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饭店——阳世人莫进,阴间鬼不留!》
第28节作者:
李狗嗨sean 吴乐明今年48岁,自18岁从他爹手上接过祠堂守护以来已经整整三十年了,这些年来他兢兢业业的守护着这个全镇人都知道的“秘密”,认真的暗中甄别着每一个到镇上来的外来人和陌生面孔,还要应付官面上的各种事情,但他一直没有任何怨言,因为他知道这镇子上的人都非常尊重他和拥护他,他的任何一个决定都会得到赞同和执行,因为他和镇子上所有人的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永生!
可这样看起来很平静的生活,在半个月前被打破了。
祠堂后院的祖屋(他们一直这么称呼那个小黑屋)需要修缮了,按照惯例,吴乐明很怕四邻八乡的离得太近,会走漏消息。所以拐弯抹角的通过一个石姓游客找到了一个据说做过很多工程手艺很好的包工头,孔双泉。
吴乐明的要求很简单,不需要什么高级工艺,更不需要什么仿古修缮,他需要的就是紧贴着原有的祖屋外面再加盖一个新的,仅此而已。至于材料,吴乐明手里有上好的阴沉木料,孔双泉只需要出个工就好,工人工资按照市价的两倍给。但这一切,都只需要一个条件:孔双泉和他的施工队,绝不允许碰坏旧祖屋的一砖一瓦!
可吴乐明万万没想到,就这样一个在他看来不难做到的条件,却成了这灾难开始的导火索!
日期:2017-09-03 23:52:05
不得不承认,这孔双泉干活是把好手,可贪小便宜也是把好手,再加上胆子贼大,成就了他当年坐牢的壮举,也成就了他这次的丧命。
孔双泉一开始干的还是挺认真卖力的,拉着十来个兄弟尽心尽力,恨不得连祠堂后院都不出去,也算是对得起吴乐明给的这双倍的工资。可没出俩礼拜,等吴乐明看的一松,孔双泉便暴露了真面目:他看上了老祖屋正门外框上的一面铜镜。
这祖屋所谓的修缮,一直就是沿用这个办法,就是在老祖屋外面加盖一层新的。有时候当代看护得了什么东西,也爱在这个过程中弄上去,表一表自己的功德。老祖屋上那面铜镜就是吴乐明爷爷辈上得到的一个好玩意,据说是商周时期的,于是当宝贝一样镶在了老祖屋的门框上。
这孔双泉平日走南闯北,也是牢里呆过社会混过的,自然也是有点眼力价。第一眼就瞅上了这面铜镜,安稳老实了小半个月之后,这新祖屋也盖的差不多了,贼心也起来了。趁着吴乐明稍一松懈,便拿着小锤小凿的动了手。可他还是忘了个事,这内层老祖屋是吴乐明爷爷那辈修的,那时候正是大闹饥荒的时候,修屋子的工人饿的饭都吃不上了,那还有心思认真干这个?要不也不会刚过几十年就要再盖了。
孔双泉没留好力气,咔咔两下之后,这巴掌大的铜镜就掉了下来,发出了一串叮叮当当的声音。正赶上太阳偏南,一束大中午头的太阳光就顺着铜镜留下的圆洞直直的照进了那个据说绝不能见光的祖屋。
跟着太阳光一起出现的,还有正在屋里打盹的吴乐明,他赶出来的时候正赶上孔双泉从梯子上下来,正想拿着铜镜往怀里揣。这下吴乐明是真红了眼,二话没说带人把孔双泉给拿了,守着十多个工人的面就把孔双泉的俩手给剁了。工人们傻了眼,先是被逼着把新的祖屋修好,然后又被吴乐明带人逼到了缓坡那里,一刀一个的做了刀下鬼。
至于孔双泉,吴乐明恨得牙根痒痒,直接按照祖宗传下来的规矩给做成了人彘,穿在祖槐上给祭了祖。不过这还算是小事,那射进祖屋里的阳光才是真正要命的,自从祖屋见了光,这镇子周围的雷声就没断。吴月明也是轮回了几世的人,祖宗的事情他知道的也不少,这雷是怎么回事他相当明白,可现在只知道祖屋见光必有大灾大难,可如何消弭却丝毫不清楚,他翻遍了各种祖制家训也没找到应对之法,急的整个人是坐卧不安。
吴乐明正着急上火的时候,我们四个恰好出现了,他便把一腔怒火全都发到了我们身上,问也没问审也没审的就把我们几个扔进了祖槐。结果扔进去之后他就后悔了,这四个人悄没声息的就出现在祖屋旁,时间上有那么凑巧那能是善茬?
吴乐明一宿没睡着,一早爬起来就带人下去找我们,可下去之后非但没找到我们几个,他们反而遭遇了一场死局:祖槐疯了!
平日里安静异常的祖槐跟疯了一样挥舞着无数的枝条,打头的两个年轻人被穿透了胸口,惨叫着摔倒了坑里。这一下吓傻了其他人,槐树镇可是有日子没正经死过人了,而且还是祖槐杀人?说出去都没人信的事情啊!
就在这迟疑慌乱中,吴乐明带下去的四个年轻人中的另外两个也被枝条扫中,其中一个被凌空扫断了大腿,鲜血如同下雨一样淋了满满一供桌。吴乐明自己也狠狠的挨了一下子,他也是吓破了胆,头也没回的一路就跑,直到跑进了我的房间,他的脑子里面就一个念头:祖槐既然都疯了,这槐树镇的人有一个能跑得了的吗?
故事说完,吴乐明哭的是捶胸顿足,上气不接下气,一会悔自己不该找孔双泉,一会恨自己不该把我们四个人扔进树坑,停了一会有开始心疼那四个死去的小伙子。
我扭头看向丘老道,丘老道冷冷的说了一句“他在撒谎,让他滚!”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