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7-24 08:46:31
相柳痛并顽强着的活到了禹的时代,那时间相对于其并不算很长,我依《竹书纪年》算了一下,颛顼登帝到禹治水不到三百年,相柳得知禹治水之事,觉得洗刷耻辱的时机来了!“雄虺九首,鯈忽焉在?何所不死?长人何守?”其径直找到了禹,说明了助禹治水的意愿,“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共工一族精通水的利用,相柳又是谋神,九个脑袋分别装着九州山川地理的水文,对禹而言,是再需要不过。“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厥副词为“乃”之意,动词同“掘”。禹主要以疏导的方式治水,泽溪便是一条条疏导的水路,“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相柳为禹划定水流的疏导路线,治水遂能准确无误井井有条,源泽便是划定的线路了,相柳还藉此疏散百兽,好便于人们开掘水路。相柳和禹早有约定,治水功成后,禹得为相柳做一件事,什么事先不说,反正不违道义。诸位已经猜到了,禹得在共工之台的西侧杀了相柳!这是相柳所愿,其中毒已深,无可消解,活着乃是受罪,以共工臣之名助禹治水成功,足以慰共工之灵。光荣的死去吧!让帝再也无法耻笑于共工与我。相柳不愿死后遗体毒害生灵,嘱禹一定要杀其而慎埋之。“禹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述图人不忍述“杀”,他看到的影像一定是相柳壮烈赴死而禹泪流满面,我更愿意相信那是一种庄严的仪式,禹亲自动手杀的相柳,在血与泪中禹和相柳融为了一体,“禹相柳”是更适合的描述。“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禹挖土掩埋相柳,在其上建成三仞高的台纪念相柳的功绩,但三次建成三次又塌掉,不用说又是帝在使坏。共工之台是罪人之台,而相柳之台是要为共工脸上添金啊,更是打了帝一记耳光。共工、相柳都死得让帝极不舒服,一向只有帝玩别人,可帝在共工与相柳面前就是个彻底的失败者,像一个小丑,呵呵。我想禹便是在此时完成了一生中最重大的人格转变,他不再想做神人了!也不再尊敬帝,他要与帝暗中较量!禹将相柳埋在了池的下面,池旁建了八座帝台,即海内北经的“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帝没辄了。禹小子做了让步,我也不能做的太绝,帝台是不能破坏的,那会激起公愤,就这么算了吧。其实禹的做法是提高了相柳的地位,相柳治水有功,又是共工臣,池水正代表了其身份,而被众帝之台守护,相柳更显得神格高贵。
日期:2017-07-24 08:48:13
事情并没完,相柳还有个遗愿,想知道共工国的后人到了哪里生存,其灵魂还想守护他们,感谢他们曾经的奉养。禹便携其灵魂前往北地,别问我灵魂怎么携,禹找到了共工国人,并在共工国修习水利工程,接受高等教育,那是受益匪浅。帝不能容忍禹向着共工国人,他让周边是颛顼后代的邦国进犯共工国,禹也是颛顼后代,他的处境就很尴尬,无奈之下回到中原辅佐帝舜去了。到了姬满时代,共工国已不存在了,被“颛顼之子”的淑士国取代,但其西有个轩辕之国,其国人人首蛇身,其南“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我想诸君已经明白了,那是女娲一族守卫边界的架势。书记官不说神的样子,但我们能想到模样。另外要说的是,颛顼死后,又出来个共工,与高辛氏争帝,争帝不成,“遂潜于渊,宗族残灭,继嗣绝祀。”此共工乃是神农一族的共工,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讠夭】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竹书纪年》“术器作乱,辛侯灭之。”灭了术器后,高辛登帝,是为帝喾。即是书记官大吹法螺的帝俊。帝喾后到了帝尧后期舜摄政,大禹方始出场。《淮南子 原道训》原文是这样说的“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是故好事者未尝不中,争利者未尝不穷也。昔共工之力,触不周之山,使地东南倾。与高辛争为帝,遂潜 于渊,宗族残灭,继嗣绝祀。”现在我们看懂了,其是对比两个共工,“好事者未尝不中”是赞赏康回的神勇而能开创局面,“争利者未尝不穷”是嘲笑术器的争名夺利自取灭亡。我们今天对历史的很多误解是由于现代以后推广白话文,搞得人人都不爱看古文,亦看不懂古文了。古文其实很耐看,很精彩,很有韵味,亦很有智慧。我爱古文。
说禹跑去北地有何依据?有的,同样出在《列子 汤问》“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途,谬之一国。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其国名曰终北,不知际畔之所齐限。无风雨霜露,不生鸟兽、虫鱼、草木之类。四方悉平,周以乔陟。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詹瓦>甀。顶有口,状若员环,名曰滋穴。有水涌出,名曰神氵粪,臭过兰椒,味过醪醴。一源分为四埒,注于山下。经营一国,亡不悉遍。土气和,亡札厉。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骨,不骄不忌;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织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其民孳阜亡数,有喜乐,亡衰老哀苦。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者。饥惓则饮神氵粪,力志和平。过则醉,经旬乃醒。沐浴神氵粪,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周穆王北游过其国,三年忘归。既反周室,慕其国,忄敞然自失。不进酒肉,不召嫔御者,数月乃复。”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我们注意到,在述共工怒触不周山一事和女娲补天一事上,《淮南子》和《列子》的用语几乎一致,若不是《淮南子》抄了《列子》,那就是两者都抄了别个。别个会是哪个呢?若不是高人,则有可能是《山海经》失传的篇。也许其中所记太…神人不允许其留传,想来是我错怪了西汉的儒生,其心胸还不至于那么狭隘,但神人心胸更不至于狭隘…虽然《山海经》有多篇没能留传(说原共22篇不知根据何来,我查是32篇,刘歆《上山海经表》说“所校《山海经》凡三十二,今定为一十八篇,已定。”),但不等于没人知道一些其中的内容,口口相传也是传,若要记在书里就得考虑影响了,惹恼神人是小,世人惶恐,引起社会动荡是大,因此其事物描述多流于夸张,尤其是涉及真凭实据的数字上,大概是怕泄露天机,又要故弄玄虚,让人半信半疑,疑的成分还居多,但其内核却是想要述真,即如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后世多认为是伪托而作的志怪小说,我看未必,外篇中我亦要说一下。
日期:2017-07-24 13:24:22
上述有些见识也是不对的,后面看来,颛顼后代和共工国人一个地上一个地下,井水不犯河水是真的,到书记官时代都还在,禹所到的终北国便应是淑士国之前身,乃颛顼的守墓人。
日期:2017-07-24 14:43:39
另外九山和九土、九州是两码事,但总是超出了相柳居地范围,且和禹治水关系密切。星辰实乃天官,也和五星与二十八星宿相关…玄哪,道家语言。
日期:2017-07-24 16:42:31
…我也是才看的古文…秘籍就是—不大懂的或不清楚的就逐个字查字典,看字的本义是什么…网上查字典也很方便,然后就理解了,看古文要直译,千万别似是而非凭感觉去译,古人用字很精准,没那么多花花肠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