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小事情,师姐经常对我说(记录亲身经历的怪事)》
第7节作者:
原野六郎 一九九一年七月份,故乡同学来我单位办事,酒桌上他说了一件事,很凄凉:一位少丨妇丨去县里计生局结扎回来,因伤口感染引发并发症,前后不到二个月就死亡了。当时年纪约二三、四岁,第二个孩子刚70多天就被动员去结扎,她和家人请求等到孩子七八个月后再去结扎,但计生站人员为了完成任务,不批准她,强行拉她上车。到十月份,每到阴雨夜晚十一到十二点之间,屯里的人就听到村前的岔路口有哭声传来,刚开始本屯青年认为某个人恶作剧,吓吓他人的。但经过多次,就证实是那个少丨妇丨的冤魂哭声。先是在岔路口哭五六分钟,慢慢哭到家门口,时断时续,当她哭声传到家门口时,他的小孩就哭闹,大人哄也哄不停。接下来听见自家的碗柜门打开声、碗筷碰撞声,约三四分钟后,哭声飘出门口,指导岔路口处,有事连续几个晚上,有时八九个晚上才发生一次。已有二个月了。
我感到有记录的价值,计划亲临现场,探听虚实。三天后,我带上录音机和夜行服,那天下午五点到达该屯,住进初中同学家,约九点半,我们正在晚餐,同学的妈妈就说,“妈小妹又来了,岔路有哭声呢。”我和同学立马出门,到村头时我说:“你最好守在这里,她必经之路,录音带可录30分钟,我到岔路去,当那声音停下来后,我向空中照三下手电筒,你就按录音键,”准备停当,我瞄着腰悄悄地靠近那哭声,当离那路口15米时,哭声最响亮,伴着诉苦、哀怨的声调,而到达岔路点,哭声退向前方;我索性坐在岔路正中,过了五、六分钟哭声转到后方,我知道她正走向村头,就照手电筒指示我同学按录音,我快速回到她家门口时,她家里有婴儿阵阵哭闹声,奶奶抱着孙女喃喃自语:“妈小妹啊,婆婆知道你挂念孩子,放心不下两个孩子。但你来时候孩子就闹,过后就感冒几天,如你为孩子着想,就别来看望她们了。有我和公公照顾,你就放心吧”,“吃了饭就回去,我们都知道你很冤枉,但有什么办法?”这时听见她家碗柜中碗筷碰撞声,一会儿,门前一阵冷风吹向村头,哭声由小变大,隐隐地飘向那岔路口,越飘越远。
她门前有几个老太太,声声叹息,安慰那个奶奶。我小声问奶奶:“阿婶,这现象有多久啦?”她说:“将近个月了。”同学的妈妈说:“听说你家族对这些有解法,帮帮阿婶解一下或介绍师父来冲吧。”我说:“这些是亡魂挂念家里人,怕家人照顾婴儿不周到而来看看。因它流浪在附近,没吃没喝的就只能到家里吃了。”“如何办法解呀?”我说:“按常规给它超度,送他上天路去轮回,具体是安慰它,让她放心。开始一百天时给她送衣服、金银,半年、周年各送一次,把一盆火炭放置门口,隔开阴阳。”“几时就安静了呢?”我说:“超度时送衣服金银给它,过七天就安静了。”后听说超度后,不发生这现象了。
第二年的某天晚上,她小女感冒发烧,又听到岔路口有小声哭泣,孩子从医院回来,奶奶抱着孙女给它坟头送饭一次。至今没有听见那个哭声。
(1992年5月4月整理,1998年12月4录入QT—QL,NO: 014)
(待续)
日期:2017-11-03 13:28:59
几天来太忙,对不起大家了。现顺午觉时间发一则。
【NO:027】与我捉迷臧的同伴声
离我村庄有800米外的排梅(地名,意为有杨梅果树的山岗)几个矮山头,有几株很大很高的杨梅树,每年结很多的果,这种果吃牙子很酸,大人都懒得吃,我们小孩子嘴馋,到杨梅果成熟了,就捡来吃,其实吃不到什么,只含在嘴里过过嘴瘾。
记得上四年级的时候,大约是1976年10月份。那时是杨梅果成熟季节,望上去黄黄的果子,有脚拇指头那么大,酸酸的,但那时家里很穷,粮食不够吃,放学后经常结伴去山岗、拗口、野地找野果吃。有一次,五六个伙伴相约去捡果,大家拿着书包在村头集中准备出发,我妈妈叫我去放鹅,我不好意思拒绝,就说我把鹅赶到河湾(地名),让它们吃草游水后,我去捡杨梅果。妈妈说可以,回来时再把鹅赶回家就得。所以我去排梅比他们晚了半个小时左右。我爬上山岗时,听见他们在岗上说话声,因树木较密,野草比人都高,野树丛丛,一株杨梅树就长在几块高约七八米的大石头上面,其四周是土坡,由于多年人们常在其底下走动,就形成一条小路径。熟透的梅果落下来就滚到这条小路上,只要围着这路走,就可以捡到梅果。这几块大石头和梅树的四周,面积约半亩地,其他矮山岗的梅树也一样,东一株西一株,相隔有50—70米。
我走到这株杨梅树下时,路径上很少见到梅果了。这时风从西边吹来,呜呜作响,刮到那株杨梅的大风,呼啦啦把梅果挂落,我高兴得哼起歌曲,快速捡起来,正当捡果最兴奋的时候,听见附近有同伴说话声,我认为他们也正在捡果,好像我在东,他们在西,我转到西,他们又在东,就这样围着那株杨梅树转圈圈。但梅果很多,我走了几圈总在路径上能捡到果子。大概一个钟头,我捡得书包满满的,还脱下上衣来包裹梅果。这就怪了,他们为什么不捡果?就顺时针追他们,追了一圈追不到,又逆时针追,也追不上他们,呼唤他们也不回应,只听见他们说话声,好像跟我玩捉迷臧游戏。我累了就在路径上坐了会儿。那时他们说话声变小了,转移到另外一座矮山岗去。
我爬上那株杨梅的大石头上去,看见同伴们在离我70米的西侧山岗在捡梅果。我就跟了过去。问他们为什么刚才喊都不应,他们说,他们几个一直在这山岗,没听见我呼唤他们。还问你刚上来呀?我说我已经在东侧那株捡了一个钟头了,得很多果子。但见她们捡得还装不满书包。他们不信认为我吹牛。我带他们来到我放书包的地方,见我见得那么多才相信。他们说没有大风吹来呀?我却坚持说有大风吹过来。
堂哥经常去捡杨梅果,积得一个大箩筐,我问他留下那么多干嘛?他说供销社李叔叔收购,一斤二分钱。你别告诉其他人,有空你也去捡来,吃了果肉后,把果核积累,哥帮你拿去卖。我就利用中午和傍晚捡杨梅果。但每次仅得半个书包。不像那次捡得那么多。
(1986年10月26月整理,录入编号 QT—QL,NO: 027)
(待续。今晚再发一则)
日期:2017-11-03 22:04:34
【NO:026】幼儿的眼睛,就这么厉害?
我在中越边境工作期间,有两件次使我对女儿另有看法,她那幼小的心灵那么的纯洁,眼睛能看到我们成年人看不到的东西。当她上高中后,可能读书或熬夜,戴了近视眼镜,才看不到那些很神秘的现象。
有一次,是星期六,我正在家中带女儿。那时女儿将近二岁,会说一些简单的话,刚会走路。县里某个部门派人下来,让我陪他们去镇区某村庄,测量海关征用田地面积,他们午餐后就回县城了。我与几个村干继续把测量完成。那晚在村干在他家吃饭。冬天天气很冷,就打火锅,杀鸡宰鸭,比较丰富。但我说女儿托人看护,需要回家才行。他们说,你回家我们就吃不行了(原来他们按照招待上级下乡标准开支伙食。)就用摩托拉我和女儿下去吃饭。我抱着女儿进门时,女儿就双手紧紧地抱住我的脖子,不情愿进去的样子。我安慰她,姨婆家不用怕,爸爸也在这里吃饭呢。刚走进他家厅堂(厅堂是吃饭的地方),女儿就闹了,刚开始小声哭,后来大声哭,叫“爸爸回家”“爸爸我要回家”。家中的阿姨,她的女儿都千方百计哄她,就是不消停下来,一直哭闹。因为那几个村干和我经常喝酒,很熟悉了。男人喝酒的一桌,女人另一桌。女儿赖哭,我没有心思喝酒了。就抱着女儿哄她,他在我怀里还叫着“爸爸回家,回家”,又用手指着门口。这样哄着女儿约半个钟头,弄得大家没法安静吃饭、喝酒。我知道可能他家,常有东西来往了。我就说“你们慢慢喝酒,我带女儿回家先”。那阿姨把鸭腿鸡腿打个包,让我带回家给女儿吃。我出门时天还没有正式黑下来,但女儿双手还紧紧地抱住我的脖子,好像很害怕的样子。我就说,阿姨,您点一支香给我,夜晚了又抱孩子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