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阴人:我做殡葬师时的一些奇怪故事》
第11节作者:
叶淘 她耷拉着脑袋,双臂下垂,拖着怪异的脚步,缓缓地在屋子里走着。她走路的样子极怪,我看了几眼,就忍不住寒毛倒立。
日期:2017-08-29 06:54:23
起先我的注意力完全被那女孩子吸引,但看得久了,就发现她看似随意走动的轨迹,其实是有规律的。
我注意到她在青石板上踩出的脚印,十分清晰,形成一条复杂而有规律的路径。
我睁大了双眼,全神贯注地盯着那些脚印,竭尽全力把它们印在脑海里。那女孩子又来来回回地走了几圈,突然抬起头望了我一眼。虽然她的面目完全被黑发遮挡,根本看不到她的眼神,但我的心还是狠狠地跳了一下,陡然从迷糊中惊醒。
再去看屋内,那女孩子和脚印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屋内的地面干燥如故,根本没有半点水迹。
我也顾不得许多,飞快地合上眼,把刚才记下的脚印在脑海里整理了一遍。然后从地上爬起,从第一个脚印开始,踩着女孩子走过的地方,重复她行走的路线。
在走过一段曲折繁复的线路后,我站在了一处墙壁前。我没有犹豫,朝着墙壁狠狠地迈出一步。
与此同时,眼前豁然开朗,清凉的夜风迎面吹来。我眨了眨眼,只看到天空挂着一轮弦月,清冷的月光洒落在我身上。
回头看看,只见一座土砌的房子就在我身后,屋顶上盖着茅草。在我面前就是一个没有门的门洞,从这里看进去,还能看到里面的那些木桌椅。
我心有余悸,刚才的经历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这扇门明明就在那儿,我在屋里头却打死也看不到。这里头究竟有什么古怪?
我盯着那个门洞,有种想要再进去看看的冲动。最后好歹是理智战胜了好奇心,要是进去后出不来了,那就只有饿死在里头的份了。
四处打量了一眼,我所在的地方是个颇大的院子,有个围墙,上面长满了青苔和爬山虎。院子里空空荡荡的,只有灰黑色的泥土,看不到一根杂草,也没有吵闹的虫鸣声,安静得可怕。
在离开屋子大约十步远的地方,我找到了一口水井。这井是用石板砌成的,有八个角,这种叫做八角井,在我们这一带并不常见。石板呈现出一种灰暗的颜色,显然是颇有年代了。
我这会儿是渴得狠了,嘴唇都已经起了皮,见到一口水井眼睛都亮了。但这口井却很是古怪,井口上被一块大青石压住,周围还洒了一些符纸和冥钱。
做我们这一行的,对符纸和冥钱是最敏感的。瞧这情形,这哪里是一口水井,倒有点像一座坟墓!
我绕着八角井转了几圈,忽然就想起朦胧中见到的那个浑身都是水的女孩子,再看看这口井,心里就莫名地产生了一种怪异感。
我本来想赶紧逃离这鬼地方的,但走出去几步,又忍不住折了回来,使出吃奶的劲把压在井口的青石给推开。
日期:2017-09-02 07:01:10
趴在井口往里探头一看,只觉得一股森森的冷气从井里直钻了上来,让我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实在太冷了!
一眼望下去,井里黑漆漆的一片,即使今晚有月光,也根本看不到最深处。在院子里转了一圈,从八角井附近的角落里找到了一大捆绳子。仔细一看,才发现这绳子的另一头绑在院外的一棵大槐树上。
我抱起那捆绳子,估摸着总有个几十米长。扯了扯绳子,应该绑得很结实。扒在井口朝井里看了好一会儿,牵起绳子的一头,慢慢放了下去。
直到绳子放尽绷直了,又把绳子拉了上来。一看绳子末端,大概有十来米都沾了水。从这大约就能估算出这井的深度。且不论水深是多少,光没水的部分就差不多有将近二十来米。
我还从来没见过这么深的井。
我有些犹豫要不要下去。这井给我的感觉很不好,让我莫名地头皮发麻。但一想到那个浑身是水的小姑娘,我心里又七上八下的,隐隐想到了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可能性。
我还是得下去看看!
再次把绳子放下去,脱掉鞋袜,然后抓着绳子钻进了井里。这井口其实不大,不过容下一个人绰绰有余。
我攀着绳子,脚蹬在井壁上一节一节往下放。这井壁也是用同样的石板砌成,幸好比较干燥,也没有生长苔藓之类的东西,不容易打滑。
我们家从事的行业原本就是跟尸体和墓穴打交道,这种下洞攀爬的活都属于基本功,从小被我三叔拎着磨炼,所以也算不上太难,属于闭着眼睛也能做到的事。
但下了有七八米后,就觉得不对,我的脚居然开始有点蹬不到井壁了。这时候我才发现,我周边的空间居然越变越大。刚下来的时候井洞只有半米多点,但下到现在,已经是一米有余了。
我只能双腿绞着绳子,不依靠井壁往下滑。越往下走,就感觉出空间逐渐在变大。这井壁居然是倾斜向下的,越往下越宽,俨然是个上窄下宽的倒喇叭形状。
这难道是……喇叭瓮?
我忽然就想起三叔跟我说过的一种东西。这种倒喇叭形状的地下空间,在我们这一行里称之为“喇叭瓮”,据说是根据战国时期的墓葬原理,反向推导出的阴阳布局理论。
在春秋早期的王墓,大多是箱墓。也就是墓室直上直下,四四方方,像个箱子一样。这种结构在理论上可以聚敛大量阴气,保证墓主尸身不腐,比埃及的木乃伊还行之有效。但这种墓穴结构也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时间长了容易垮塌。要是遇到地震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
日期:2017-09-02 07:01:32
后来到了春秋后期,我们行内出了个惊才绝艳的老祖宗,他发明了一种斗墓。这种墓穴结构,地上占地面积跟箱墓差不多,但墓室四壁却是倾斜向下的,上宽下窄,整个墓室就像舀米的斗一样,因此被称为斗墓。
比起箱墓,斗墓的设计不仅弥补了箱墓容易坍塌的缺陷,而且还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功效。它可以凭借四壁倾斜的特殊结构,让死者的怨气得以快速发散。这在我们行内称为“散怨”。
在我们这一行,“散怨”可以说是历代同行都非常注重的一点。因为绝大多数人死后出现的怪事,比如起尸、回魂等等都跟死者本身的怨气脱不开关系。于是这种可以散怨的斗墓很快就风靡了起来,甚至后来许多的盗墓贼都被人称之为“倒斗”,就是由此而来。
不过后来随着时间的变迁,又有一种新的墓局被人设计出来。这种墓局的结构完全是跟斗墓相反,造成上窄下宽的特殊结构。这就是喇叭瓮。
它所要达成的就是与“散怨”截然相反的效果,也就是我们行内所说的“封禁”。
我没想到在这口井里,居然见到了“喇叭瓮”这种传说中的墓局结构。按照“喇叭瓮”的原理,难道这里头是封禁了某种东西?
我攀着绳子继续往下滑,井口已经变成了一个圆圆的光点。井里头寒气逼人,非常潮湿。又下放了大约六七米后,我终于接触到了井水。
一下去就打了个寒颤,这井水刺骨的冰冷,那股寒意,直冻到骨头深处。我浮在水上,摸着井壁转了一圈,估摸着这时候的井宽已经达到了两米。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