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勒苏简史》
第46节

作者: 五斗青米回归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9-04 16:51:56
  2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孜牙墩事件
  孜牙墩事件发生在张格尔之乱五年前,也就是公元1815年(嘉庆二十年),地点是喀什噶尔西郊的塔什密里克回庄(当时南疆实行城-庄的行政区划),主人公是一个小地主兼阿訇孜牙墩。
  孜牙墩是地地道道的黑山派,他的祖父密齐特被大小和卓所杀,全家被迫逃至安集延,后因清军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孜牙墩才迁回本村居住。清政府在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后,实行扶持黑山派打压白山派的宗教政策,孜牙墩算得上“根正苗红”的黑山派。
  这个阿訇还是个“晁盖”式的人物,一方面他和沙雅尔阿奇木伯克巴彦岱联姻,政治上有靠山,另一方面还仗义疏财,经常周济本村贫民和附近布鲁特的贫苦群众,因而博得了这些人的好评。孜牙墩喜欢上了一个女人,娶她做次妻,可是他两次要把新娘子接回家,都被喀什噶尔的阿奇木伯克禁止了。因为新娘子的父亲是一个白山派和卓,黑山派的阿訇怎么可以娶一个白山派的老婆?你孜牙墩不记杀祖旧仇,黑山派的阿奇木伯克还担心“恐致藉端惑众”呢!一怒之下,孜牙墩领着数百名跟自己关系好的维吾尔和布鲁特(柯尔克孜)人烧了马厂,杀了官兵造起反来。

  孜牙墩事件很快被镇压,本来这事也就揭过了,可是接下来却出了岔子:清政府不知怎么误听传言,将捕捉孜牙墩本人而立功的一个名叫吐尔第迈玛特的布鲁特首领也给处死了,吐尔第迈玛特曾经领过清政府的二品顶戴,可见其应当是布鲁特的大部首领。这个布鲁特首领的儿子阿仔和卓率其家属逃至浩罕,勾结大小和卓后裔,准备待机复仇。
  日期:2017-09-05 13:44:44
  3斌静事件和玉努斯事件
  这个机会一等就是将近五年。
  嘉庆十八年,黑龙江将军斌静索贿案发,革职发配新疆。四年后,斌静又被起用,以二等侍卫任叶尔羌办事大臣,次年授副都统,任喀什噶尔参赞大臣。这斌静本就不是什么清官廉吏,善男信女,如今在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大权在握,难免胡作非为,他强迫各族年轻妇女"更番入值"陪侍他,当地群众极为愤恨。公元1819年(嘉庆二十四年),斌静"奸宿"当地很有名望的浩罕商人萨赖占之女,诱发了大规模的民愤和抗议。虽然清政府很快将斌静革职拿问,但大乱已经铸成。而激起民变的斌静,在被囚禁后八年(公元1828年,道光八年),就由“拟斩侯”改成了“著交族长严加管束”。

  与张格尔之乱有关的另外一个事情,是玉努斯事件。玉努斯是吐鲁番额敏和卓的孙子,当时任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玉努斯在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将与萨木萨克长子玉素甫有密切交往,为叛乱分子提供经济支持的喀什噶尔商人沙扎思等抓获,并给浩罕汗取信,要求浩罕交回萨木萨克诸子。沙扎思余党告发玉努斯与浩罕汗勾结,公元1814年,伊犁将军松筠将玉努斯下狱,清政府顽固而想当然地认为波罗卓尼已经没有后裔(萨木萨克由乳母带往浩罕时仅四岁),玉努斯是“好大喜功,无端生衅”,将其流放伊犁。然而仅仅一年后,波罗卓的后裔张格尔就发动了叛乱。

  日期:2017-09-05 13:47:05
  4张格尔之乱
  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八月,张格尔率领300余人由浩罕潜入南疆,煽动叛乱,清领队大臣色普徵额率兵击败叛军,张格尔只带着二三十人逃回浩罕。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张格尔屡屡侵袭边界,九月,领队大臣巴彦巴图率兵200人进击,没有找到张格尔,居然杀良冒功,将太列克部的布鲁特牧民当做“匪徒”,屠杀100余人,激起布鲁特人反抗,在都博尔津(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全歼巴彦巴图清军。吐尔第迈玛特的被杀已经引起布鲁特人不满,太列克部的被屠杀更使得布鲁特人倒向张格尔。第二年六月,张格尔在浩罕穆罕默德.阿里汗的支持下,带着有英国顾问的300(一说500)余名叛军,打着“祭祖”的旗号,通过开齐山进抵阿尔图什(今阿图什),在苏里堂麻扎附近建立据点。新任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庆祥(蒙古正白旗)命协办大臣舒尔哈善(满族镶白旗)、领队大臣乌凌阿(满族镶白旗)率兵1000人进击,叛军大部被歼,张格尔率百余人突围后,跑到自己的家族墓地阿帕克霍加麻扎(香妃墓),打起白山派和卓大旗,裹胁大批群众叛乱。因恐北疆清军来援,向浩罕求兵:"约破四城(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子女玉帛共之,且割喀什噶尔酬其劳"。七月,浩罕穆罕默德阿里汗亲率万人入侵南疆,攻打喀什噶尔城。不久,穆罕默德阿里汗与张格尔发生矛盾,领兵归国,但是仍有3000多浩罕人在张格尔的宗教煽动下留下来。公元1826年6月底,张格尔攻打喀什噶尔城,7月底,攻破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买买萨依提坚守的“回城”(今喀什噶尔老城),买买萨依提战死,继而围攻70余天,于9月28日攻破喀什噶尔汉城(又称满城,今喀什市西部徕宁城遗址,当时清政府在南疆八城的“回城”即老城外,修筑新城,作为大臣办公及驻军之用,城防较为坚固),庆祥自杀,舒尔哈善、乌凌阿战死。接着,叛军占领英吉沙尔(今英吉沙)、叶尔羌和和阗,张格尔自称赛义德.张格尔苏丹。

  张格尔的“白山派”统治自然被黑山派所反对,不仅如此,因为张格尔的横征暴敛和浩罕雇佣军的残暴,即使是白山派,也有人反对他。和阗当地的首领曾一度收复和阗归清。
  张格尔占领“西四城”后,向“东四城”中的阿克苏进军,但先胜后败,其中,阿克苏阿奇木伯克伊萨克(鄂对玄孙)组织沙雅维吾尔族青年300余人协同清军作战,并组织数千维吾尔群众为清军提供后勤保障。公元1827年3月,清军开始反攻,署理(代理)陕甘总督杨遇春(四川崇州人)、提督杨芳(贵州松桃人)等率领两万大军南下,经巴尔楚克至大河拐(克孜勒苏河下游)大败叛军,继而又在排孜瓦特(今喀什地区伽师县)、夏巴都尔(喀什东约50里)、浑巴什河(今喀什地区疏勒县南)多次击溃叛军。叛军主力四万余据守阿瓦巴特(今喀什市阿瓦提乡),清军再次将其击败,追击至洋大曼河(即浑巴什河,在今疏勒县)。3月26日,六万叛军在北岸筑垒据守,但清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击败叛军,当天就收复喀什噶尔回汉两城,张格尔仅率300多残部逃窜,清军随后相继收复英吉沙尔、叶尔羌,4月24日收复和阗,擒获叛军首领噶尔勒,却不见张格尔踪迹。

  其实,逃离喀什噶尔的张格尔没有往东南方向的几个城池跑,而是跑到了西北山区,清军“屡接军民报告,或称张格尔窜往阿赖(阿赖岭,帕米尔高原西北部,今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边境),或在拉克沙(今地不详),或在木吉(今克州阿克陶县北部木吉乡),或在喀拉提锦(清与浩罕边境),或在达尔瓦斯(今塔吉克斯坦境内),或藏于喀什噶尔回城”。其实,张格尔是经木吉逃到了达尔瓦斯山区(布鲁特人游牧地区),企图依靠布鲁特人卷土重来。

  公元1827年冬,阿奇木伯克伊萨克派人散布清军撤离南疆的消息,并诱使张格尔的岳父之一,布鲁特人首领塔依拉克暗地里背弃了张格尔。12月,自以为时机到来的张格尔率500余人窜入阿尔瑚庄(今阿图什市阿湖乡),遇到清军和伊萨克率领的当地穆斯林(可能是黑山派)的联合包围,逃往喀拉铁盖山(即喀尔铁盖山,今克州阿图什市与阿合奇县交界),最终被清军锡伯营擒获。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张格尔在北京被“午门斩首”。 伊萨克因功被任命为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喀什噶尔是统领南疆八城的喀什噶尔参赞大臣驻地,地位仅次于伊犁将军驻扎的惠远城,高于阿克苏等其他七城)。土尔扈特部、和硕特部蒙古参与了平定张格尔之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