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你有是谁?『黄帝内经』来告诉你》
第7节作者:
QQq小鲤鱼 第一,中医诊断技术先进,误诊率低。因为中医诊病注重现象,通过现象来判断病症,知病的过程,就是诊断的过程,看病首先知道病症,然后再进行治病。而西医诊病重视数量。一般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的数值,并将它与正常值加以对比,然后做出判断。然而这种方法太武断机械,因为人体数值的变化是复杂的,几个数值有出入可能并不代表器官出了毛病。机械的去寻找两者间的逻辑关系,其结果必然会导致误诊,而且误诊率高的可怕。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法国1963年报道了一千例尸检结果,结果发现误诊率高达45%,也就是说,当有一百位病人走进医院,很有可能45人被误诊,误诊的结果必然是错误的治疗;1990年初,美国的一家医院又报道了一千例尸检结果,统计后发现,误诊率依然高达40%。虽然说误诊率与技术水平有关,但通常来说,它更应该造成诊断结果的不够精确,而不是误诊率的提高。更通俗来讲,白的会看成米的,黑的会看成灰的,但是颠倒黑白这样的事情还是比较少见。中医则是通过脉象、手相、面相等,对病情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统计资料表明,中医各项诊断率很高,比如舌诊的准确率一般在90%以上。
举例:一个儿童发低烧且伴有轻微发炎,去看中医,中医师发现低烧的现象,比如轻微咳嗽、喉咙肿痛、头痛头晕、食欲减退等,确定好病症,然后对症下药,儿童回家后按时服用,体质好一些的好的快一点,体制弱一些的好的慢一点。如果去看西医,通常是这样:医师同样会发现低烧且有炎症带来的现象,但还是拿出体温计一量,奥,37.5°,发烧了,对症下药。
但是大家也知道,儿童喜欢捣乱,如果偷偷揣个发热的东西,便会影响体温计读数,那么低烧和高烧就是两种治疗方法,错误治疗的后果是可怕的。但中医师就不会误诊,因为身体的反应是最诚实的。
第二,中医治疗水平所取得的成就丝毫不逊色西医学。比如说,西医学对外损伤、细菌感染类疾病有特殊疗效,但对慢性病却几乎没什么效果,而中医学却对慢性病,甚至某些遗传性疾病都有特殊疗效。
比如说血液循环理论。这个理论是17世纪英国人哈维发明的。但其实早在公元前,《内经》里就明确记载:人体中的营血卫气“营周不休……如环无端”。1700多年以后,英国人才提出了理论假设,又过了50多年,人们才借助仪器,确定了血液循环概念。
比如免疫学。免疫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支柱之一,但早在东晋时期,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如果用疯狗的脑髓涂在被其咬的伤口处,可以防治狂犬病,这就是典型的免疫学方法。现代研究则表明,狂犬病毒几乎都聚集在脑神经组织中,因而疯狗脑髓就自然具有了免疫物质。
比如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人类与疾病斗争了几万年,但真正认识并治愈的疾病却少得可怜。所谓的真正认识和治愈,是指发现了疫苗,注射一次,就能终生免疫。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大约只有二十几种疾病达到了这个程度,其中天花就是一种。天花是早先世界最烈性的传染病之一,以牛痘接种术消灭天花,是人类历史上又一项伟大的成就。
日期:2017-10-24 11:35:03
现代人一说起牛痘,都认为是英国人琴纳在18世纪发明的。但其实,早在大约公元10世纪的宋代,中国人便发明了人痘接种术,到17世纪,中国的人痘技术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出现了旱苗法和水苗法之分,特别是水苗法,其成功率和安全性一点不亚于现代的牛痘术。
比如在困难极大且要求极高的手术方面。中医也有瞩目的超过现代医学的成就,据《史记:扁鹊传》记载:俞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古老的名医,此人医术极高,“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湔浣肠胃,濑涤五脏,练精易形”,无所不能。《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以下关于《素问》与《灵枢》各八十一篇篇目前不再复赘“内经”两字)中黄帝曾经问过岐伯:“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谿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经水》亦曰:“且夫人生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此天之高、地之广也,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至也。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
按照考古学带给人的启示,“搦髓脑”相当于开颅手术,这是一项在当今也相当困难且花费巨大的手术,而且要承受后遗症的风险。1865年,考古学家在法国发现一片圆形头盖骨,属于石器时代,后经解剖学家保罗·白洛嘉教授鉴定,得出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结论:早在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进行过脑外科手术。后来,世界各地又发现了数百件颅骨证据。对于这个既有实物证据,又有专家证词的事件,不由得人不信。其实,中国古代做开颅手术的不止这一例,据记载太仓公就曾打开人的颅骨将大脑重新安排,时间大约是公元前150年。 此外,腹腔穿刺术、清创缝合术、止血术、麻丨醉丨术等等,都是很了不起的发明,都是早在千年前就已经成熟的医术。
第三,中医可以进行疾病预测,并且预先防治。通过考古证据的支持,我们对于史籍的记载应该更具备信心了。且来看几个案例:
案例一:
《扁鹊见蔡桓公》,这是写在高中语文书里的篇目,许多人印象非常深刻,且来看看原文: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言简意赅,无需多加解释。
案例二:
《左转:成公十年》记载:
又有一士大夫不快。佗云:“君病深。当破腹取。然君寿亦不过十年,病不能杀君,忍病十岁,寿惧当尽,不足故自刳裂。”士大夫不耐痛痒,必欲除之。佗遂下手,所患寻差,十年竟死。
大意是说,又有一个士大夫患病,华佗说:“你病得很重,病在腹部深处,必须做剖腹手术取出病根。但是你的寿命也仅有十年,疾病不会要了你的命,你忍受病痛十年,寿命也就走到尽头了,不必再挨这一刀。”结果士大夫耐不住病痛,一定要做手术。华佗便下手治病,结果不出所言,十年后士大夫便死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