德感,还有着一般神仙所不能及的思想道德修养。多年来,她持续帮助了数位下界的民族英雄,譬如战蚩尤的黄帝、求不死药的后羿、治水的大禹、求药的周穆王,还将三千年才结一次的仙桃赠与汉武帝。
后人从这些事件中演化出了各种精彩纷呈的人神传说,为现代艺术各领域提供了“说不尽”的素材。
比如:
总之,诚挚感谢西王母为我国文化艺术的繁荣昌盛所作出的贡献!
日期:2017-07-15 10:50:25
huò huò piān
灌 灌 篇
“青丘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鸠[jiū],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食之不疥。”
——《山海经·南山经》
青丘这地方,确实物产丰富。除了盛产名贵的玉石、涂饰之用的青雘[huò]、人人都认识的九尾狐,甚至还孕育出了非常好吃的食材:灌灌。
智慧的人们都知道,即使一山之隔,孕育出的食物,其味道也是截然不同的。而灌灌,正是青丘之山上集万物之灵气生长出来的绝佳美味。凭借对美食本能的直觉,人们发现了一种更为鲜美的食用方式:火烤。每到薄暮时分,人们围坐一团,观看火焰舔舐着肉质,享受一天中最为悠闲的时刻。
—————————
中国人爱吃的风俗真是源远流长,苏东坡作为“吃货里文采最好的,文豪里最会吃的”,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俘获了一大票的迷弟迷妹。
到了现代,民间更是流传着“广东人吃福建人”的友好传说【微笑】
青丘的子民真是有福气啊,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经常一口杜康酒、一口灌灌肉,热乎乎一口下肚,满足地喟叹一声,晕晕乎乎,仿佛成仙成佛。想想这画面,简直是对现代中国人的致命诱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