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解密红楼中的人和事,看娘化了的明末隐史》
第29节作者:
半看春风
折磨了清朝数十年的“朱三太子”到底是谁
明崇祯帝剧照
这个很值得说道,为什么清廷坚持以“假冒太子”的罪名杀朱慈烺。估计主要还是清廷的利益考量,因为对多尔衮来讲,朱慈烺是很麻烦的,因为他满清刚刚入主北京时,为了稳定民心,不得以假惺惺的打出为明帝报仇的旗号,而这个朱慈烺又恰恰是明帝之子,可不杀朱慈烺就有很多的忠义之士心怀希望,会拥护太子复辟。所以,狡诈的多尔衮立刻就将计就计,以假冒太子罪名杀之。这样,清廷表面不用担当任何道义上的指责。当然以后清廷坐稳江山后,显然这种顾虑就少的多了,以后的“朱三太子”们都是以反动罪名被杀的。
第二种说法是,朱慈烺摆脱李自成后,没去北京去了南京,到了南京后,当时的南明朱由崧政府,派出了N个人去指认,结果都是含含糊糊的说法,这个可能是因为这些人认出了什么,但是摄于朱由崧的权威而不敢说是,因为如果说是的话,朱由崧的皇帝位子显然是很尴尬的。恰巧这个时候,在外统兵的黄得功、刘良佐等等还让其善待太子,而一直不服朱由崧的明朝旧臣左良玉更是以保护太子的名义,带兵逼近南京。于是,朱由崧也是想出了,让人指认假太子的办法。甚至还动用了私刑。最后,太子自称叫“王之明”,可是当将这个“王之明”带到真正的厅堂上审问的时候,当主审官叫:王之明时。“王之明”并未答应,当主审官又喊时,“王之明”说:为何不喊明之王。随后主审官大怒,动刑后将其收监。后来不久,清军多铎部大举南下,朱由崧逃到了马鞍山。南京的百姓立时冲入监狱,把王之明救出,拥立为帝。可是,5天后,多铎就打下了南京。这个当了5天皇帝的太子被俘。这时部下告诉多铎,这个所谓的皇帝,是冒充的太子,真名叫王之明。多铎笑道:他要说自己是真的,恐怕朱由崧早就把他杀了。于是这个时候又有人站出来告诉多铎,太子是真的,都是马士英在朱由崧的授意下一手安排的。多铎一边奸笑一边骂道:奸臣,奸臣。后来,这个太子也被多铎带到北京与朱由崧一起杀了。从这个以后坊间再也没有过太子朱慈烺的传说。随之而起的,就是十分热闹的“朱三太子”。很显然,不管是哪种说法,当时的明间显然是认可了朱慈烺的死。所以,朱慈烺一死,作为活着的皇子最大的就是朱慈炯了,不提永王慈炤很可能和朱慈炤是庶出很有关系。因为朱慈炯行三,又是嫡出皇子,所以“朱三太子”这个名头,在清初确实闹腾了不少时间,以至于清朝的皇帝心惊胆战了很长时间,一直到乾隆年间居然还有人打出“朱三太子”的名号来。但我们仔细看的话,会惊讶的发现,原来从顺治八年开始的“朱三太子”事件,居然全部都是乌龙事件,这个又是因为什么?!
“朱三太子”乌龙事件
从顺治八年开始,康熙十二年的杨起隆,康熙四十六年的王士元。这三次影响比较大的“朱三太子”事件,影响力都很大。但我们惊讶的发现,这三次最最轰动的“朱三太子”事件,当事人,打出的是“朱三太子”的旗号。但是,他们却无一例外的声称自己叫“朱慈焕”,而不是真正的朱三朱慈炯。实际上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实际排行第五的朱慈焕5岁就死了。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为什么一个同样和朱慈炤一样庶出的且5岁就死了的朱慈焕的知名度这么高。而这些打出“朱三太子”旗号的反清者,怎么搞的又会用错名字呢。
要解释这些,从明末清初的老百姓的释、道不分的宗教信仰上来说道,恐怕可以解释的通。相传崇祯帝的第五个儿子朱慈焕在活着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对崇祯说:九莲菩萨(万历的生母李氏的封号)说,皇上待外戚太薄,所以要让他的儿子都死掉。崇祯听了这个话后很恐慌,封他这个第五子为“玄机慈应真君”。所以这个5岁就死的娃娃,在民间有影响力,是说的过去的。
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诸多的“朱三太子”们要用朱慈焕为号召,而不是真正的朱三朱慈炯,原因很明显。明末清初的反清复明活动的依托大部分就是靠宗教影响力,而这也正是这些人选择叫朱慈焕的原因。
当然,此时的清廷,显然已经不管你叫什么了,这些都不重要了,只要你打出的是“朱三太子”的旗号,那管你叫什么,都是个杀无赦了。
说了这么多“朱三太子”了,肯定,有人会提出疑问,为什么,崇祯早一点不把他的这几个儿子送到南京,非要等到江山不济时,才弄出来,还搞一句:要报父母仇。这不是傻吗,早知这样,何必当初呢。为什么不早一点将自己儿子送出来。崇祯难道真的这么傻吗?他怎么不早点行动呢。江山即将倾覆时,崇祯不想把他的儿子早点送出来吗?答案显然是他想,他很想。那么他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呢?!
崇祯的矛盾心理
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死社稷”的君王。崇祯一直都是正面的评价居多。大多数的看法都是“他的作为与亡国之君不相符配”。其实,我个人不这么看,我一直认为崇祯的犹豫反复的性格以及他好面子又不肯负责任的心理,才是导致他自己以及他儿子们的悲剧所在。(这里八一下:我也始终不同意现在一些人说袁崇焕的说法,在我心理袁崇焕一直是个英雄,不管现在拿出多少资料证明他是什么所谓的“吹牛大王”什么所谓的“国贼”,我始终顽固的认为袁崇焕是个英雄,至少对于明朝来说他问心无愧。而有愧的应该是崇祯,和那些士大夫)
有明一代,老朱家出了很多的奇葩,尤其从朱厚照开始奇葩代出,但有意思的是到了崇祯时,其一反常态的勤政。所以很多人多说崇祯不象亡国之君。我不这么看,自从小心翼翼的剪除魏党后,崇祯踌躇满志,渴望中兴。他一反刚上台时小心翼翼的做法,很多事情求快求急,恨不得马上弄个什么中兴之世出来。而残酷的事实面前,其犹豫反复的性格和他好面子不肯负责任的心理暴露无疑。对于满清的态度,和与战其也是犹犹豫豫,一会儿想和,一会儿又好面子不肯和。结果错失了很多的良机。而他的这种性格和心理在大明朝的最后一个年头更是暴露无疑。崇祯十七年(1644),当崇祯确信自己大势已去,他找李明睿商量咋办,李明睿当即动议崇祯南迁。崇祯很想南迁,但又一如既往的开始犹豫。到了二月,李闯逼近北京,并向崇祯下达最后通牒。崇祯下令各部勤王,可宁远总兵吴三桂没有回来,其他诸王也没有了动静。于是李明睿又动议南迁。都御使李邦华站出来劝崇祯先行安排太子等南下。李邦华话说的很难听,就是你不想走不要紧,最起码你得送个儿子到南边去,这样即使北京陷落了,还有希望。但崇祯依旧犹豫。后来我们知道了,崇祯的想法是要所有的大臣一起上书请他南迁他才有面子,他不想自己悄无声息的定夺。因为如果是大臣一起上书请,那就叫战略转移,而自己定夺很可能被后世定义为逃跑。所以很爱面子的崇祯很犹豫。但实际的行动证明其实,他心底里恨不得马上就走,他命令收集了大量的漕船停在天津待命。他要的就是一个体面,于是他还授意大学士陈演率百官顾请他南迁。但是,明末的士大夫心思眼何其多啊。陈演不愿意担负劝驾南迁的罪名。于是崇祯只得作罢。在最后时刻,大臣李建泰上书愿意奉太子朱慈烺南下,可这个时候兵部的光时亨又站出来说了几句死守到底的话。于是崇祯又只得作罢。并表态“他要死社稷”。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在乾清宫的那一幕。也有了后来他自己和他儿子们的悲剧。所以我说这一切,不能怪谁,要怪只能怪这个行事好面子又不肯真正负责任的崇祯皇帝自己。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