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11-07 22:09:29
第十一章.飞雪流金剑(4)
第四位攻擂者是一位白面书生,他来自峨眉山,他精专于峨眉“凌花随风剑”。
提起这“凌花随风剑”,就不能不说峨眉派系的轻功了,其人能立于花头随风吹花颤而颤。这等轻功之剑用“燕飞、蝶舞、鹤翩、絮飘、云浮、柳柔、篾韧”来形容它是再贴切不过的事了。那它只是舞功而不是武功咯?那倒也不是,君不见诗人描写它道: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第一轮照例是冠军守、挑战者攻。
其时,只见裘珍如前施出了光圈光柱。那峨眉书生则提剑缓步,不慌不忙地来到光圈前的四、五米处,蓦然一个“飞燕穿云”式,升空撩剑,攻向处于光圈上端的裘珍面门。裘珍则提升光圈御之,谁知对方只撩不刺,变移步转身,又攻裘珍的侧身。裘珍则以不变应万变、仍以光圈御之,谁知对方还是只撩不削,乃变移步转身,攻向裘珍的另一侧。
如此这般,反复数十个回合下来,裘珍悬空的时间到限,赶忙收光下落,准备落地续力。就在其脚即将触地的档儿,只觉小腿被剑背拍了一下,便失去平衡,坠地而倒。
“攻方胜,零比一!”裁判高喊道。
场上的内行看出了门道,那峨眉书生已知对方的死穴:裘珍悬空的时间不超过五、六分钟,超过则须落地续力,然后才能再升空施发光圈。
于是,他就仗着自己凌空续航能力强的优势,绕着光圈,撩而不攻,延耗时间,待其下落续力之际,一个“称砣坠海”,就抢先一步落地,候个正着,再以一个“剑背拍死鱼”就取得了胜利。
第二轮的自由对打开始了。
其时,裘珍怕对方抢先进攻,就徉升试探,见对方一付“双掌拄剑于地状”。于是,就大胆升空,如前施出了光圈。
殊不知,那峨眉白面书生料到对方已有所防备,故不抢攻。仍想以“泡蘑菇之法”,耗尽其时限,再伺机抢攻。
就这样耗到了裘珍的时限。
此时只见:裘珍刚下落就变招,在空中来了个“向前曲体翻腾一周半”。
此时,空中出现了一幅匪夷所思的画面:
一个以“向前曲体翻腾一周半”式在下落,另一个以“称砣坠海”式在下落。
当“称砣坠海”式即将触地时,“向前曲体翻腾一周半”式则落于其头斜上方半米左右处。此时只见,裘珍就势挥剑往对方小腿上一拍,“称砣坠海”式真得像称砣一样落地而倒了。裘珍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之法报了一剑之仇。
自此后,“向前曲体翻腾一周半”的招式,便记录在史了。据说它被现在的高台跳水者挖掘出来,定为高台跳水的标准姿式。
就这样,第二轮比赛下来,双方战成了平手。
五分钟后,第三轮的自由对打开始了。
其时只见:
一个像修蛇觅食、昂头吐舌,另一个像黄狼出洞、低首探视;
一个想先下手为强,另一个准备以抢防抢。
温度临界,一触即发,鹿死谁手,费人思量。连观众都搓起手掌来了。
这边厢,裘珍徉做如前一样原地升身,刚升不高就徒然变升为曲体横向伸冲,并下抖剑花,剑花则成道道旋光,向抢攻而跃的峨眉书生脸面射去。
那边厢,峨眉白面书生瞄准对方刚升身时机,就以雷霆之势挺剑冲向对方,冲至半路恰遇光闪而致眼花,见状不妙,乃以一个落地的驴打滚来防对方的剑。
谁知,对方并未出剑,就是利用这个时间差,甫落地即点地升空,并如前施出了光圈,光圈成则主动权在握矣!
此时,峨眉白面书生面对的就是像现代坦克车般的光圈了。场上的观众一看就知道,这就进入了如前面几人的节奏中了,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
果不其然,隆隆疾驶疾旋的光圈将其撞出了几丈之远,亏其轻功发达,也亏对方是点到而止,撞力被他化解不少,受伤程度不算严重。
这场比拼以裘珍获胜而结束了。观众们都说这样的表演,二十两一张门票都值!
(待续)
日期:2017-11-08 22:50:53
第十一章.飞雪流金剑(5)
第五位攻擂者竟然是一位年轻女子,她来自天山,自称名叫“天山莲姑”。其实,她并不年轻,返老还童罢了,实际高寿已七十有八。
“天山莲姑”,曾靠“雪莲冰瓣剑”闻名于天下。
在老一辈江湖人士的记忆里,她在50年前的华山论剑中,就获得了“天下第一剑”的桂冠,其后不久便息隐江湖至今。
据说其剑是用乌铁煅成,其功是服食千年的雪莲花而练成。其剑光如一瓣瓣碎小的雪莲花瓣般的冰片,极冷极寒,触者皆会因血液被冻结而死,但毫无外伤。
就因为它能让人无痛苦地死去,所以,许多不治之症者,纷纷求她、给予安乐死,吓得她躲进天山,再也不敢来江湖走动了。而今出山则是为了寻觅一位可教之材,传承其脉系。
现在,她身着一套素服,手提一柄乌铁剑,站立在裘珍旋舞的光圈前十米处。
想必她是看过了前四人的攻擂过程,悉知光圈的厉害之处。所以,她并未去强攻光圈,而是像上楼梯一样“信步踏阶”、步步蹬高地来到了光圈顶端的上空。
那裘珍见状,赶忙缩进光圈内,让光圈“如影随形”地升高。显然,裘珍的功力逊于“天山莲姑”,因此,光圈的高度始终低于对方一尺。裘珍不敢再高,再高就超过自己功力的极限了,只好与对方相持在空中。
未几,“天山莲姑”囤够了功力,暮然升高一节,随后俯身向光圈井道里抖剑,放射出无数冰瓣。只听,“叮咚”几声脆响,裘珍便掉在地面上了。
原来,这声响是裘珍舞剑挥及冰瓣发出的响声,冰瓣碰剑则功力寒气通过剑传于人,使裘珍的血脉冻结而呈粥样硬化,血脉硬化则功力具失而坠地。
“攻方胜,零比一!”裁判高喊道。
此时,场上观众却在纳闷了:既然光圈是高热之光,为何“雪莲冰瓣”没被化成水蒸汽呢?其实,道理就在于:“雪莲冰瓣”是积累了千年的寒气而生成的,得有千度的高温才能融化它,而光圈的温度远远没达到这个温度,所以,融化不了它。
五分钟休息之后,第二轮自由对打开始了。
此时,裘珍心道:这天山莲姑发射的冰瓣、无人能挡,自己得拿出箱底的货色才行。她箱底货色叫做“金色套马杆”。它是“飞雪流金剑”的招式之一,是最关键场合才施用的绝招。
具体地说来,其剑就如同草原汉子用的套马杆,其剑光就如同套马绳圈,它能飞套住对方的脖子,只要回拽马杆,绳圈就会勒紧对方的脖子而捕俘他。
其时,天山莲姑觉得自己毕竟是前辈身份,在已赢了一局的情况下,出手总得拿出风范出来才妥。因此她就像下棋一样,让了一先,故没有抢先施射“雪莲冰瓣”。
当裘珍先施出“金色套马杆”绝招时,那一圈圈的光圈绳,直向她疾飞而来。她没见过这玩艺儿,只是想当然地低身移步、躲避其招。谁知,还是被套住了。
“攻方失败,一比一!”裁判高声喊道。
失败使“天山莲姑”非常懊恼。第三局,她不敢再礼让了。甫战就一边施射“雪莲冰瓣”,一边快速躲避对方施放的“金色套马杆”。
而裘珍同样也是一边施放“金光套马杆”,一边躲避对方施射的“雪莲冰瓣”。
这样她俩之间的距离就越躲越远了。
裘珍就借这机会升上了空中,就如前一样地施出了旋转光圈。
面对隆隆而来的光圈,“天山莲姑”还是准备用“雪莲冰瓣”来对付。她知道,只要对准一点,连续发射,那就像深挖一口井一样,能把光圈洞穿,光圈洞穿就意味着功力受损、光圈消失、人坠落地。
其时,双方就不约而同地抢攻起来。
只见:
“天山莲姑”一边挥剑发射“冰瓣”,一边躲避对方施放来的“金色套马杆”。
同样:
那裘珍也是一边挥剑施放“金色套马杆”,一边躲避对方发射来的“冰瓣”。
此时只见:无数的冰瓣都击中了光圈的某一点。而光圈除了有微微颤抖、微微凹瘪之外,并无大碍,离到洞穿的地步、还早着呢!
它既没有出现碰撞的火花,也没出现触融的水蒸汽,却发出了一声声的音阶声。
“咦”,这光圈倒成了一只大“编钟”,那“冰瓣”倒成了“钟锤”。
那音阶声竟然触动了“天山莲姑”爱好音乐的神经,她一时“老夫聊发少年狂”,想尝试让“冰瓣”击向“编钟”不同的部位,想听到更多种的音阶声。
那边厢,裘珍见状则索兴让光圈落地并伸出地桩、让光圈立得更稳,让其击“钟”奏乐。
此时的乐曲声更趋完整:噹1噹1噹2 ,噹1噹1噹2 ,噹2噹2噹6—噹5—噹5—
这乐曲声,引起了人们的倾听,全场变得寂静无声。人们听出,这是一首《长恨歌》的乐曲。
《长恨歌》的乐曲继续着,人们的脸上都笼罩着愁云,陷入进乐曲的场景中去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曲到此时,戛然而止。她俩都触景生情、想起了各自的情殇。
那边厢,“冰瓣”停止发射,“天山莲姑”坐在地上,泪流满面。
这边厢,光圈收起,裘珍也坐在地上,也泪流满面。
(待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