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绝书——那些湮没在岁月深处的江湖往事》
第21节

作者: 我是骗子他祖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10-20 09:17:12
  知府看到这种景象,战战兢兢地走过来,颤着声音问道:“你是…?”
  中年男子说道:“周济。”
  知府吓坏了,他噗通一声坐在地上,浑身抖动如同筛糠,他用手掌抽打着自己的脸,一下又一下,他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地说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大人千万不要在意。”

  周济,是官场如雷贯耳的名字,当今皇帝最倚重的人。他出生在江南书香之家,文武双全,被当地称为神童。他十几岁参加乡试和会试,连中两元【注】,二十岁参加殿试,又高中探花。皇帝看他少年英俊,才思敏捷,就让他给太子当老师。其实,他比太子大不了几岁。在教太子读书的时候,他好奇心起,又参加武科举考试,最后又高中武探花。所以,当世的人都称他文武探花。
  后来,太子继位,对自己的老师周济极为倚重,凡是难解之事,均听周济裁断,而皇帝也对周济言听计从。再后来,南方海盗蜂起,北方后金崛起,天下纷扰,周济临危受命,担任天下总捕头,运用刚柔并济的策略,让天下回归太平。
  知府没有想到,文武探花周济会孤身离开京城,来到江南水乡;更没有想到,他喝令衙役和捕快殴打的,居然是当今帝王师、天下总捕头周济。他清楚地知道,只要周济动一根指头,他就会一命归西。他就是周济脚前的一只蚂蚁,周济只要一抬脚,他就会化为齑粉。
  周济看着可怜的知府抽打自己的脸颊,他连他看都没看,说道:“此案肯定有极大冤情,你赶在天黑前查明。日落时分,我会来找你。”
  周济说完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衙门。知府看到周济的背影在远处消失了,这才敢爬起身来,他对着周围的人群喊道:“今儿个这事谁给老子传出去,老子就要他的脑袋。”
  这个案件看似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对于擅长动用板子的知府来说,更为简单。知府把那几个证人全部赶到衙门外,交给捕快看押,然后,一个个叫进证人,先打二十大板,打得证人鬼哭狼嚎,然后知府追问案件真相,证人们众口一词说出了同一件令人震撼的事情。
  芳村有个寡妇,守着已死丈夫留下的十亩良田,拉扯孤儿渐渐长大。村中有个恶霸,看上了寡妇这十亩良田,就出钱购买。可是,这十亩良田是母子俩安身立命的根本,说啥也不愿意卖。恶霸就绑架了寡妇,逼她在地契上签字。寡妇是个烈性子,坚决不从,恶霸失手打死了寡妇,将她沉入自家的水塘。第二天,尸体浮上水面,全村轰动,恶霸出面主持公道,污蔑儿子打死母亲,沉入水塘。为了坐实这起冤案,恶霸出钱买通村中各个头面人物,然后来到衙门报官。

  在这么多人证面前,糊涂知府相信一面之词,差点酿成不白之冤。
  知府明白了案件的整个经过后,脸都吓白了。现在,他连自己的脑袋都可能保不住了。
  黄昏时分,周济回来了,随同他来到的,还有宣州府同知。
  周济一来到衙门,就宣布宣州府同知暂时代理宁国府知府,宁国府知府打入牢狱。知府知道自己难逃一劫,他挣扎道:“我是朝廷命官。”

  周济说:“我已禀报朝廷,你就在牢狱中安心等候皇帝的敕令吧。”
  知府继续辩驳:“哪个知府县令手中没有冤狱?”
  周济道:“是这个道理,每个知府县令手中都不敢保证没有冤狱,但三天之内,制造两起冤狱的,前所未有。”
  知府大惑不解:“还有冤狱?”
  周济道:“你自作聪明,自以为是,三天前制造了金印冤狱,三天后又制造良田冤狱。”
  知府道:“雌雄盗贼偷走金印,证据确凿,没有冤枉他们。”
  周济道:“你见过哪个窃贼盗走赃物,又将赃物送回?你见过哪个窃贼盗走赃物,会在墙上留下记号?从古到今,你听过哪个窃贼盗取金印?就算金印偷窃到手,又如何出手?谁敢买金印?”

  知府嘴唇翕动,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日期:2017-10-20 13:49:31
  第八节:角丸 妙手神技
  《戚绝书》的消息在江湖上传开了,也传到了天下总捕头周济的耳中。周济从京城出发,来到江南,打探消息,他想尽快找到这本《戚绝书》,如果这本书落入了日本人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周济是文武双探花,尽管他在京城为官,但自幼在江南长大,他对江南的风土人情、江湖掌故、各色人物都很熟悉。
  周济明白,要找到《戚绝书》,说难很难,大海捞针;说简单也简单,撒网出去,就能打捞上来。而江湖,就是这张网,只要找到江南各地江湖的总瓢把子【注】,就能够找到《戚绝书》。
  颜升是宁国府的总瓢把子,他的义举和技艺,即使远在京城的周济,也听说过。
  周济来到江南,先找颜升。
  这一日,周济来到赣江边,遇到解差押解着一群囚犯,有的囚犯戴着木枷,有的囚犯被绑着绳索。这是滕雨和何蓉在渡船上看到的那群解差和囚犯。
  那群人沿着江边走了几里路后,拐入了一道山谷里。山谷里有一家酒店,方圆几十里也只有这一家酒店。那群人走入了酒店里。
  酒店里靠窗的位置,面对面坐着两个人,他们一个穿着陈旧长衫,像个落魄文人;另一个短衣打扮,像是落魄文人的随从。这群人走进酒店后,谁也没有太在意他们。江南的通衢大道和蜿蜒小径上,经常会有上京赶考的人,和从京城回家的,名落孙山的人。
  几名解差坐在桌子边,戴着枷锁的囚犯,和捆绑绳索的囚犯,坐在地上。囚犯们靠着墙壁,伸长走得又酸又累的腿脚,脸上满是汗水冲刷后留下的污垢。
  店小二把饭菜端上来了,是几只焦黄的,香喷喷的烤鸡,解差们一人一只,撕掉鸡腿,放进嘴中,鸡骨头被嚼得咯吱直响,浓郁的香味在酒店里氤氲。囚犯们一齐吞咽口水,喉结剧烈地上下抖动。
  解差们快要吃完了,囚犯们的饭菜也提来了,是两桶洗锅水,上面飘着几片菜叶。戴着枷锁的囚犯站起身来,排成队伍,头伸进木桶里吮吸;捆绑的囚犯也站起来,他们中有几个人咬牙切齿,怒不可遏,有一个人踢翻了木桶。小二吓得赶紧躲在后厨里。
  一个吊角眼的解差不怀好意地讥笑:“踢得好,踢得好。”
  戴着枷锁的囚犯们吸干净了木桶里的菜汤后,黑痣宣布过会儿继续赶路。捆绑的囚犯说:“我们还没有吃饭。”
  吊角眼说:“是你们自己不想吃,怪老爷们屌事。”
  这边解差和囚犯吵了起来,那边的落魄文人和随从冷冷地看着。他们的眼睛像刀子一样,刮得每个人的脸上窸窣作响。
  捆绑的囚犯不愿走,押解的解差赶着走。双方推搡中,一名囚犯的衣服被撕破了,露出了臂膊上的黑色印记,那里纹着一只展翅飞翔的老虎。

  落魄文人和随从的眼睛睁得滚圆滚圆,他们不由自主地站起身来。
  囚犯和解差争执不下,解差们抽出刀片威逼,就在这时候,身后传来了说话声:“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这些人的饭钱,我包了。”
  大家回头一看,是刚才坐在窗口的那个穷酸文人。
  【注】总瓢把子:江湖上职位最高的人。
  日期:2017-10-20 19:02:34

  吊角眼上上下下打量着落魄文人,他问道:“你大爷的,驴槽里伸进来个马嘴,你是干什么的?”
  落魄文人说:“上京赶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