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绘山海图——推理胜于雄辩》
第55节

作者: 琴心剑胆何足道
收藏本书TXT下载
  曙光初现时,东君的车队“日”从旸谷出发了,先是团体到海边洗漱,然后做做轻松的晨运,神清气爽了,天也快大亮了,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便上到扶桑树顶,夸父已经早早在那儿候着了。东君和他的侍从对夸父视若无物,看着傻乎乎调试飞杖的夸父,驾“日”的羲和忍不住来气,叱道:“你真以为骑杖儿能跑得过龙马?”夸父笑了:“不试试怎么知道?”羲和更加来气:“怎么你试都没试就敢比赛?!”夸父挠挠头:“我试过的,但还没试过追日。试过再比就没意思了。”晕!羲和哼了一声,不再理夸父。发车令下,“日”起动了、夸父却没动,旁观的人叫起来:“夸父,你怎么还不动?”夸父道:“我要追日,当然得让日先动。”晕!众人几乎全倒。夸父突然发动了,众人只觉呼的一阵风过,眼前一花,夸父人已不见踪影,一时目瞪口呆。“你见过这么快的飞杖吗?”“这么快,他会不会着火?”别处等候的观众不知道前边发生了什么,只看见“日”先从头上过,那是优雅如行云流水,还能听见丝悠扬悦耳的乐声,不一会儿,一个仿若煞神的大个子呼啸而来,那是来自衣衫鼓动的猎猎风声混着火焰喷射形成的气流扰动声,夸父一划而过,飞杖爱好者纷纷跟上,却哪里追得上,只好飞捷径去往前方等候。一个神圣乘着龙鱼在录像,镜头里他分明看到那大个子紧紧蜷伏着身子,眯曲着眼,呲着牙,脸上肌肉被风扯向后,不禁骇然,破口大骂:“这家伙竟然不戴头盔,也没个护身服,搞什么!”(事实应当相反)。风驰电掣的场景让人们为之疯狂,人们的热情被夸父彻底点燃了,都希望他能赢得比赛。我们算一下,“日”大概早至凌晨七点从扶桑出发,到悲泉停歇时晚不过下午六点,此时间段巡游路线长度用卫星图测得不少于5000公里,则“日”的平均速度不下于450公里每小时…夸父追“日”像不像超人追客机?还是超低空飞行—“日”有影子,观众能不为之疯狂吗?“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夸父与日逐走,入日。”,都说明夸父追上了“日”,在禺谷。禺谷是渭河平原所在,因为夸父在那儿停下了,他赢了。然而连续近六个小时的高速追逐,无论体力还是精神,他都透支了太多,一旦松懈下来,他身体就垮了。应龙在渭河中蓄它的水,它是要为神工降雨做准备,此时大概是正午二点左右,暑气正盛,夸父想喝口渭河水,但水位太低,他在岸边够不着,但他可以飞到水面喝水啊,他是太累了,身子发软,头也发懵,也可能他认为那样子形象不好,反正他觉得大泽是个更好的选择,那也不很远,他能忍住渴。他慢慢飞着,大泽就在眼前,波光粼粼很刺眼,忽然他感觉天旋地转,在众人惊叫声中,眼一黑失去了知觉…夸父再也没醒过来,他的遗体不知葬在何处,不过丢掉的飞杖被埋在当地,上面种了两棵树,因为是两根杖—骑一根杖很难保持身体平衡,如哈利波特般骑个扫帚是挺浪漫,但不切实际。两棵树被当地人奉为圣物保护的很好,后世长成了大树且成了林。也有可能飞杖是有生命力的,能长成树,谁知道呢?夸父的后代以夸父为荣,迁居到埋杖之地,遂成博父国,其国人“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青蛇黄蛇是以飞杖的形象制成的特色饰物,传到姬满时代,“ 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出于审美需要,不光统一了色调还制成了耳饰。书记官在当地听到的自然都是对应龙的破口大骂,将夸父之死怪罪于其,述图人看到的影像亦像夸父是喝不着水渴死的,但录像的神圣显然不这么认为,并没录下应龙的身影,帝对神农一族是有偏爱的,因为他们脑子不灵,是帝的死忠粉,易被帝操控,而帝对应龙助黄帝一事又还耿耿于怀,遂借平息众怒的名义狠狠惩治应龙。有多狠?应龙“乃去南方处之”只是表象,大荒东经“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南极是什么所在,往后会知道,应龙在那里形同被关押,但其神力还是用得上的,经常被放出去蓄个水降个雨,那是有求必应。禹治水应龙也是出过大力的,《天问》“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应龙是一种生物吗?还是一种机械?抑或二者兼而有之?汉《楚辞章句疏证》“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历,过也。言河海所出至远,应龙过历游之,而无所不穷也。或曰,禹治洪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导水所注当决者,因而治之也。”说应龙是有翼的龙,我不知何所依据,若果有翼,山海经岂会不言?不管应龙是什么,其居处原是在凶犁土丘。以丘为名的所在皆非同一般,然凶犁土丘显然不是个好名字,很可能又是帝在抹黑应龙。

  无论是述图人所述影像还是书记官实地见闻,都说明夸父逐日的形象深入人心,那体现了高贵的运动员精神,激励着人们去勇于挑战自我。我不由想起了愚公移山,夸父和愚公都不够聪明,都在做傻事,但傻的可爱,傻的可敬,傻的光辉万丈,最重要,傻的后继有人。嗯,我们也很傻,是吧?
  日期:2017-07-25 16:37:11
  回头继续看海外北经,“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大荒北经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从书记官所行路线看,禹所积石之山该是今之内蒙古乌拉山,先槛大逢之山指大青山,海指今之乌梁素海。我们今天说的积石山与山经中的积石之山、海经中的禹所积石之山全不沾边,但不能说大禹就没在那里治过水。
  继续往下,“拘缨之国在其东,一手把缨。一曰利缨之国。”拘缨之国姬满时代已然不在,我怀疑其国人是手握缨枪在戍卫北部神都边境,后来撤走了。你问他们干嘛不用机关枪要用缨枪,不是宇宙舰都有了吗?哦…那就是个超文明与原始并存的时代,难道要用机关枪对付原始人?缨枪就是个威慑作用。又焉知“缨”不是更酷的武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里不还比枪斗剑吗?文明的战斗方式就该是如此,拿子丨弹丨乱射其实很low。

  “寻木长千里,在拘缨南,生河上西北。”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衡天。有先民之山。有盘木千里。”寻木应该是一片根系发达的原始森林,其附近大荒北经有述“有叔歜国,颛顼之子,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有黑虫如熊状,名曰猎猎。”“有北齐之国,姜姓,使虎、豹、熊、罴。”,两国是在原拘缨之国的所在,虎、豹、熊、罴无疑是森林所产。在阴山以北曾经是有大片原始森林的,以后如何就没了呢?仅仅因为气候变迁吗?那可是长千里(415公里,相当于阴山山脉总长)的原始森林。

  “【足支】踵国在拘缨东,其为人大,两足亦大。一曰大踵。”大荒北经对应文字是“有人名曰大人。有大人之国,厘姓,黍食。有大青蛇,黄头,食麈。”并没说其国人的为人大,应该是后进驻的世人,沿袭了大踵国的俗名大人之国。麈是一种鹿。大踵神人又是去哪儿了?
  “欧丝之野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述图人看到的又该是个雕像。“欧”古同“讴”,应该是跪在树旁,对着树上所挂的丝线唱歌。《搜神记》里干宝编了一个诡异的蚕马神话,读来倒是有趣,但是信不得,同时代为《山海经》作注的郭璞说话也信不得,东晋志怪小说开始出现并流行,山海图都跑出来了,那时代人写的东西是不靠谱的。《山海经》所述的真相要从东晋以前的典籍中寻找分析,后世一些方志地理类典籍也可以参考下。试想一下,山海经所述的世界如此庞大,若绘成图,以文字标注尚显乱,何还能绘出细节图像?那得用多大张纸!所谓的古山海图实属臆造。研究《山海经》得有理性头脑。书记官不知是没见着雕像还是忘了写,大荒北经相应地带的经文描述是“有胡不与之国,烈姓,黍食。”“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蜚蛭,四翼。有虫,兽身蛇身,名曰琴虫。”胡不与之国无疑是世人之国。肃慎氏之国该是海外西经中的肃慎之国搬迁而至,其人神人的属性很明显,蜚蛭和琴虫不是宠物便是坐骑。海外西经中对肃慎之国人毫无描述,在我看来是很奇怪的,现在似乎明白了,那大概是无人的国土,无人的原因是因为其国“有树名曰雄常,先入伐帝,于此取之。”。我们能理解,帝不会允许身旁有敌意之人存在,我们也知道,帝睚眦必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