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的故事——在悖论中前行》
第24节

作者: 江湖小片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他孱弱的声音在空旷的教室中回荡时,是多么的凄凉!这一如他生前的写照,有才华但没有得到充分的赏识,起码在当时的人们心中,他和当时赫赫有名的法拉第还有好几条街的距离——也许当时的人们从未将他们两相提并论过。
  法拉第去世后的第十二年,也就是1879年,麦克斯韦去世,享年49岁。不用多久,麦克斯韦的关于电磁波和光的预言将会被证实,物理学开启了新的篇章,而正是他对经典电磁学的贡献,将他推向了和牛顿平起平坐的位置!

  法拉第曾谦虚地说他偏重于实验,数学功底上欠佳,而麦克斯韦的数学极好,正好弥补的法拉第的缺憾,两人如天作之合,尽管从未在一起做过实验。实际上当时比麦克斯韦数学好的数学家大有人在,比如被誉为“数学王子”的高斯( Gauss,1777-1855,如果有人讲历史上的数学家拍个座次,前三名没有高斯那一定是不合理的)还有他的学生们,但是麦克斯韦是将物理和数学结合的最好的科学家。

  在糅合安培、法拉第、楞次等物理学实验成果和高斯、拉普拉斯(数学家、哲学家)等人数学成果之后,奇迹般地创造了上帝的Home键,以至于后来人纷纷以此为楷模,想要建立大一统的万有理论,比如爱因斯坦。
  日期:2017-08-15 09:23:31
  第二十一回:波

  什么是波?
  明代的稗言野史里,讲述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话说王安石在《字说》中,谓“坡者,土之皮也”,苏东坡听到后,立刻反唇相讥:“滑者,水之骨也”。这个故事多为杜撰,王安石的“坡”绝不会暗指苏东坡,而“滑”字也形容不了王安石(在明清士人眼中,多认为王安石是“与民挣利”的小人),再者这两个字也没有一毛钱关系啊!
  如果有这样的对话,情节应该王安石说“波者,水之皮也”,苏东坡对此解释不满意,反问道:“波是水之皮,难道滑是水之骨?”这就合乎逻辑了,一下子也由嬉笑怒骂变成了学术探讨了。
  且不管“滑”字,单说这个“波”字的解法却是一语中的。波的基本字意就是水面的起伏运动,如波涛、波浪,指的是水的皮面上的那点事儿。
  除了水波还有哪些波呢?假如手握住绳子一端,不停上下抖动:
  绳子感觉向前方运动(波行径方向),但是实际上绳子上每个质点(如A点)始终上下运动的,这种质点运动与波行径的方向垂直的波谓之横波。
  和横波对应的是纵波,比如生活中最常见的实物是弹簧。弹簧上的每个质点都是做下运动,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谓之纵波。
  说了这么多,我们只看到了水、绳子、弹簧。波在哪儿呢?其实,波不是实物,而是一种运动,是物体处在的某种状态。即便我们看到微风吹拂水涟漪,但是除了水和水上的空气还有水下的鱼,并没有“波”这个实体,波是一种传输能量的方式而是。

  以声波为例,当声波从声源发出,通过空气传输到耳朵里,耳膜就会随着声波振动,再通过神经系统传大脑,就能分辨出声音了。假设有人在说悄悄话,那么第三者肯定是听不到的,因为声音太小,也就是能量太小了。然而,即使能量足够大,人耳也未必全能听的到,还有频率限制。频者,重复也,率者,次数也。频率者,重复之次数也。假设一人一天吃三顿饭,频率可以计算为:3顿/天,再换算到秒:(3/86400)顿/秒,采用国际单位即3/86400赫兹。

  假设有只可爱的汪星人,有时一点声音也没有的情况下,他却汪汪的叫个不停。实际上,并不是没有声音,只是这个声波的频率超出人耳的接受范围,所以人耳听不到,但是却在狗耳朵接受范围。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狗狗能听到,人听不到?这里面得要共振,所谓共振,字面理解为:让一部分物体先振动起来,然后带动其他物体振动,进而达到共同振动的目的。但是共振还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荡秋千,秋千的摆动和推秋千的人推动都具有周期性,只有当推动的频率和秋千的频率成一定比例关系,秋千才会越摆越高。也就是说,推力要顺应秋千的摆动,否则秋千就会慢慢停止下来。好比想要共同富裕,都得顺应国家政策一样。

  在声音界,共振又叫“共鸣”。当声音进入耳朵时,鼓膜随之振动(不一定是共振),然后鼓膜带着三块听小骨振动,听小骨又带着耳蜗振动。耳蜗就像一个蜗牛(要不然就不叫耳蜗了),耳蜗上的每一小段都对应不同的共振频率,所以能感知某个频率范围内声波。
  共振让“小伙伴”在一起愉快的玩耍,但是这种友谊有时却是很危险的。当频率很大时,如果产生共振,耳蜗就会因为振动太频而破裂,这时听小骨旁边的肌肉发挥作用,通过改变听小骨的固有频率,不产生共振,同样就听不见这个频率段的声音了。
  除了共振,波还具有娱乐精神呢?
  1.衍射。假设躲在一个大石头后面,但是依然能石头前面的声音,这是因为波能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
  2.干涉。当两列波相遇时,会发生你影响我,我也影响你的干涉现象,但是影响不是随意的,其结果会根据相遇点、振幅、频率、波速等因数的不同而变化。最有名的的干涉现象叫“双缝干涉”。
  衍射和干涉也是实验中检验波与否的最好标准之一。
  还有个有趣的现象,当两列频率、振幅、波速一致但波方向相反波相遇时,可能会产生驻波现象。以横波为例,当驻波产生时,波只做上下运动,感觉上像驻足停留了一样,故而称为驻波。驻波有个很大的特点,能量不损失,只在波的内部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能之间相互转化。

  水波,绳波、弹簧波、声波,都是因为机械振动引起的,所以称为“机械波”。而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是存在的。什么是电磁波呢?
  电磁波也是波,具有波的基本性质,也是能量的传递方式,而有些书籍里说电磁波是一种物质,难道白马真的非Horse?对不起,物理学暂时还没有上升到哲学高度,电磁波也是波,也是物质,怎么解释呢?爱因斯坦之前还没有答案。
  怎么寻找电磁波呢?麦克斯韦认为通过一个自然现象找到——闪电,因为当天上闪电时,地面上的小磁针会发生扰动,所以麦克斯韦认为电火花中会激发出电磁波。这也为后来人寻找电磁波留下了把小钥匙。
  那法拉第所谓的力线与电磁场又是何物呢?
  力线的概念提出与磁铁吸引小铁屑抽象出来的,法拉第将其类比于光线等等,但是光线不是真实存在。可能法拉第忽略了小铁屑磁化后也会相互作用,单个小铁屑会做不到那样的分布。不管这样,鉴于法拉第力线带来了种种不可解释的现象,现在物理学都认为它们并不存在,就像作业本上的一个大红X一样,老师只是用这种方法告诉学生做错了,而对与错,不是大红X决定的。
  但场是真实存在的,场是什么?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比如我们日常的菜市场,菜市场是一个“空间区域”,是买菜和卖菜的交易场所。同样,电磁场可以看成电、磁相互作用(电变磁、磁变电)的场所,电磁波的作用便是通过电磁场实现的。尽管力线被认为是一种抽象虚拟的东西,但是用力线描述场却有独到之处,就像用个带箭头的直线描述光线一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