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的故事——在悖论中前行》
第13节

作者: 江湖小片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一场场争吵中,莱布尼茨受到不少非议和指责。很多英国科学家介入这场争论,他们几乎本能性地站了牛顿这边,然而辩论不是靠人头取胜的打群架,所以他们倒也没把莱布尼茨怎么样,反而“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地排斥德国乃至欧洲大陆的科学发展,闭门造车了一把......这些都是很多年后的事情,而此时——公元1665年,牛顿还是一个头脑极其发达、在乡下避乱的闲杂人等,还有很多故事要讲述。

  日期:2017-08-12 17:23:46
  第十一回:力学三大定律

  从1665年5月到1666年11月,掐指一算,约为18个月。虽然在这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里,牛顿没有公开发表任何理论,但是从他的回忆和日记看来,无疑让人类的认知向前迈了一大步,所以后人把1666年成为“牛顿年”或者物理学的“奇迹年”(也有人认为是1665年)。在众多理论中,流数术不过只是冰山一角。
  那时候,光透过三棱镜会形成彩虹般的颜色已经众人皆知,但是并没有什么实际用途。相反,三棱镜一直都被用在魔术事业上,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这是魔术师的一个把戏而已。牛顿可能认为三棱镜不仅仅是把戏那么简单,因为三棱镜呈现出的颜色和他的一个新思考的如出一辙:他曾尝试用一个带小孔的物体挤压自己的眼睛,出现彩虹般的颜色。这个方法差点让他失明。真是天才不仅靠勤奋,天才还得不要命。

  1665年夏天,牛顿经常把自己关在封闭的小屋子里,只留一个小孔,太阳光从小孔中直射下来。当光透过大的三棱镜时,变成五颜六色的,但是当其中一个颜色的彩色光再透过另外一个小三棱镜时,却没有变成更多的颜色。牛顿得出结论:白色的光是复合光,是由透过三棱镜的那些单色光组成的。
  这个现象后来被称为“色散”。现在色散现象都已经走进了小学甚至幼儿园的教材里。然而在那个年代,凭这个观点写一篇论文的话足可以获得博士学位了。牛顿实际上已经是一位世界最前沿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了,只是还无人知道而已。
  在婆娑完三棱镜之后,牛顿又发挥了他强大的动手能力。经过反复的思考,牛顿发明了一种新的望远镜。这种望远镜居然不需要凹凸镜,也不需要变形的透镜,完全靠的是光的反射,所以称之为“反射望眼镜”。
  前面说过,伽利略和开普勒都独立发明了的望远镜,但是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庞大,所以一般高清的望远镜的都是装置阁楼上,用于航海的都要在清晰度和大小上取个折衷,更别说随身携带了。而牛顿恰恰改变了这点,他的望远镜很小很清晰,在效果相同的情况下,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10,这成为了航海家们的不二之选,下一个更有用的航海仪器应该叫“GPS”吧。这就像计算机的发展史一样,当初胖的连几层楼都装不下,到后来可以“抬”到家里,如今只需要占据书桌的小小一方。愣是这样,人们还嫌它太大了,于是把它设计成放在手掌放进口袋中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日期:2017-08-12 17:26:33
  再回到力学上来,牛顿发明微积分的初衷是在解决动力学问题上遇到了数学障碍。对于动力学伽利略和笛卡尔算是解决了一半以上的问题,但是只是定性分析。这些正是牛顿上大学列在小纸条上的内容。在乡下避乱的日子里,牛顿每天都强迫这自己思考这些问题,肯定也没少重复伽利略的铜球实验。
  实际上,在1665年牛顿已经得出了著名的力学三大定律:
  力学第一运动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也称为“惯性定律”。
  等等,这不是伽利略提出来,笛卡尔完善的么?然而他们二位尚还欠缺一个致命的问题:力是什么?是脸蛋被扇留下的“红”,还是屁股被胖揍后留下的“疼”?谁也没法说清,人类尚还欠“力”一个定义。
  关于基本物理量的定义,自古以来一直很令人头疼,比如最基本的物理量——质量。它就像生活中一个熟到烂的字,提起笔却忘记第一笔从哪儿下手。伽利略曾在质量定义上含糊不清,牛顿也曾尝试给出了定义:物质的数量(质量)是物质的度量,等于密度同体积的乘积。但是这样定义也有问题,我们用质量来定义密度呢,还是用密度定义质量呢?如果都可以,那就是个死循环。实际上,牛顿口中的密度与如今教科书中密度不是一回事,也就不存在用质量定义质量的问题。且不管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了,牛顿最终还是一锤定音的给了质量计量化的方式:“质量按物体的重量来求得,因为它与重量成正比,我经过多次极准确的实验发现了这点。”实际上也正是如此。

  好吧!如果我们不能用文学的语言精准的定义,那么选择用物理学的公式表达是一个很好的途径。笛卡尔曾经提出应该有个物理量,这个物理量是物体的质量与速率的乘积——现在物理学的“动量”雏形,几十年后,惠更斯根据小球碰撞试验,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笛卡尔提出的物理量会突然减小或者增加,甚至凭空消失,换成官方语言叫“不守恒”。动量的概念最初叫“力”,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一个量,由于不守恒受到了莱布尼茨的极力反对,他认为描述物体最好的量是质量乘以速率的平方(即现在所说的“动能”),并称动量为“死力”,而他的物理量为“活力”。到了牛顿时,他发展了“死力”,把速率改成了速度。速度是矢量,速率只是速度的大小量,那动量也就成了矢量,根据平行四边形准则(伽利略分解速度时也用过),动量也就守恒了。

  根据惯性定律,既然维持物理运动的是惯性,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假设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运动,在外力F作用下,速度v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和时间t有关,所以即时的改变便可描述为dv/dt(即加速度a)。同等条件下(a不变),力F的大小又与质量m成正比,故而F可描述为:F=m×dv/dt。
  力学第二运动定律:动量为p的质点,在外力的作用下,其动量随时间的变化率与外力成正比,方向相同。即:F= dp/dt,换成中学课本中便是F=ma。
  力学第三运动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同时消失同时存在,性质相同。
  关于第三定律似乎是一句“正确的废话”,然而它却蕴含着巨大的哲理。从古希腊以来,人们就在思考力和力之间有什么不同。最终亚里斯多德又一锤定音地认为:力不能孤立物体存在,而且只能彼此接触才能相互作用,从而他认为重力和平时的推、拉不是一种力,重力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可与其他力同日而语。
  伽利略对动力学的研究也恰恰是从重力出发的,但是重力又不和普通的力一样,重力可以远距离作用,而普通的力则必须零距离接触,如果有什么“隔空取物”、“踏雪寻梅”,要不就是在魔术里,要么就在武侠小说里,要不就是借助了空气。所以伽利略也没有最终将动力学与静力学完全统一起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