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的故事——在悖论中前行》
第55节作者:
江湖小片 日期:2017-09-06 11:42:28
由于第二七回不知道怎么回事,没有发表。现补上,在阅读上给诸位带来一些混乱,深表歉意!感谢涯友的提醒!
—
第二十七回:光,波or微粒?
什么是光?这个问题要比热难多了,不过《圣经》中的解释却很简单任性:“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如果光真是任性的上帝发明的,那么他老人也给人类发现其中奥秘留下了破绽—昼夜交替。虽然我不知道人类研究光从什么时候开始,但是我坚信人类肯定从晚上看不见东西开始产生疑惑的。
话说阿七有个科学家朋友叫文西,他新研制出一个手电筒,当有光照到这个手电筒时,它就会亮。
“那么没有光照到它呢?”
“绝对不亮。”
“.”
故事虽然出现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的逻辑问题,但是在古代不乏有这样的思考。古人(未必只有古希腊人)认为人能看见东西是因为从眼睛里发出光,照射到物体上。
“那么漆黑的夜里为什么看不见呢?”
“可能也许大概是因为没有光照到眼睛里吧?”
这个悖论存在了很多年,直到古罗马时期的卢克莱修(Lucretius,约公元前99年—约公元前55年),他认为眼睛不发光,只是光的“搬运工”。光从光源出发到达了眼睛。由于他名气不大,所以其学说没有盛行。这个学说也存在问题,比如在有光的情况下看到的自己的手,但是没有光时则什么也看不到。这说明光不是有光源直达眼睛的。
到了公元1000年左右,阿拉伯人海什木(965—1040)发展了光学理论,他认为眼睛看到物体是由于光源照射到物体上,然后由物体反射到眼睛上,但是光源的颜色是一种,而物体的是五彩缤纷的,海什木没有给出解释。
他还专门做了实验: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几千年前的《墨子经下》中也曾提到过:“景到, 在午有端, 与景长, 说在端”,大意是:影子(像)倒立,在光线交会处有一交汇点(小孔),关于影子的大小,在于交汇点的相对位置。通过小孔成像,墨子和海什木似乎都可以看到光的直线传播路径,不过海什木还做过很多关于物理的实验,为此伽利略称他为“人类第一个科学家”。
尽管没有搞清楚眼睛与光的问题,依然不妨碍古希腊人研究光的两个普通的现象:折射与反射。
古希腊几何大师欧几里得(Euclid,公元前330年—前275年)研究了平面镜反射成像原理,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的规律;天文学家托勒密也研究过光的折射现象,是第一个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的人。
转眼间就到了伽利略时代,那时候荷兰人已经用凹凸镜制成了望远镜,而且伽利略和开普勒都有一副自己的望眼镜,其原理就是光通过透镜时发生折射。他们都对光的折射有一定的研究。开普勒提出了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比例关系,虽然不很精确。
此后,荷兰物理学家斯涅耳(Snell,1580年—1626)在1621年得出最正确的入射角与折射角关系式,正确到后来出现在中学的教科书中。笛卡尔在此基础上引入正弦余弦表述式。斯涅耳还用光的折射解释了水中物体漂浮现象。斜眼看鱼,鱼比本身的位置要高,即“漂浮现象”。
说了这么多,光的本质是什么?在古希腊哲学家德模克里特看来,光是一个个小小的球状颗粒(最早的“微粒说”),这种小球以极快的速度沿着直线传播,遇到物体会反射、遇到透明或者半透明物体会折射,然而却有个问题无法解释—光的衍射。
意大利数学家格里马第(Grimaldi,1618-1663) 发现一个很诡异的现象:他家的房顶上有一扇百叶窗,当太阳光从百叶窗的缝隙中照到木杆上时,木杆的影子比预期的要宽,而且宽出的部分里明暗条纹,他将此现象称为“衍射”。
光的衍射说明光在同一介质中并非按照直线传播的,至少不总是直线传播。如果光在物体的边缘也会折射,那明暗条纹就解释不通了,所以他将光和水波类比,水波也是可以绕开障碍物而发生衍射现象的,所以他认为光也是一种波,这是人类最早的“波动说”。他预言:物体的颜色不同是由于物体反射光的频率引起的。
消息传到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胡克的耳朵里,他很同意格里马第的看法,同时也开始研究肥皂泡泡上的颜色,他判断光是一种速度很快的纵波,就像吹肥皂泡泡一样向外扩散,一波接着一波,光的颜色由频率决定。是波就需要介质,胡克把这项工作交给了“以太”。伟大而小心眼的胡克很好的发展了光的波动说,只可惜和他结梁子的是更伟大心眼更小的牛顿。
牛顿自始至终都是光的微粒说的代表。起先,他研究过光谱现象,提出新的“微粒说”。光如同小球,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小球组成的,不同颜色的光在物体上有着不同的折射率与反射率,当白光照到物体上时,部分颜色的小球被反射,另外部分光别物体吸收了,所以世界是如此的缤纷。牛顿的微粒说解释颜色的千古之谜,然而他用一个实验亲自埋葬了曾经所有的努力。
如同所示,点光源通过分光镜,再由平凹透镜、平面镜折射反射之后,会看到一个环状的光谱图,史称“牛顿环”。其实谁都知道,牛顿环的产生是由光程差异导致的,就像三菱镜上窄下宽一样。如果用波的干涉便能很好地解释,但是牛顿拒绝采用,他认为光微粒进入不同介质的时候,会有些“迟疑”(某种短暂状态),迟疑之后又回过神来,在回神的刹那之前,光微粒又更容易被下一个介质反射或者折射。由于光程不一样,所以光粒子花的时间不一样,会导致“阵发性的间隔”。至于更深的原因牛顿表示暂时还不要讨论的好。
寸有多长、尺有所短。微粒说解释不了光的衍射,同样光的波动说在解释折射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个时候,荷兰科学家惠更斯站了出来。1678年,他明确反对牛顿的观点,同时又对胡克的波动说进行了改造。他改造了以太,我们知道声音传播是靠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而以太也会和空气差不多。惠更斯认为每个光源把能量给了周边的以太,由于以太是一个一个刚性十足的“小球”组成的,所以这些小球受光源能量后,又会去撞击周边的小球,每个小球都以自我为中心向外扩散,为此他提出“光波面”的概念。惠更斯的观点在当时相当完美,起码能解释直射、折射和衍射了。从根本上说,他的观点也属于“波动说”,一场旷日持久的“波粒战争”正式打响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