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三国述评——一个大坑,不知何时能填平》
第53节作者:
猪哟
孙策追讨严白虎时抓住了许贡,将其关押。许贡不甘于失败,偷偷上表给朝廷,建议朝廷以高官厚禄将孙策招入朝中,相当于圈养在朝。如果放在外面就会给社会带来危害。谁知送表的人被孙策的巡逻士兵抓获,上表落在孙策手中。孙策就招许贡来追查,许贡不承认有上表,孙策叫武士将其绞杀。后来许贡门客因此而行刺孙策。
日期:2017-07-12 17:04:44
会稽太守王朗,字景兴,东海郯人。是东汉末期另一四世三公儒学豪门弘农杨氏中杨赐的学生,因通晓儒家经书被朝廷拜为郎中,除灾丘长。后为徐州刺史陶谦的治中,因劝陶谦奉承王命,被时在长安的汉献帝拜为会稽太守。孙策进攻会稽时,会稽功曹虞翻认为抵挡不住,不如撤兵避其锋芒。王朗自以为是朝廷官员,理应保卫城邑,组织兵马在固陵抵抗孙策。(今杭州萧山区萧然山附近,古代水军港,明代时已淤塞)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孙策与王朗在固陵水面大战,孙策的水军不敌王朗,打了几次都失败了。孙策的叔父孙静给孙策献计,建议从查渎道迂回攻击,(今杭州市萧山区西南九里)并请求为前锋。孙策就假传命令说,雨水混浊,士兵饮用后腹痛腹泻,准备数百口缸蓄水澄清。黄昏时分在每口缸内燃起火炬迷惑王朗。然后分军乘夜奔查渎道偷袭高迁屯。(今杭州市萧山区内)王朗大惊,派遣故丹阳太守周昕等带兵前去阻击。孙策斩杀周昕平定会稽。王朗失败后从海上逃往东冶。(今福建省福州市)孙策穷追不放,再次大败王朗,并在东冶实施了残忍的屠城。
孙策很欣赏王朗的儒雅之风,所以只是诘让指责了几句,(《三国演义》中将此演绎为诸葛亮骂死王朗)并没有加害。后来曹操征召,王朗辗转北上,数年方至,深得曹操信任。曹丕时位至三公。曹芳时配享曹操庙庭祭祀。
日期:2017-07-13 17:21:52
再看平山越。
江东大多是丘陵地带,加之河流湖泊众多,分割穿插出许多封闭独立的山区,越族世居其地。后夹以逃避战乱的汉人和战争中被打散的残兵败将,各自占山为王。东吴政权是在江东世族和山越的势力范围内建立起来的,如何与这两大地方势力建立良好的关系一直贯穿于东吴政权的始终,几乎连续不断的平讨山越耗费了东吴政权相当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孙权不是不想北伐挺进中原,而是受到山越的牵制没办法在后方不稳定的情况下北伐。许多不明真相的人认为孙权只是个满足于偏安东吴的守成者,其实这是个天大的误解。
东吴后期,诸葛恪在率兵平息丹阳山越之乱时对山越活动情况的描述很有代表性,基本说明了山越活动的特征和对东吴政权的影响。兹录于此:
丹阳地势险阻,与吴郡、会稽、新都、鄱阳四郡邻接,周旋数千里,山谷万重,其幽邃民人,未尝入城邑,对长吏,皆仗兵野逸,白首于林莽。逋亡宿恶,咸共逃窜。山出铜铁,自铸甲兵。俗好武习战,高尚气力,其升山赴险,抵突丛棘,若鱼之走渊,猿狖之腾木也。时观间隙,出为寇盗,每致兵征伐,寻其窟藏。其战则蜂至,败则鸟窜,自前世以来,不能羁也。
经济上自给自足,军事上自铸甲兵,战术上战则蜂至,败则鸟窜,确实让人头疼难以收服。
孙策在占领江东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平讨山越的战争,为叙述方便,此处将其发生在建安前后平讨山越的主要行动一并介绍。
日期:2017-07-13 17:22:14
平讨吴郡山越。吴郡山越主要集中在乌程,以严白虎势力最大,其余的有邹他、钱铜和前合浦太守嘉兴王晟。孙策先讨严白虎。严白虎惧怕孙策,深沟高垒,坚守不出,派弟弟严舆请和。孙策杀严舆,大举进攻。严舆是山越中的勇将,见其被杀,严白虎更加害怕,率众逃奔余杭,投靠在虏中的许昭。孙策因敬重许昭“有义于旧君,有诚于故友”的人品,没有采纳程普继续追击严白虎顺势消灭许昭的建议。
平讨邹他、钱铜和王晟的过程史书没有详细记载,只记载了结果:除王晟外,其余的都被灭族。之所以没杀王晟,是吴夫人的主意,因为王晟与孙坚有“升堂见妻之分”,并且其儿子和兄弟都已经被杀,只剩下他一个老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这样算起来王晟与孙坚有通家之好,孙策还应该叫王晟一声“世伯”呢。
日期:2017-07-13 17:22:47
平讨丹阳山越。丹阳山越以泾县(今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太史慈和陵阳(今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祖郎为最。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郡黄县人。(今山东省烟台、威海一带。治所在黄县,今山东龙口,属青州刺史部)少年时好学,长大后在郡里担任主管奏事的奏曹史。当时的郡守和州刺史有矛盾,分不清曲直对错,就争相向朝廷上奏,谁的奏章先到谁就占有主动。刺史奏章先派人送走,郡守害怕自己的奏章后到,就找能言善行者去报。选中了时年二十一岁的太史慈。
太史慈领命后昼夜兼行,赶到洛阳专门递交公文的公车门时,正好看到州里的信差在排队等候送公文。太史慈就问他:“你是来送奏章的吗?”信差说:“是啊。”太史慈又问:“奏章在哪里?”回答说:“车上。”太史慈说:“奏章的题署有没有错误啊?你取来看看。”(就是公文格式有没有错误,古时奏章格式有严格要求)信差不知道太史慈是东莱郡守派来的人,就去拿奏章来给太史慈看。太史慈接过奏章,从怀里抽出事先准备好的刀子,一下子把奏章划成几截。(奏章为竹简)吓得信差跳脚大喊:“有人把我的奏章弄坏了!”太史慈把信差拉到车边,对他说:“刚才你要是不把奏章给我,我也没办法弄坏你的奏章,所以我们都有错误,有什么后果我们都要共同承担。不如我们悄悄离开,各自逃走,免得受到处罚”信差说:“你为了郡守弄坏了我的奏章,已经如意了,为啥还想逃走?”太史慈回答说:“当初接受郡守的派遣,只是来看你们的奏章交上去没有。我却做得有些过分,把你的奏章弄坏了,这样回去,恐怕也会因此受到责怪,所以想和你一起逃走。”信差相信了太史慈的话,当即和太史慈一起离开洛阳。太史慈出城后,又偷偷返回洛阳把郡守的奏章交上去了。刺史知道后,重新派了个信差又去送奏章,朝廷因为已经受理了郡守的奏章就不收刺史的奏章,并且判定引起矛盾的事情是刺史的错误。
太史慈因为这件事情出了名,但却引起了刺史的愤恨,太史慈担心受到刺史的迫害,就跑到辽东躲避。太史慈在辽东躲避期间,正是公孙度称霸辽东之时。北海名士邴原、刘政也在辽东避乱。公孙度畏惧、厌恶刘政,想杀死他,把他全家都拘捕了。刘政跑到邴原家躲藏。邴原冒着与他同罪的风险把他藏了一个多月。正好太史慈要回乡,邴原就把刘政托付给了太史慈带回北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