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7-20 16:27:12
农业问题
前面说到调查社会,农业是我第一个调查对象。我爸爸妈妈经历过公社制大锅饭,妈妈就是那时候代理过一段时间的妇联主任,村里几十年来最大的改变,就是公社制时兴修水利,没有任何机械,肩挑人抗,光我们村里就建了好几个水库,一直沿用至今,大姑妈是修水库积极分子,现场入的党。妈妈小时候成绩非常好,但是弟弟妹妹多,只读到了小学二年级就缀学了,她读书时,没有书包背,背的是弟弟,边上课边带弟弟,说外公外婆要出集体工,赚口粮,妈妈只能帮忙带弟弟妹妹,家里这环境,姥姥又是那种“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老传统,老师来家里劝了几次,妈妈坚持到小学二年级,就缀学了。
之前说到西边山包上有个道观,听爷爷说道观被毁后,留下一口大钟,集体公社制时,早上有人专门敲大钟,声音响彻山谷,村民集体出工,可以想象到父辈们当时出工的情景。爷爷有跟我讲过没饭吃的日子,说有段时间有钱也买不到米,爷爷只能翻山越岭去洞庭湖买米回来,大早出去买米,跑遍了十几个村,天黑了还没有买到一粒米,最后洞庭湖区一远房亲戚可怜爷爷,卖了半筐谷子给爷爷,爷爷说那时候子女多,饭量都大,半筐谷子挑回家,好不容易磨出来,没有几天就吃完了,又开始犯愁了。
爷爷还经常提起一件“过二道年”的事,说村干部争先进,把粮食都上交了,结果过年没饭吃,刚好有领导下乡看到了,说再穷再苦,要把年过好,于是杀猪蒸饭,大家乐乐呵呵重新过年,所以那年过了两个年,传为笑谈。
到我出生时已经分田到户,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家都有饭吃了,加上小时候长辈关爱,农村小环境内,有事大家都会相互帮忙,所以在村里长大,觉得农村挺好,比如说在我们那个村,家家有自己的稻田和菜园,家家带一点血缘关系,非常亲密,想象不出来还能怎样才能更好?
但是中学时对比美国日本经济,就显寒酸了,美国20世纪初就全面机械化了,日本农民人均90年代就人均收入过万,是中国农民的十倍以上。所以当时我觉得赶上日本,只有土地流转规模种植唯一一条路,后来我读了农业大学,听了很多国内专家讲座,工作后参与过新农村开发项目,想法有所改变,觉得还是混合制才是最好的,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平原地区应该土地自由转让,大企业规模化开发种植,否则小农经济将会成为中国的短板,改变不了老百姓穷苦的根源。
日期:2017-07-20 18:22:25
教育
初三开始住校,高中后更是全封闭式应试教育,在读初三时某次回家,记得父母已经听不清我说话了,呵呵,不是父母的耳朵出了问题,而是我的语速太快了,如果我放慢语速的话,说话会出现口吃现象。
大家还记得电视里面古人摇头晃脑读书的场景吧,语速过快问题跟这有关。虽然现在不是古代“四书五经八股文”科举制了,但是传统文化还在潜移默化影响,比如喜欢要求学生背诵,语文、历史、地理、政治几乎都靠背诵,快读快背死记硬背,日常交际太少,语言功能会退化,竟然说话都成障碍了。这件事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因为我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内心认定要自我独立,不要老师说什么是什么,别把自己脑子搞坏了。
读高一时,觉得高中类似于军事化的管理挺好,学习卫生等方方面面考核,班级流动小红旗竞争。高二时有点叛逆反感,你不能像傻子一样沉浸在书本中,但是你越有自己想法,会越痛苦,中国教育少了一点培育,多了太多训教,很快就让你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只剩下无尽的苦闷。那时候也想过,为什么要想这么多,就死读书,这样效率会更高,但是我做不到。后期中国教育推广创新思维,而我觉得这不是创新思维,而是让题目变得越发没有逻辑,我感觉若彻底沉浸进去会变傻。
你爱学习吗?我真的不爱学习。你爱劳动吗?谁爱劳动啊。这些简单的问题,当时竟然也能让我出现思维障碍。你稍微玩一下,别人会说你玩物丧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高二时最苦闷的时候,晚上睡不好,白天看着别人认真做题,我草稿纸上全是练习书法,下课时喜欢跟一女同桌唱邓丽君的歌解闷。记得多少次晚自习,夜深人静,我压抑的一个人跑到操场边,真想呐喊,觉得这日子没发过,家里每年农业毛收入才几千元,纯收入才几百元,记得妈妈辛苦种了几十斤大豆,费时费力一年才换几十元钱,才一元钱一斤,我跟妈妈说,别种了,我情愿学校里少买一本书,少吃一点就省出来了,此时第一次有了退学的打算,但是那时候不读书,真心不知道干点什么好,难道像父亲一样从事体力工作?
日期:2017-07-20 22:44:29
五所高中狂魔
2002年第一次高考没考上,其实随便选读一个大专也行,但是那时候农村信息闭塞,貌似非本科不能读,功利心太强,死磕的人太多。几个熟络的同学,都说大专没用,准备复读,可是我真的不想读书了啊!
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村头那个兵工厂此时已经搬迁进城了,当时兴起了一批民办高中,有屈原中学、求真中学、岳州中学,我选择了经贸附中。湖南省国际经贸学院附属中学就建办在村头兵工厂旧址,由于我上一次高考分数不低,还免交了学费,另外我可以在自己家吃饭。读书多年来,中国的教育,可以说让很多人错失了花季雨季,我在经贸附中终于感受到了真正的良心教育,或者说这种教育模式很适合我吧。早知道我何必花这么多钱,跑到外地高中受罪,经贸附中人数少,晚上自习不上课,老师手把手的教,班主任每天早上亲自叫你起床,学校午餐伙食很便宜,是公立学校的一半,总之是各种好各种舒服。只补课了一个暑假,我就感觉我的物理成绩有明显突破,后来每次统一模考都有550分左右。但是第二次高考还是栽了,那年题目太难,不对我的路,录取分降低了50分,我还是差一点。
真是蹉跎的命,有几个同学约我一起去长沙读自费大学,本来我都已经决定不读了,妈妈背后坚定的支持我读下去。我和同学一起去了长沙,在湖南师范大学物信院报了名,本来准备选择电子商务,其实当时大家都已经预感到今天的淘宝,但是我实在对电子游戏虚拟方面没兴趣,最后还是保守的选择电子技术,因为我知道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永远需要电子技术方面的工程师,自费学校可以选择统一住宿,也可以自己租房,我们三个一起来的选择在岳麓山上租房,房子是岳麓山上几乎最高的一间房子,岳麓山下是湖大工大师大等大学城,岳麓山上有很多民国的国葬墓,还有爱晚亭。上了两个月课,闲暇时逛遍了大学城,看了岳麓书院,惟楚有才几个大字历历在目,旁边就是湖南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本部,这曾经是我高中的梦想,现在才发现差太远了,连二本我都没考上,而湖大国贸系比一本录取分数线还高很多。去看了师大附中和雅礼同学,名校果然不同凡响,我们学校一年考不了几个人,这里几乎一半人都能考上重点大学,人比人气死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