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狼记》
第45节

作者: 北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11-28 22:08:29
  第十三章.连弩之血案(9)
  胡濙一帮人在南阳逗留了几天,回到襄阳后,立即派人把另外的那只箭送给伍景刚去鉴定,鉴定结果是:此箭不是本人制的,但其做功要比前一支箭好得多。
  这就可能是两个铁匠做的了。这就奇怪了?做案者竟然同时发射了二支不同的箭?
  如果把伍景刚制的箭叫做真箭,把其他人仿制的箭叫做仿箭的话。那么,做案者使用一真一仿的箭,表明了什么?胡濙陷入了沉思。
  一般而言,如果使用仿箭,那就表明他买‘连弩’的时间较早,因为所配的十支真箭用完了,才使用仿箭的;如果使用真箭,那就表明他买‘连弩’的时间较迟,因为所配的十支真箭还没用完。
  只有一种情况不好判断,那就是猎人,由于猎人平时的用箭量大,所以,不论买早买迟,他都会在买箭的一开始,就请铁匠帮他制造很多。
  这种‘连弩’的射程虽然不远,但它有连发十箭、速度快的优势,非常适近距离使用。所以,在实际中,虽然一般猎人都买不起它,但还是会有很富裕的猎人来买它。

  其时,胡濙的部属们也开始纷纷发表己见。
  有的说道:“此人买的早,用量又不大,待真箭用完,所以就用仿箭了。而两支仿箭不相同,铁匠的手工活儿、做的不统一,那也在所难免嘛!”
  有人补充道:“那这种人必须很有钱,又是兵器玩家或江湖人士。”
  有的说道:“那也可能买的迟呀,他用量大,所以,不久他就用仿箭了。至于两支仿箭不同,我倒同意你的看法。”
  有人补充道:“那这种人得很有钱、又急用它不可。比如富裕大户用来对付土匪。”
  “大家应该结合本案进行议论嘛!”胡濙说道。
  “根据伍景刚的证词,裘望乾很早就买了二只,有一只肯定是给了他的大徒弟,因为整个王屋帮只有他二人会耍暗器,江湖上也都皆知此事。他们买的早,真箭用完、只好用仿箭了。
  这个大徒弟就是最大的嫌疑人。那么,他有无做案动机呢?美丽的帮主夫人、接班掌权等都可以成为他做案的动机,不过,我承认,还缺少过硬的证据啊—。”其中一人说道。
  “现在茶馆、酒楼里都在谣传‘连弩杀人案’,都有提到那大师兄也有一把‘连弩’,都在怀疑他。虽说证据还不充分,但说的还是有点道理啊!”其中又一人说道。
  “这个说不通。他用“连弩”来做案,不是明显暴露自己吗?他有那么傻吗?要想搞清是否是他,只要拘押他并收缴他的连弩和箭,对他的箭进行鉴别就行了。”其中另一人反驳道。
  “收缴他的连弩和箭,进行鉴别,很有必要,但拘押他还为时过早?”府城通判说道。
  就在这时,有衙役来报:武当山帮主虚玄子和王屋帮大师兄来拜见钦差大人。

  (待续)
  日期:2017-11-29 22:44:12
  第十三章.连弩之血案(10)
  胡濙与虚玄子是老熟人了,前年胡濙就曾拜访过虚玄子,向他打听过张三丰的踪迹,这也是朱棣皇帝交给他的任务之一。
  这次虚玄子是陪同王屋帮大师兄前来送检、洗冤的。
  原来,自从裘望乾遇害后,外界都知道做案凶器是“连弩”,都谣传嫌疑人是这大师兄,就连帮主夫人也对这大师兄戒备起来了,帮内兄弟们在背后也指指戳戳的,搞得大师兄如孤家寡人一般,他觉得冤枉、想离开王屋帮,又怕反而引起更大的怀疑。
  于是,他就趁虚玄子来吊唁的时机,对虚玄子诉说了自己的苦恼。这虚玄子与裘望乾都是张三丰的徒弟,是师兄弟的关系。虚玄子是看着这大师兄长大成材的,也了解他的人品。

  因此,虚玄子就劝大师兄携全套连弩前来府衙,主动要求对其进行检验,以求得到一个公正的结论,想借此来平息外界对大师兄的的质疑。所携的全套连弩包括有五十支箭在内。
  听虚玄子说明了来意,胡濙与府城通判官商量了一下,认为只有伍景刚才能胜任此事,遂决定派马车去接伍景刚来府衙。
  伍景刚来了之后,对全部的箭进行了鉴定,得出的结论是:其中有五十一支箭是出自于一人所造,另一支箭为另一人所造。
  这就可以认为:这两支不同的箭都是此案直接的做案凶器,拥有其中一种箭的大师兄自然就是此案的嫌疑人。
  拿着伍景刚签名的验证单,胡濙、府城通判官与虚玄子单独进行了沟通,然后,便宣布拘押嫌疑人王屋帮大师兄。
  这这一下倒好!原本想进行甄别的“连弩箭”,却不料成了作案凶器;原本想来洗冤的,却不料成了自投罗网的凶犯嫌疑人了。任凭大师兄怎样喊冤,他还是被带上枷锁、被投进了牢房。
  这个消息传到了王屋山,却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浪,多数人认为他是罪有应得;这个消息传到了湖广“乞丐小组”,却引起了骚动、闹翻了天。
  (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