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的故事——在悖论中前行》
第40节

作者: 江湖小片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8-22 15:21:25
  第三十六回:微观世界
  迄今,人类一直有两个问题没有搞清。一是宏观宇宙有多大,二是微观宇宙能有多小。
  在汉语中,“微”这个词有很多的意思。指“小”用的最多,比如微小、细微等等;也可以作“无”讲,比如《岳阳楼记》中的“微斯人,吾谁与归”。而微观宇宙中的“微”,自然不能作“无”讲,否则还研究个什么劲呢?但是可以解释为“小到无”。如此便两个说法:
  1.作“小”讲,小到一定程度不能再小了;
  2.作“小到无”讲 ,即没有最小只有更小。
  古希腊人对微观问题有过大胆猜测,哲学大师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持第一种态度。他大约在公元前450年提出“原子”的概念,原子本意是指“不可分割”。德谟克利特认为宇宙万物由最微小、最坚硬、最不能分割原子构成,原子数目与排列上的不同,造就了世界的多样化,他甚至认为人的灵魂都是由原子组成。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原子论一直饱受猜测和反对,其中反对声音最大的当属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他们二人继承了古希腊的元素说,而古希腊人的元素说由继承于古巴比伦人和古埃及人,他们认为世界万物由水、土、气组成。

  号称“哲学史第一人”、米利都学派的祖师爷泰勒斯抛弃了土和气,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水,万物是由水元素组成,土和气不过是水的凝聚和稀薄。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约前610—前545)在水、土、气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四种元素—火。
  此后,古希腊人对元素说说法纷纷,莫衷一是。古希腊人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约前495—约前435)发展了四种物质元素的说法,并且虚拟了两种抽象元素—爱与恨,正是这两种抽象元素使得基本元素结合与分离,从而构成了宇宙万物。天下高见,多有暗合,爱与恨很像中国道家哲学中的阴阳。
  恩培多克勒的观点最终被亚里士多德继承下来,不过他不认为存在爱恨抽象元素,他认为物质元素两两相互作用足可以构成宇宙万物。大抵上,和道家学说五行相生相克构成了万物类似。
  朴素的元素论和原子论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认为宇宙万物归根到底“只能论斤称”,而后者认还可以“论个卖”。由于亚里士多德等人对原子论的批判,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元素学说在生活中很盛行,不过在科学上并没有很大发展。原子学说再次被提上日程的是人类对于光本质是思考,也就是光的微粒说,转眼已经是笛卡尔时代了,但是笛卡尔等人的微粒说都基于假设之上的。真正从实验角度出发的是英国人波义耳。

  波义耳出生于爱尔兰,比牛顿大十几岁。他出生于贵族家庭,家资颇丰。他是家里的最小的“十四阿哥”。在他三岁的时候,他的母亲便去世了。也许缺少照顾的原因,波义耳小时候体弱多病。有一次医生给他开错了药,差点导致他中毒死亡,幸好及时吐了出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波义耳不再相信医生,也不敢吃他们的药。生病了他就开始自学医学、找药方。长大后,他便开始学医配药,于是波义耳又迷上了化学实验。

  1661年,波义耳得出定律:在恒定的温度下,气体的体积与压强成正比。同时波义耳提出物质是由不同的“微粒”自由组合而成的。这个定律后来被查理和盖-吕萨克发展,称为“查理定律”。通过查理定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同温、同体积的气体的微粒个数是相等。波义耳在化学方面做出了很多的贡献,是第一个把化学确立为一门科学的人,所有波义耳被誉为“近代化学之父”。
  拉瓦锡对化学的贡献不亚于波义耳,他研究燃烧现象(化学反应),确立的氧的存在,得出了质量守恒。他重新使用了“原子”一次,并认为原子是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单位。后人尊他为“近代化学之父”。
  日期:2017-08-22 15:22:55
  化学的两位父亲召唤出了原子之父道尔顿。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1766—1844)出生于英国,从小家境贫寒,只好去贵格会的学校读书。他的启蒙老师很喜欢他,以至于退休的时候叫道尔顿来“顶职”,那时道尔顿才12岁。后来他到中学任教,在中学里研究过气象.一路走来、一路辛苦,于是他决定到大学去镀金,主修医学。为了改善生活,他开始公开授课,而在下面听课的便有酿酒师焦耳。

  1803年,在总结前人尤其是化学家们的基础至上,道尔顿提出新的原子论:
  1.单一元素的最终微粒便是原子,原子不能自生自灭,也不能再分割;
  2.同种元素的原子是一样的,不同元素原子化学性质、大小质量都不同;
  3.不同元素化合时(比如氢气燃烧),原子以简单的整数比结合成一种更“复杂的原子”(比如水)。
  此时的元素和原子都不可与古希腊时代的同日而语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集合与对象,比如你可以说我是“一个风趣的人”,但是你绝不能说我是“一个风趣的人类”,所以我们只会说:一个原子,一种元素。
  很快道尔顿的原子论得到了实验支持。1808年,盖-吕萨克得出“盖-吕萨克气体反应定律”:同温同压的情况下,化学反应中的气体成一定的比例。比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氢气的体积是氧气的二倍才可以完全化合反应,否则要不就是氢气有剩余、要不就是氧气有剩余。这个现象很好地被原子论解释: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1个水原子(或者称“水微粒”)。
  笑到最后才是最灿烂的,很快该定律和原子论发生了冲突。当盖-吕萨克将化合后的水气化后,得出水的体积和原来氢气的体积相等。也就是说2体积的氢+1体积的氧=2体积的水蒸气(同温同压情况下测量)。根据查理理论,化合后的水微粒和化合前的氢微粒的数量相等。如果微粒是原子的话,也意味着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水微粒。那么1个水微粒中势必只含有半个氧原子,但是原子又不可再分,道尔顿的原子理论出现了严重的悖论。于是笃信原子的人开始怀疑查理理论的正确性,即同温同体积情况下,不同气体的微粒数可能会不相同。反正都是看不见、数不着的猜测,许你州官放火,就得许我百姓点灯嘛。

  盖-吕萨克和道尔顿之间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在这种情况下,意大利物理学阿佛加德罗(Avogadro,1776—1856)出来打“圆场”。他认为参与一次化合的必须是2个氧原子,而这2个氧原子组成了一个新的微粒,叫“分子”。同样根据查理定律,氢分子也是由2个原子组成,而每个水微粒则包含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
  分子说为原子论一路斩荆披棘,但是道儿顿却不领情—他是如此的笃信原子。由于阿佛加德罗也拿不出有效的证据,分子说只能是一种假说,就像当时安培的“分子电流”一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