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的故事——在悖论中前行》
第16节作者:
江湖小片 我:“帝哥,听说地球自转是因为您踹了一脚?”
上帝:“是的!”
我:“太阳也自转,也是您踹的?”
上帝:“是的!”
我:“太阳温度那么高,您是怎么踹的?”
上帝:“朕夜里踹!”
......
再说点关于牛顿的故事,牛顿的感情生活甚至比他的学说还具有吸引力。
在一个讲究道德高于能力的社会里,牛顿往往被渲染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斗士,其终生未婚便是一个最好的明证。牛顿的心中是否有“天下为先”的革命思想,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是即便有,我想终身未婚也不能成为佐证。因为爱情婚姻不像科研,有能耐一个人就能搞定的,结婚谈恋爱的最低配置是起码有个对象。在当时,谁家姑娘敢嫁给一个一言不合就冷嘲热讽自大的偏执狂呢?对于牛顿的成就,也许瞬间可以想到100个褒义词来形容,对于他的古怪性格总能在瞬间想到101个贬义词来形容。
当牛顿发表了伟大的《原理》的时候,胡克就告诉他:“我才是万有引力的创始人”(胡克应该在信中提到过)。牛顿却讽刺他是一个糟糕的数学家(估计胡克不会微积分吧,也不会计算出什么椭圆轨道)。哈雷也出来打圆场,让牛顿在《原理》一书的序言中提一下胡克的名字。我们知道牛顿是不记仇的,他当时就报,于是他把书中凡是和胡克及其理论有关联的地方全部删除了,并告诉胡克:“如果我看的远,那是因为我现在巨人肩膀上的缘故。”
这句看似自谦的话被无数次引用过,在中国也很好地和传统文化中的温、良、恭、俭、让结合起来。但是却明显背离了故事的逻辑,这里的巨人应该包括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和笛卡尔等等,肯定是不包括胡克的。实际上,他是在嘲笑胡克的身材矮小(据说胡克身材十分矮小)。
日期:2017-08-13 20:48:25
提到中国传统文化,我有一个假设,如果牛顿出在同时期的清朝,不要说出人头地了,问大不敬算是轻的,再扣上:“举止轻佻,放浪形骸,从此割去功名士籍,永不叙用。”即便再有才华也无用武之地;就算在文丨革丨期间。扫大街是跑不掉的,小命有没有也还得两说。所以在世界自然科学发展蒸蒸日上的同时,我们只能去研究茴香豆的“茴”字有4种写法。究其原因,我想这和两种文化的基因有关,我们的文化中本就不包含关于对自然规律的思考。这并非古人的错,也不能因此否定就中国文化,但是一味的吹嘘就是我们的错了,那些所谓比西方国家要多少多少年,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意淫罢了,这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多少自豪感,只能带来盲目的自大感,自大多了点,念chou。
回到正题!牛顿出生的时候,人都以为他命不久矣,没想到他活到80多岁,在这80多年里,他干了很多科学之外的事情,列举一些:
1.铸币大臣。他曾主持过货币重铸的工作,提出“金本位”,为后世经济学做了卓越的贡献。
2.炼金术士。晚年的牛顿一直致力于研究炼金术,因为木头燃烧可以变成光,同理,铁可以变成黄金。可能因为他自己都不信,也可能认为人类还不足以了解他的预言,所以把手稿藏到柜子里,200年后才被发现,然而这些对于物理学的意义远远小于对历史传记的意义。
3.爵士。1705年,牛顿被女王封为爵士(骑士爵位),虽然是最低等级的且不可世袭的,但是这是历史上第一位因科学而受封的科学家,西方尊重知识可见一斑。
4.得罪人。就算牛顿的爵士爵位能世袭,他也没办法传给后代,他未婚,也没有私生子,所以晚年的他被另外一种幻觉折磨着,他认为很多人都在嘲笑他是个处男,于是捕风捉影的攻击他人,莱布尼茨、胡克不过是其中之二,他以前的很多的朋友纷纷因此和他绝交,无疑又让脆弱的小心灵雪上加霜。
在他干上了皇家学会的会长之后,首先对仇胡克开刀,将胡克所有的画像,半身的、全身的,都销毁殆尽;对于莱布尼茨,他的一个助手写了有板有眼的檄文声讨,现在大不多人认为这篇文章是牛顿本人写的,请了个托儿发表而已;而对于无冤无仇的晚辈也批评不留余地,所以一位年轻的皇家学会会员哭丧着脸说:也只有“kiss his ass”的哈雷(实际上,牛顿非常尊重哈雷)才能和他聊到一起。
个人认为人类历史除了君王(掌权的人都算上),脾气人品这么差,还能混的这么好的也只有牛顿了。不过一切都尘归尘、土归土,若干年后的今天,坏脾气只是茶余饭后的谈笑,而每个人都在享受着牛顿带来的实惠。
1727年3月31日(格兰历),牛顿溘然长逝,他被埋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英国的八宝山),他的墓碑上镌刻着:“让人们欢呼这样一位多么伟大的人类荣耀曾经在世界上存在。”而他生前另一句名言也值得回味:“ 我好象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
牛顿敬畏的只有未知的宇宙!
日期:2017-08-13 20:48:58
第十四回:有趣的天文测量
牛顿的成功,似乎让人们看到了新的宇宙运作方式。当人们遇到新的问题,尤其是天体和力学方面,都会首选在牛顿体系中找到答案,比如找一个彗星、日食月食等等。当宇宙变得不再神秘时,科学家所做的工作似乎只是“补遗”,比如计算一下地球、太阳等等星体的重量。
要想知道一个东西的重量,称是首选。东西小用小称,小称精确;东西大用大称,大称量足;当物体大到一个大象时,砍一个大树做秤杆肯定是不明智的,用“曹冲称象”法是最好不过的了。而当这个“东西”是地球时,怎么办呢?好吧,找牛顿,因为人类实在找不到一个和月亮一样大的秤砣了。
再次引入万有引力公式:F=G 〖m_1×m〗_2/r^2
已知地球上某个物体的质量,那么也能确定小球所受的地球引力,现在只需要地球的半径(因为小球的中心到地面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了),还有公式前面的那个大G,就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了。
大G不仅不大,而且数值简直小的可怜,假如将地球上所有的水看作数字1,那么大G就只能是手中的一瓢而已,所以地球上是找不出一个物体因为万有引力跟着另外一个物体跑的,如果那样的话,宇宙就不存在了。如此微小,稍有不慎,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一晃牛顿都去世70多年了,人类还在为大G的测量感到犯愁。愁啊愁,愁就白了头。
话说有个年逾60的白发老头,他叫亨利卡文迪许(Henry Cavendish,1731—1810),出生于英国一个贵族的家庭,他爹和他妈都是出生贵族,作为富N代的他从来不为生计犯愁,甚至都不知道面包是多少钱1块。他生性内敛,有些木讷,不喜欢与人交流,一辈子没有结过婚。感觉他的嘴巴只有在吃饭打哈欠等必要时才会张开,曾有人评价说:“没有一个活到80岁的人,一生讲的话像卡文迪许那样少的了。”他和社会上的公子哥儿有些脱节,一心只喜欢看书,但是却不怎么喜欢收拾书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